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胆囊癌的2种放疗方式

59255次浏览

放疗是治疗胆囊癌的一种常用而有效方法,主要有2种形式,即术中内照射和术后体外照射。前者主要适于行姑息手术患者,用回旋加速器产生的电子束照射肝切缘,肝、十二指韧带可能残存的癌灶;后者适于胆囊癌根治术或姑息切除术后及术不能切除者。

1.术中内照射

姑息性胆囊癌手术中一般配合术中内照射,尤其Nevein氏分期Ⅴ期的治疗,用回旋加速器产生的电子束照射肝切缘,肝、十二指韧带可能残存的癌灶,术中一次照射剂量为20~30Gy,放射治疗后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胆囊癌患者黄疸疼痛症状。

2.术后体外照射

术后体外放疗适用于胆囊癌根治术后或姑息切除术后,以及手术不能切除者。总量为30~50Gy,共进行3~4周。照射范围为肿瘤原发病灶部位和肝门附近。Todoroki报道对于晚期胆囊癌,胆囊切除加放疗患者,3年累计生存率为10%左右。若患者病情重或不符合手术切除指征者,可根据患者病情给予适当剂量放疗,一般主张大剂量放疗,用量为70Gy,在7~8周内完成,此做法可能延长患者生存期。如在照射中黄疸加深,或持续性能疼痛,或B超检查病变较前发展,一般认为放射治疗无效,应立即终止照射。

相关推荐

胆囊癌有遗传吗
胆囊癌可能遗传。胆囊癌是发生在胆囊粘膜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性病变,该病变有一定的遗传性。如果直系亲属有胆囊癌发病史,那么,后代胆囊癌发病几率会明显提高。因此,对于有胆囊癌家族史的群体,一定要做好胆囊癌筛查,定期体检,监测胆囊健康状况。对于可疑恶性病变患者,及早进行胆囊切除,避免胆囊病变继续发展。另外,对于此类群体,也要做好健康宣教。指导其合理膳食,注意保持良好生活习惯,需要清淡饮食,多吃一些新鲜蔬菜水果,不能抽烟饮酒,减轻对肝胆的刺激,降低胆囊癌发生。
语音时长 01:13

2020-12-23

84229次收听

早期胆囊癌易发生转移吗
早期胆囊癌一般不容易发生转移。随着病情发展,当进入中晚期后,患者可出现局部浸润转移以及淋巴途径、血运途径转移。患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右侧上腹部疼痛、黄疸、腹部包块,需要患者及早就医,结合患者病史、临床症状以及辅助检查,对患者病情进行分析确诊。由于早期病变比较局限,没有发生转移情况,将胆囊切除就可以达到根治目的。手术后需要注意生活、饮食习惯调整,注意运动健身,增强身体素质,同时要注意定期体检复查,监测患者身体恢复状况以及是否存在病变复发的情况。
语音时长 01:08

2020-12-23

98358次收听

早期胆囊癌要放疗吗
早期胆囊癌患者不需要放疗。由于患者处于早期病程阶段,病灶比较局限,没有明显的转移情况,通过积极手术,将胆囊切除,就可以达到治愈目的。对于中晚期患者来说,由于存在局部浸润转移、淋巴途径转移、血运途径转移,在手术切除病变组织后,可以对转移病灶进行局部放疗,进一步巩固手术效果,提高患者治疗疗效。并且,由于胆囊癌病变的特殊性,对于放化疗治疗都不是特别敏感,所以,对于确诊的胆囊癌患者来说,无论患者处于病程阶段的哪个时期,都应该积极手术治疗,降低病变对患者的影响。
语音时长 01:08

2020-12-23

99210次收听

孕期得胆囊癌怎么办
孕妇多在妊娠的晚期患上胆囊癌,孕期胆囊癌表现为右上腹剧烈疼痛,呈持续性且常有阵发性加剧,相当多患者有右肩或右上腰部的放射痛,伴有发烧,恶心,呕吐等。胆囊和胆管受阻者有黄疸。
胆囊癌切除后复发率
胆囊癌是一种高发的恶性肿瘤疾病,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对患者的正常生活有非常大的影响。手术是治疗胆囊癌的一种有效方法,但手术会增大局部转移的风险,所谓局部转移,是指动过手术的部位癌细胞会紧紧依附于组织不放,反而导致爆发式的增殖,那么胆囊癌术后复发率多少?
三种胆囊癌的常见治疗方法介绍
胆囊癌是一种对胆囊伤害严重的恶性肿瘤,不少胆囊癌患者晚期时会出现消化道症状,出现消化不良、厌食的症状,需要积极的进行胆囊癌的治疗。那常见的胆囊癌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呢?下面就为大家讲讲常见的胆囊癌的治疗方法。一般,常见的胆囊癌的治疗方法有:1、放化疗:放化疗是常见的胆囊癌的治疗方法,用来控制晚期症状
胆囊癌晚期吃什么药控制
中药如何治疗胆囊癌晚期?很多胆结石患者都很关心这个问题,在这个谈癌色变的社会,晚期更无异等同于判了晚期。下面小编总结了可以帮助您指点迷津,更加深入的了解中药是如何治疗胆囊癌晚期呢。
胆囊癌怎么治疗
目前治疗胆囊癌比较好方法是手术治疗。胆囊癌治疗,除手术之外并没有其好办法,没有放疗、化疗、介入治疗、靶向治疗、射频治疗、器官移植治疗其他的这些治疗,都在一种尝试阶段,没有实际的临床应用或者临床的这种大数据的获益表现,即便手术治疗,对胆囊癌来说大概只有10%到20%的病人能有条件接受胆囊癌的根治性治疗,因为胆囊癌早期发现非常困难。一旦发现往往是缓期,这时候手术做根治性治疗很困难,因为胆囊癌正好又介于肝脏和胆道胰腺之间,所以胆囊癌到了中晚期时往往就侵犯有肝脏、胆道、胆总管、肝总管、左右肝管胰腺、胰管、甚至胃、肾上腺后腹膜、包括淋巴转移、神经转移、血行转移多种方式,手术非常的庞大,需要做这种肝叶切除、肝门重建、胰十二指肠切除、庞大的手术方式,即便能够接受这么庞大的手术方式,预后也不一定能好,这种1年、2年的存活率其实也非常的低,所以说胆囊癌尽可能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这样可以提高生存率。
语音时长 01:14

2020-03-02

66211次收听

切除胆囊的后果
切除胆囊之后可能会引发消化不良的后果,而且也会使胆总管结石的发病率提高,再就是会造成胆管损伤以及碱性反流性胃炎,另外还会造成结肠损害和肝损害,结肠癌的发病率也会升高。
02:54
胆囊癌的原因
胆石症,囊良性息肉与腺瘤,胆胰管合流异常是导致患有胆囊癌的常见原因。一、胆囊癌患者常合并胆结石,合并率可高达80%。胆结石的长期刺激是否会引发胆囊癌尚未得到充分证明。二、近年来有报道称胆囊腺肌增生患者发生癌变,目前该病变已确认为胆囊癌的癌前病变。三、胰胆管的不正常汇合使胆囊癌的发病率上升,胰胆管汇合部畸形时,胰液长期反流,使胆囊黏膜不断被破坏,反复再生,在此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癌变。
02:04
胆囊癌的早期症状
如果是处于胆囊癌早期一般无特异性临床表现,部分患者会出现右上腹疼痛、消化不良、厌油腻、嗳气、胃纳减少等。胆囊癌的早期诊断十分困难,很多患者初期并无症状,一旦出现上腹部持续性疼痛、包块、黄疸等病变,则胆囊癌已到晚期,各项检查均显示异常。对于胆囊区不适或疼痛的患者,特别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患者,有胆囊结石炎症息肉者要定期进行B超检查,早日明确诊断,尽早防止胆囊炎症或息肉发生癌变。
01:54
如何预防胆囊癌
胆囊结石的患者应该定期去医院就诊,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酌情在疾病的早期,进行胆囊切除术,避免以后胆囊癌的发生。患有胆囊结石的患者,由于出现长期的疼痛,或者是慢性炎症的刺激,或者是伴有糖尿病,都可以作为诱发胆囊癌的高危因素。并不是所有的胆囊结石患者,都容易得胆囊癌,只是一部分有症状的患者,或者是长期出现慢性炎症刺激的病人,才容易患上胆囊癌。除此之外,如果胆囊结石的患病年龄,超过十年以上的时间,也容易患上胆囊癌。
胆囊癌的症状
胆囊癌一般没有特别明显可以区分的症状。绝大多数的胆囊癌,都是由慢性的胆囊炎演变过来的。这类病人早期感觉胃不舒服,上腹部、右上腹、剑突下区域疼痛隐痛,有些是肩背部或者是腰部不舒服。或者吃完饭以后轻微的腹胀恶心。但胆囊癌本身没有典型的症状。
语音时长 01:23

2018-09-07

60368次收听

01:36
胆囊癌是怎么引起的
胆囊癌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胆囊结石。长期的胆囊结石、胆囊的慢性炎症,是全世界胆囊癌最重要的原因。其他原因,比如说有些胆囊的腺肌症,胆囊癌本身的慢性病变,所以说那些胆囊结石的病人拖久了以后,容易发生胆囊癌。
01:00
什么是胆囊炎
胆囊炎是较常见的疾病,发病率较高,胆囊炎就是因为各种原因,导致的胆囊的畸形发炎。最常见的原因就是胆囊结石,导致胆囊管的梗阻。胆囊管梗阻了以后,外面的胆汁进不来,里面的胆汁出不去,胆囊内的胆汁的炎性的改变,形成胆囊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