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大部分的糖尿病可以预防

发布时间:2020-08-2861945次浏览

不管什么疾病都是患病了对患者的身体就是一种很大的伤害呢,如果多了解一些有关的知识,在生活中及早的做好防范的工作,那么就能减轻患者的痛苦了,也会减少一些没有必要的麻烦呢,具体的预防措施有什么呢。

1、糖尿病的发病目前原因比较复杂,目前人群中糖尿病的发病率正处于上升的态势,肥胖者更容易出现。平时注意饮食科学,避免进食高脂肪、高糖的食物,同时注意坚持体育锻炼可以有效防止糖尿病的发病。

2、糖尿病的患者应该在平时注意少食含淀粉高的食物,像土豆、藕等,少食坚果类的食物像花生、瓜子、开心果等,注意加强体育锻炼,这样就会很好的预防此病的发生。只有及时的预防疾病了才能很好的控制住,减轻疾病的困扰呢。

3、预防糖尿病需要防止和纠正肥胖,一般比较肥胖的人比较容易引发糖尿病的病症的,避免高脂肪的饮食,增加体力活动,参加体育锻炼,戒除烟酒等不良习惯,一定要定期的检查身体的,这样才能很好的预防疾病呢。

4、糖尿病的患者要做到不暴饮暴食,生活有规律,吃饭要细嚼慢咽,多吃蔬菜,尽可能不在短时间内吃含葡萄糖、蔗糖量大的食品,这样可以防止血糖在短时间内快速上升,能及时的预防糖尿病的疾病。

糖尿病发病的人群趋向于老年人的,现在社会老龄化人口越来越多了,所以这样的疾病也跟着增加了好多呢,关键的问题是找到发病的原因,积极的预防和治疗,就能缓解病情的,治疗期间 患者一定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呢,加强身体的锻炼,多补充营养价值丰富的食物。

相关推荐

01:29
孕期不控糖会怎么样
孕期不控糖可能会导致身体肥胖、血糖升高、胎儿发育不良、巨大儿、先兆流产等不良影响。孕妇若有不适症状,需及时就医治疗。1.身体肥胖:糖分摄入过多,容易导致孕妇身体肥胖,不利于身体健康。因此要进行控糖,妊娠期间应注意调整膳食结构。2.血糖升高:孕期不控糖导致血糖持续升高,容易造成糖尿病。为了身体健康,孕妇应少食用糖类食物。3.胎儿发育不良:糖分摄入过多极易造成胎儿营养不良,因此需及时控糖,建议孕妇多食用新鲜的蔬菜、蔬果,可补充身体营养,有效改善发育不良。4.巨大儿:孕妇摄入过多糖分后,胎儿生长会比较快,容易形成巨大儿,一般不利于胎儿健康。因此孕妇需食用清淡、有营养的食物。5.先兆流产:在妊娠时期不注意控糖,导致羊水过多后,可能会引起先兆流产。此时需遵医嘱服用保胎无忧片、保胎灵胶囊、孕康口服液等药物进行治疗。妊娠期间,孕妇需多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影响胎儿发育。
体检空腹血糖6.21算不算糖尿病
体检空腹血糖6.21属于高血糖,不一定可以诊断为糖尿病。正常情况下,空腹血糖应该在3.9到6.1mmol/L,如果空腹血糖超过6.1mmol/L,称为高血糖,需要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检查,如果多次检测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两小时血糖大于等于11.1mmol/L。就可以诊断为糖尿病。有些糖尿病患者首先表现为餐后血糖的升高,空腹血糖还在正常范围之内。如果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两小时的血糖在7.8~11.1mmol/L,空腹血糖6.21,那么就诊断为糖耐量异常,属于糖尿病前期的一种。无论是患者出现糖尿病前期还是糖尿病,都需要控制饮食,还要适当的运动来调整血糖。
语音时长 01:22

2022-06-20

13811次收听

糖尿病遗传几率究竟有多大
生病是很多人所讨厌的事情,有些时候也是和先天有关的,特别是在遗传的过程中,父母身上的一些疾病会在不知不觉中传给子女。那父亲有糖尿病遗传下一代的可能性有多大?下面就是详细的介绍,一起来了解。
学蝗虫的姿势预防糖尿病
瑜伽姿势是人们通过观察动物和植物的生存状态总结出的防病保健动作,被评估为糖尿病高危人群的患者可以试试半蝗虫式动作,不仅有助于预防糖尿病,还能够消除腰骶部疼痛,减轻疲劳.
糖尿病是怎么引起的
所谓糖尿病是因为碳水化合物代谢紊乱造成血糖升高和其他物质代谢紊乱,本质上是胰岛素绝对缺乏或敏感性不够,造成这种情况的病因目前仍然不是十分清楚,目前医学上大致认为主要有以下两大因素。第1、遗传因素,即患者有糖尿病家族史。第2、环境因素,主要是患者超重或者肥胖,活动量少,代谢异常等等。所谓糖尿病家族史,一级或者二级亲属中有糖尿病,比如父母兄弟姐妹,这是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虽然糖尿病不是严格的遗传病,但亲属有糖尿病的人群更容易发生糖尿病。但对于环境因素中,有很多是可改变的危险因素,比如代谢综合征,超重,肥胖,饮食热量摄入过高,体力活动减少等等,这些因素还是可以通过努力加以控制和逆转的。
语音时长 01:22

2020-03-16

53971次收听

糖尿病饮食注意事项
糖尿病饮食需要注意清淡饮食,不咸不淡,细嚼慢咽,不用烟酒,杜绝含糖量高、高脂肪、油炸等食物。糖尿病的饮食首先要根据患者的身高,体重,活动量计划饮食的总量,定时定量。可以多吃一些高维生素,高纤维素的食物促进糖的代谢,如五谷杂粮、玉米、小麦、韭菜、豆制品等,吃含糖量低的一些蔬菜,如韭菜、绿色蔬菜、青菜、青椒、茄子、冬瓜等含糖量低、生糖指数低的食物,多吃一些含钙的食物,缺钙的话会使糖尿病病人的病情加重,如虾皮、牛奶、还有就是豆制品,这些都是含钙比较多的食物,可以多吃,可以多吃富含硒的食物,比如说鱼香菇,芝麻等。一定要忌食含糖量高的食物,如红糖、白糖、糕点,还有就是忌食一些油炸的食物,脂肪含量比较高,多吃一些蒸,煮,凉拌的食物,还有就是少油少盐,多吃肉少吃饭是不科学的,一定要定时定量,无糖的糕点也要适当的控制,这些食物,虽然说上血糖比较慢,但是还是会对糖尿病治疗有一定的干扰。
语音时长 02:11

2019-12-09

54426次收听

糖尿病人可以吃什么水果
糖尿病人在血糖控制良好的情况下,也就是空腹小于7毫摩尔每升,餐后小于10毫摩尔每升时,两餐之间可以吃生糖指数比较低的水果,比如车厘子、柚子、草莓、桃子、苹果、金桔、樱桃、梨子、柑橘、樱桃、黄瓜、西红柿等。两餐之间,也就是上午9:00~10:00,下午3:00~4:00,或者是晚上睡觉前,可以加适量的水果,需要限制水果,可以把黄瓜、西红柿当成水果进食。进食少量的水果后,要减少相应热卡的主食,保证每天的主要热卡固定,以减少血糖的波动,如果血糖没有控制良好时,这个时候不宜加任何的水果。
语音时长 01:31

2019-12-09

50000次收听

01:29
孕妇糖尿病的危害
妊娠糖尿病的发生率现在越来越高。妊娠合并糖尿病对母儿的影响及影响程度取决于糖尿病病情及血糖控制水平。病情较重或血糖控制不良者,对母儿影响极大,母、儿近、远期并发症较严重。对于孕妇,主要可以引起早产、流产,还可以引起孕期的高血压、引起巨大儿,导致孕妇难产、流产、早产。另外还可以引起羊水增多等不良妊娠结局。对胎儿的影响,是可以引起胎儿发育异常,引起胎儿畸形发生率的增加,引起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呼吸窘迫症的发生率升高。
甲减有哪些症状
甲减,分成亚临床甲减和显性的甲减。亚临床甲减是指患者的T3、T4水平,也就是说甲状腺激素还是正常的。但是促甲状腺激素,又称为TSH升高了。这个时候的患者,一般没有明显的症状,只是怕冷,或者觉得无力,但是病情不太严重。到了甲减比较明显的时候,除了促甲状腺激素(TSH)升高以外,还有明显的T3、T4降低,这个时候患者就会出现各种症状。比如儿童的幼年甲减,是指儿童自出生以后就患有甲减,他的智力发育就会受到影响,基本上是一个智障型儿童。如果患者成年以后发生了甲减,也可以表现为思维减退,老忘记事情、记不起来、记忆力减退,还有的症状是怕冷,夏天也不太能出汗,皮肤也会变粗糙,讲话声音也变哑,各种活动都觉得没动力,患者会处在一个特别消沉、不太活跃的一个状态。
语音时长 02:06

2019-06-11

64447次收听

01:47
酮症酸中毒治疗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主要包括大量补液,补充胰岛素,补充氯化钾,补充碱性药物四个方面。一、大量补液体,因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人失水很严重,所以要补充生理盐水,最好通过静脉补液,一天可以补4000到10000ml。二、补充胰岛素,因为这时候血糖很高,而胰岛素降血糖的效果最好。而且需要静脉使用胰岛素,使血糖快速下降。三、给低血钾病人补钾。四、对酸中毒患者补充碳酸氢钠,碳酸氢钠是碱性物质,能够中和酸中毒。
怎样预防糖尿病
糖尿病的发生与不良的生活习惯不无关系,因此,想要预防糖尿病,生活中要注意控制饮食,高脂肪、高热量食物应尽量避免,以清淡饮食为主,还要注意坚持运动,控制体重,并随时监测血糖,一旦出现血糖高的现象,应及时通过饮食和运动稳定血糖。
02:05
如何确诊糖尿病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只要记住两个数就可以了,第一、空腹血糖7.0;第二、餐后两小时血糖11.1。但是满足标准并不意味着不是糖尿病,需要医生进行进一步检查诊断,临床上单纯的空腹检查会漏掉75%的糖尿病人,所以要结合餐后血糖共同检测。
01:32
糖尿病遗传吗
实际上糖尿病会遗传,如果家族里面出现一个糖尿病人,在后代里面出现糖尿病的机会大概是比非糖尿病人的家族高3-20倍,这是国外做过很多的调研得出来一个数据。这种遗传不是一对一的。并不是说父母是糖尿病,孩子就一定是糖尿病。但是遗传应该说在糖尿病发病里面还是起了很大的作用。是不是一定发病,可能跟出生以后的饮食、生活方式等等都有关系,是不是就一定能遗传到子代,同父母遗传给孩子,还是跟后天的很多因素有关系。
糖尿病的食谱
关于糖尿病患者能吃什么,不能吃什么,应该怎么吃,有各有说法,众说纷纭,简直是海量信息。但大多数说法没有抓住关键,没有遵从权威机构发布的糖尿病诊疗指南中关于饮食治疗的新主张。糖尿病饮食虽然讲究总量控制(不能吃多,不能胖),但并不提倡做“苦行僧”或饥饿疗法,更反对忌这忌那如履薄冰。恰好相反,糖尿病饮食要吃得丰富,注重搭配才行。
糖尿病黄斑水肿的治疗方法
全球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约9300万,其中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高达2100万,这部分病人大部分会导致明显的视力下降甚至视力丧失,是糖尿病引起的严重眼部并发症。临床上一直探索糖尿病黄斑水肿有效的治疗方法,激光光凝、玻璃体切割手术及药物治疗是目前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DME)的主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