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疫苗注意事项有什么
接种狂犬疫苗后需注意伤口处理、饮食禁忌、不良反应监测、接种程序遵守及特殊人群防护等事项。狂犬疫苗用于暴露后预防,可有效阻断狂犬病毒传播,接种期间需严格遵循医疗建议。
1、伤口处理
被动物咬伤或抓伤后应立即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伤口15分钟以上,彻底清除动物唾液和污染物质。冲洗后使用碘伏或酒精消毒伤口,避免包扎封闭伤口。深部伤口需由专业医生清创处理,必要时联合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注射。
2、饮食禁忌
接种后24小时内避免饮酒及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防止加重疫苗反应。日常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豆制品,限制高脂肪食物摄入。接种期间无须特殊忌口,但过敏体质者需回避已知过敏原。
3、不良反应监测
常见局部反应包括接种部位红肿、硬结,全身反应可能有低热、乏力等症状,通常1-2天自行缓解。若出现高热不退、皮疹、呼吸困难等严重过敏反应,需立即就医。接种后建议观察30分钟再离开医疗机构。
4、接种程序遵守
必须完成全程5针接种第0、3、7、14、28天,漏针可能导致免疫失败。接种时间误差不宜超过1-2天,疫苗种类不可随意更换。免疫功能低下者需检测中和抗体水平,必要时加强接种。
5、特殊人群防护
孕妇暴露后需及时接种疫苗,哺乳期妇女不影响母乳喂养。儿童按体重计算免疫球蛋白用量,接种部位选择大腿前外侧。慢性病患者接种前应告知医生用药史,接种后加强基础疾病监测。
接种后应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疲劳,保持接种部位清洁干燥。饲养宠物者需定期为动物接种兽用狂犬疫苗,避免接触野生动物。所有暴露伤口无论大小均需专业评估,完成接种后仍需观察动物健康状况10日。如出现恐水、怕风等神经症状须立即报告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