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单胞菌肺炎如何护理
气单胞菌肺炎患者可通过保持环境清洁、调整饮食结构、规范用药、监测生命体征、预防并发症等方式护理。气单胞菌肺炎通常由气单胞菌感染引起,可能伴随发热、咳嗽、胸痛等症状。
1、保持环境清洁
患者居住环境需定期通风,每日开窗30分钟以上,降低空气中病原体浓度。使用含氯消毒剂擦拭门把手、桌面等高频接触区域,床单被套每周更换2次并高温清洗。避免探视人员过多,探视者需佩戴口罩并做好手部消毒。室内湿度建议维持在50%左右,有助于缓解呼吸道干燥不适。
2、调整饮食结构
给予高蛋白易消化食物如蒸蛋羹、鱼肉粥等,每日蛋白质摄入量不低于1.2克/公斤体重。增加维生素C含量高的新鲜水果如猕猴桃、橙子,每日200克左右。少量多餐避免胃肠负担,忌食辛辣刺激及生冷食物。发热期间每日饮水量保持在2000毫升以上,可适量饮用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
3、规范用药
严格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曲松钠注射液、阿奇霉素分散片等抗菌药物,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服用祛痰药如氨溴索口服液时,建议配合拍背排痰。使用退热药物后需密切监测体温变化,记录用药时间及效果。出现皮疹、腹泻等药物不良反应时应立即告知医生。
4、监测生命体征
每日测量体温4次并记录,观察热型及伴随症状。使用指脉氧仪监测血氧饱和度,低于93%需及时就医。记录24小时痰液性状与量,脓性痰或血痰需留取标本送检。关注呼吸频率变化,成人超过24次/分钟或出现呼吸困难需警惕病情加重。
5、预防并发症
每2小时协助患者翻身拍背,采用体位引流促进排痰。长期卧床者需使用气垫床,骨突处贴减压敷料预防压疮。康复期进行呼吸训练如缩唇呼吸,每日3次每次10分钟。出院后1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胸片评估肺部炎症吸收情况。
气单胞菌肺炎患者康复期间应保证充足睡眠,每日卧床休息不少于10小时。恢复期可逐步增加活动量,从床边坐起过渡到短距离行走。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物,流感季节前接种肺炎疫苗。戒烟并避免二手烟暴露,厨房使用抽油烟机减少油烟刺激。保持积极心态,可通过听音乐、阅读等方式缓解焦虑情绪,若出现持续咳嗽、乏力等症状需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