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葥的常见用法有哪些
紫葥一般是指紫菀,常见用法包括煎汤内服、研末冲服、配伍入药等。紫菀具有润肺下气、化痰止咳的功效,多用于咳嗽气逆、咯痰不爽等症状。
1、煎汤内服
紫菀可单独或与其他药材配伍煎煮服用。取干燥紫菀根5-10克,加水煎煮20-30分钟,滤取药液分次温服。此法能使有效成分充分溶出,适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嗽痰多。需注意煎煮时间不宜过长,避免有效成分挥发。
2、研末冲服
将紫菀干燥根研磨成细粉,每次取1-3克用温水送服。粉末剂型便于携带和服用,适合需要长期调理的慢性咳嗽患者。研末后表面积增大,有利于胃肠吸收,但可能刺激胃黏膜,胃肠功能较弱者应慎用。
3、配伍入药
紫菀常与百部、款冬花等药材配伍使用。在止嗽散、紫菀汤等方剂中作为君药或臣药,可增强化痰止咳功效。配伍时需遵循中医辨证原则,风寒咳嗽宜配麻黄、杏仁,肺热咳嗽宜配桑白皮、黄芩。
4、制成膏方
紫菀可与其他药材共同煎煮浓缩制成膏剂。如秋梨膏中加入紫菀,既能润肺又能化痰。膏方口感较好,服用方便,适合儿童和老年患者。但膏方含糖量较高,糖尿病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5、外敷疗法
新鲜紫菀捣烂外敷可用于治疗疮疡肿毒。将鲜品洗净捣碎后敷于患处,具有消肿止痛作用。外敷前需清洁皮肤,敷药时间不宜超过4小时,皮肤敏感者可能出现过敏反应,应先行小面积试用。
使用紫菀时需辨证施治,风寒咳嗽宜生用,肺虚久咳宜蜜炙。孕妇及阴虚干咳者慎用。长期大量服用可能引起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增减剂量或改变用法。服药期间忌食辛辣刺激食物,保持饮食清淡,注意防寒保暖,避免呼吸道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