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肌腱损伤程度
肌腱损伤程度可通过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功能评估综合判断。主要评估方式包括疼痛程度、活动受限范围、局部肿胀淤血情况以及磁共振成像或超声检查结果。
轻度肌腱损伤通常表现为局部轻微疼痛,活动时偶有不适但无显著功能障碍,触诊可能有轻度压痛,皮肤无明显肿胀或淤血。这类损伤多为肌腱纤维部分撕裂,磁共振成像可显示肌腱信号轻度增高但连续性完好。患者可完成大部分日常动作,仅在高强度运动时出现疼痛。康复期需限制剧烈活动,配合冷敷和弹性绷带固定。
中度损伤会出现持续钝痛或锐痛,主动活动明显受限且伴随力量下降,损伤区域可见肿胀和皮下淤血。磁共振成像显示肌腱纤维部分断裂,厚度增加超过百分之五十但未完全离断。患者无法完成特定方向的关节运动,如跟腱损伤时踮脚困难。这类情况需要支具固定,部分需局部注射治疗促进修复。
重度损伤表现为剧烈疼痛伴关节稳定性丧失,被动活动时可能闻及弹响,皮下淤血范围广泛。超声检查可见肌腱完全断裂端端分离,磁共振成像显示断端回缩和血肿形成。如髌腱断裂会导致膝关节伸直功能障碍,肩袖撕裂则出现上肢抬举无力。此类损伤多需手术缝合修复,术后需长期康复训练恢复功能。
日常活动中如出现肌腱区域突发疼痛伴功能障碍,建议立即停止运动并冰敷处理。48小时内避免热敷或按摩,用弹性绷带适当加压包扎。损伤后两周内应定期复查,通过专业肌力测试和影像学动态观察恢复情况。恢复期饮食需增加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摄入,遵医嘱进行渐进式功能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