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动脉粥样硬化有什么危害
脑动脉粥样硬化可能导致脑缺血、脑梗死、血管性痴呆等危害。脑动脉粥样硬化的危害主要有血管狭窄、血栓形成、脑组织损伤、认知功能下降、动脉瘤风险增加。
1、血管狭窄
脑动脉粥样硬化会导致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影响脑部血液供应。长期缺血可能引发头晕、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严重时可诱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需控制血压、血脂,避免高盐高脂饮食,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瑞舒伐他汀钙片等药物稳定斑块。
2、血栓形成
粥样斑块破裂后易诱发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完全阻塞血管时可导致脑梗死。典型表现为突发偏瘫、言语不清,需紧急溶栓治疗。预防性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抗血小板药物可降低风险,但须严格遵循医嘱。
3、脑组织损伤
持续供血不足会导致脑细胞缺氧坏死,造成不可逆神经功能缺损。常见后遗症包括肢体活动障碍、吞咽困难等。急性期可通过注射用阿替普酶溶栓,恢复期需配合康复训练改善神经功能代偿。
4、认知功能下降
慢性脑缺血会损害海马体等区域,初期出现记忆力减退,进展为血管性痴呆时可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尼莫地平片、盐酸多奈哌齐片等药物可能延缓病程,同时需加强认知训练和社交活动。
5、动脉瘤风险增加
血管壁弹性下降可能形成局部扩张,动脉瘤破裂会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突发剧烈头痛伴呕吐是典型征兆,需立即就医。通过脑血管造影明确诊断后,可考虑动脉瘤夹闭术或介入栓塞治疗。
脑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应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摄入蔬菜水果不少于500克,限制动物内脏和油炸食品。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每次30-50分钟。严格监测血压、血糖、血脂指标,戒烟限酒,避免熬夜和情绪激动。定期复查颈动脉超声、经颅多普勒等检查,发现异常及时神经内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