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硬化闭塞症间歇性跛行
动脉硬化闭塞症间歇性跛行是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或闭塞,引发运动时肌肉缺血性疼痛的典型表现。治疗需结合病因干预与症状管理,主要有控制危险因素、药物治疗、运动康复、血管介入治疗、外科手术等方式。
1. 控制危险因素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会加速动脉硬化进展。患者需严格监测血压血糖,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限酒。合并糖尿病患者应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高血压患者目标血压低于140/90毫米汞柱。体重指数超重者需通过饮食运动减重。
2. 药物治疗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如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片可预防血栓形成。西洛他唑片能扩张血管改善血流,贝前列素钠片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合并高血脂需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等降脂药稳定斑块。疼痛明显时可短期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缓解症状。
3. 运动康复
指导患者进行平板运动训练,每次30-50分钟,每周3-5次。运动强度以诱发轻度跛行疼痛为限,通过反复缺血-再灌注刺激侧支循环建立。游泳、骑自行车等非负重运动更适合膝关节受累者。运动前后需监测下肢皮温色泽变化。
4. 血管介入治疗
对于短段动脉狭窄可采用球囊扩张术,长段病变需放置支架。术后需联合使用双抗血小板药物预防再狭窄。介入治疗禁忌证包括严重心肾功能不全、造影剂过敏等。术后24小时需监测穿刺点出血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5. 外科手术
动脉旁路移植术适用于多节段闭塞病例,常用大隐静脉或人工血管作为移植材料。术后需长期抗凝治疗,定期复查血管超声。截肢手术仅适用于终末期合并不可逆坏疽患者。术前需评估心肺功能及手术耐受性。
患者日常应保持足部清洁干燥,避免外伤感染。选择宽松透气鞋袜,冬季注意肢体保暖。每周测量踝肱指数评估病情进展。出现静息痛、溃疡等严重缺血表现时需立即就医。饮食推荐地中海饮食模式,适量补充欧米伽3脂肪酸。建议在血管外科医师指导下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定期随访调整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