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判断自己有高血压
判断高血压需通过多次测量血压值确认,若静息状态下非同日三次测量收缩压≥140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90毫米汞柱,可初步诊断为高血压。
高血压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部分人群可能出现头痛、头晕、耳鸣、心悸等症状,但这些表现缺乏特异性。确诊需依赖规范血压测量,建议使用经过认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测量前静坐5分钟,避免吸烟、饮咖啡或剧烈运动。测量时保持坐姿,手臂与心脏平齐,每次测量间隔1-2分钟重复2-3次取平均值。家庭血压监测记录应持续7天,动态血压监测可评估24小时血压波动。若发现血压异常升高,需排除白大衣高血压、情绪紧张等干扰因素。
继发性高血压可能伴随特殊表现,如内分泌性高血压可出现向心性肥胖、皮肤紫纹,肾性高血压可能伴随水肿、尿量改变。妊娠期高血压需警惕子痫前期,表现为蛋白尿和全身水肿。儿童青少年高血压需排查先天性肾血管异常或内分泌疾病。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可能导致靶器官损害,如视物模糊、夜尿增多、胸闷气促等心脑肾并发症表现。
确诊高血压后应建立健康档案,定期监测血压变化,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5克,增加富含钾的蔬菜水果摄入,维持体重指数在18.5-23.9范围内。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避免剧烈对抗性运动。戒烟限酒,保证7-8小时睡眠,通过冥想、音乐等方式缓解压力。遵医嘱规范用药,避免自行调整剂量,定期复查心电图、尿微量白蛋白等靶器官评估项目。合并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需强化综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