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的病因主要有哪些
黄疸可能由胆红素代谢异常、肝细胞损伤、胆道梗阻、溶血性疾病、遗传代谢缺陷等原因引起。黄疸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常伴随尿色加深、粪便颜色变浅等症状。
1、胆红素代谢异常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是胆红素代谢异常的典型表现,由于肝脏酶系统发育不完善,导致未结合胆红素蓄积。成年人胆红素代谢异常可能与吉尔伯特综合征有关,该病属于良性遗传性疾病,通常无须特殊治疗,但需避免饥饿、感染等诱发因素。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的黄疸一般程度较轻,皮肤呈柠檬黄色。
2、肝细胞损伤
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酒精性肝病等均可导致肝细胞功能受损。肝细胞损伤时,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及排泄能力下降,同时受损肝细胞释放胆红素入血。这类患者常伴随乏力、食欲减退、肝区疼痛等症状,实验室检查可见转氨酶升高。保肝药物如复方甘草酸苷片、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等可用于治疗。
3、胆道梗阻
胆总管结石、胆管癌、胰头癌等疾病可造成胆道梗阻,导致结合胆红素反流入血。梗阻性黄疸患者皮肤呈暗黄或黄绿色,伴有皮肤瘙痒、陶土样便。影像学检查如腹部超声、MRCP可明确梗阻部位。治疗需解除梗阻原因,必要时行ERCP取石或胆管支架置入术。
4、溶血性疾病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蚕豆病、输血反应等溶血性疾病会产生大量未结合胆红素,超过肝脏处理能力。溶血性黄疸患者贫血貌明显,尿色呈酱油色,实验室检查显示网织红细胞增高。治疗需针对原发病,严重溶血时可使用糖皮质激素如醋酸泼尼松片。
5、遗传代谢缺陷
克里格勒-纳贾尔综合征、杜宾-约翰逊综合征等遗传性疾病会影响胆红素代谢酶或转运蛋白功能。这类疾病多在儿童期发病,需通过基因检测确诊。部分患者需长期光疗或肝移植治疗,苯巴比妥片可能对某些类型有效。
黄疸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适当增加维生素摄入。酒精性肝病患者需严格戒酒,病毒性肝炎患者应遵医嘱抗病毒治疗。出现皮肤黄染伴发热、腹痛、意识改变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定期复查肝功能、腹部超声等检查有助于监测病情变化。
相关推荐
01:25
01:22
03:11
03:10
02: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