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牙龈炎的方法有哪些
诊断牙龈炎的方法主要有视诊、探诊、X线检查、牙龈指数评估、微生物检测等。牙龈炎通常由牙菌斑堆积、内分泌变化、药物影响、营养不良、系统性疾病等因素引起,表现为牙龈红肿、出血、疼痛等症状。
1、视诊
视诊是诊断牙龈炎的基础方法,通过肉眼观察牙龈颜色、形态和质地变化。健康牙龈呈粉红色,边缘紧贴牙面,质地坚韧。牙龈炎患者牙龈可呈现鲜红或暗红色,边缘肿胀圆钝,质地松软。部分患者牙龈表面可见牙结石或软垢堆积,牙龈乳头可能出现充血或溃疡。视诊还可发现牙龈退缩、假性牙周袋等伴随症状。
2、探诊
探诊使用牙周探针测量牙龈沟深度并评估出血情况。正常牙龈沟深度不超过3毫米,探诊无出血。牙龈炎患者探诊深度可能增加,探诊后易出现出血现象。探诊可判断炎症范围与程度,探查龈下牙石位置,同时检查牙齿松动度。探诊出血指数是评估牙龈炎活动性的重要指标,出血点越多提示炎症越活跃。
3、X线检查
X线检查主要用于排除牙槽骨吸收等牙周炎表现。牙龈炎患者X线片通常显示牙槽嵴顶完整,无硬骨板消失或垂直型骨吸收。部分长期慢性牙龈炎可能显示牙槽嵴顶轻度模糊。曲面断层片能全面评估全口牙周状况,根尖片可观察局部牙槽骨变化。X线检查有助于鉴别单纯性牙龈炎与侵袭性牙周炎。
4、牙龈指数评估
牙龈指数通过标准化评分系统量化炎症程度。常用包括牙龈出血指数、菌斑指数、牙龈指数等评分系统。检查者按标准对每颗牙的牙龈状况评分,总分反映整体炎症严重度。轻度牙龈炎指数评分较低,仅累及游离龈;中重度炎症可波及附着龈,指数评分显著升高。定期指数评估能监测治疗效果。
5、微生物检测
微生物检测通过PCR或培养法分析龈下菌斑成分。牙龈炎患者菌斑中可检出大量牙龈卟啉单胞菌、中间普氏菌等厌氧菌。重度或顽固性牙龈炎需进行微生物药敏试验,指导针对性抗菌治疗。微生物检测对妊娠期牙龈炎、药物性牙龈增生等特殊类型诊断具有参考价值,但常规牙龈炎通常无须此项检查。
预防牙龈炎需保持口腔卫生,每日刷牙两次并使用牙线清洁牙缝,定期进行口腔检查与洁治。避免吸烟、控制糖尿病等系统性疾病,妊娠期及青春期需加强口腔护理。出现持续牙龈出血、口臭或牙齿松动时应及时就诊,避免发展为牙周炎。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C,减少高糖食物摄入,餐后可用淡盐水漱口辅助清洁。
相关推荐
02:59
03:28
02:46
02:46
0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