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骨折是怎么一回事
新生儿骨折可能由产伤、先天性骨病、代谢异常、外伤或医源性损伤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固定制动、药物镇痛、手术复位、康复训练及营养支持等方式治疗。
1、产伤
分娩过程中因胎位异常或产道挤压可能导致锁骨、肱骨等部位骨折,多见于体重超过4千克的巨大儿或急产情况。表现为患肢活动受限、局部肿胀及哭闹加剧。需采用八字绷带固定锁骨骨折,或使用小夹板固定四肢骨折,配合维生素D滴剂促进钙吸收。
2、先天性骨病
成骨不全症等遗传性疾病会使骨骼脆性增加,轻微外力即可导致多发性骨折,常伴蓝色巩膜或听力异常。确诊需进行基因检测,治疗需长期使用帕米膦酸二钠注射液抑制骨吸收,并穿戴防护支具预防反复骨折。
3、代谢异常
严重低钙血症或维生素D缺乏可引发病理性骨折,多伴有惊厥或手足搐搦。需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注射液纠正电解质紊乱,后续口服碳酸钙D3颗粒维持血钙水平,同时每日补充维生素AD滴剂。
4、外伤
护理不当如跌落或包裹过紧可能造成肋骨或长骨骨折,常见局部皮下淤青及反常呼吸。需立即停止患处活动,采用铝制夹板外固定,疼痛明显时可短期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滴剂缓解症状。
5、医源性损伤
复苏抢救时胸外按压过度用力可能导致肋骨骨折,影像学检查可见骨折线。多数可自行愈合,严重移位时需用弹性绷带胸廓固定,合并气胸者需行胸腔闭式引流术。
家长发现新生儿肢体异常活动或触摸哭闹加重时,应立即用软毛巾临时固定患肢避免二次损伤,保持喂养时患侧朝上体位。恢复期每日进行被动关节活动训练,母乳喂养母亲需增加牛奶、豆腐等高钙食物摄入,定期监测骨碱性磷酸酶水平。术后2周复查X线观察骨痂形成情况,3个月内避免患肢承重。
相关推荐
02:12
02:32
02:33
01:34
01:19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颅底骨折属于什么骨折
- 2 疑似骨折算骨折吗
- 3 骨折处容易再骨折吗?
- 4 如果骨折有哪些反应
- 5 什么是骨折
- 6 骨折怎么引起的
- 7 骨折怎么处理
- 8 骨折后会再次骨折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