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处理方法是什么
外伤处理主要包括清洁伤口、止血包扎、预防感染、减轻肿胀和促进愈合五个步骤。
1、清洁伤口
使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冲洗伤口,去除污物和异物。避免使用酒精或碘伏直接接触伤口,以免刺激组织。冲洗后用干净纱布轻轻蘸干。
2、止血包扎
用无菌纱布或干净布料按压出血部位5-10分钟。出血严重时可抬高伤肢,必要时使用止血带。包扎时保持适当压力,避免过紧影响血液循环。
3、预防感染
浅表伤口可涂抹莫匹罗星软膏或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深部或污染伤口需就医评估是否需要破伤风免疫球蛋白或抗生素治疗。
4、减轻肿胀
伤后48小时内可冰敷15-20分钟,间隔1小时重复。抬高患肢高于心脏水平,避免剧烈活动加重肿胀。
5、促进愈合
保持伤口湿润环境,可使用水胶体敷料。避免撕扯结痂,均衡饮食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C。糖尿病患者需特别注意血糖控制。
日常应注意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定期更换敷料。观察伤口有无红肿热痛等感染征象,避免接触污染物。恢复期间适当活动但避免剧烈运动,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组织修复。如出现发热、伤口渗液增多或愈合延迟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