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线损伤
紫外线损伤是由紫外线过度暴露引起的皮肤或眼部组织损害,主要表现为晒伤、光老化、日光性角化病等,严重时可诱发皮肤癌。
紫外线中的UVA和UVB是主要致病因素。UVA穿透力强,可直达真皮层,导致胶原纤维断裂、弹性纤维变性,表现为皮肤松弛、皱纹加深等光老化症状。UVB能量较高,主要作用于表皮层,引起晒伤反应如红肿、灼痛、脱皮。长期反复暴露会损伤细胞DNA,增加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等非黑色素瘤皮肤癌风险。眼部暴露于紫外线可能引发翼状胬肉、白内障等疾病。夏季10点至16点紫外线最强,高海拔地区、雪地或水面环境反射会加剧伤害。皮肤白皙、有光敏性疾病史、长期户外工作者属于高危人群。
预防紫外线损伤需采取综合防护措施:选择SPF30以上、PA+++的广谱防晒霜,出门前30分钟均匀涂抹于暴露部位,每2小时补涂一次;穿戴UPF50+防晒衣、宽檐帽和UV400标准太阳镜;避免正午时段长时间户外活动;阴天仍需防晒,云层仅能过滤部分紫外线。日常可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富含维生素E的坚果以及番茄红素含量高的番茄等食物,帮助中和自由基。晒后及时使用含芦荟、神经酰胺的修复产品舒缓皮肤,若出现水疱、剧烈疼痛或视力模糊等症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