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甲减的表现
新生儿甲减主要表现为反应迟钝、喂养困难、黄疸消退延迟、体温偏低、皮肤干燥等症状。该病可能与甲状腺发育异常、母体碘缺乏、遗传代谢缺陷等因素有关,需通过新生儿筛查确诊。
1、反应迟钝
患儿对声音或触碰反应较弱,表现为嗜睡、少哭闹,与正常新生儿活跃状态差异明显。可能与甲状腺激素不足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有关,需结合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检测评估。
2、喂养困难
吸吮力弱、进食量少且易呛奶,导致体重增长缓慢。甲状腺功能低下会降低胃肠蠕动功能,建议家长采用少量多次喂养方式,必要时使用特殊奶嘴。
3、黄疸消退延迟
生理性黄疸持续超过2周,皮肤巩膜黄染程度较重。甲状腺激素缺乏会影响胆红素代谢酶活性,需监测胆红素水平并排除其他肝胆疾病。
4、体温偏低
四肢末端发凉,体温常低于36℃,保暖后仍难维持正常体温。甲状腺激素参与产热调节,家长需定期测量肛温并维持环境温度在24-26℃。
5、皮肤干燥
皮肤出现鳞屑、粗糙,尤其以面部和四肢伸侧为著。甲状腺功能减退导致皮脂腺分泌减少,可遵医嘱使用温和保湿剂,避免过度清洁。
确诊新生儿甲减后需立即开始左甲状腺素钠替代治疗,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调整剂量。家长应记录患儿体温、进食量及排便情况,注意观察有无烦躁、多汗等药物过量表现。哺乳期母亲需保证碘摄入,如食用加碘盐、海带等。治疗期间避免接种减毒活疫苗,每3-6个月评估生长发育指标,持续随访至青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