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贫血、免疫功能低下可能是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早期症状

发布时间:2022-07-251997次浏览

摘要:一名老年女性患者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18月余,为求进一步治疗,来到我院血液内科进行检查和治疗。根据体格检查、血常规检查、贫血三项、骨髓象检查等检查结果显示,患者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我院选择采取药物治疗的方式帮助患者进行治疗。患者在经过9天的住院治疗以后,病情有所好转。

【基本信息】女、67岁

【疾病类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就诊医院】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就诊时间】2019年3月

【治疗方案】针对再生障碍性贫血给予应用药物再造生血片补充造血原料+免疫功能低下给予胸腺五肽益气扶正,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因为患者长期服药给予硫普罗宁护肝治疗

【治疗周期】住院治疗9天,一周后复诊

【治疗效果】患者未诉特殊不适,饮食、睡眠可,大小便正常,病情好转

一、初次面诊

2019年3月下旬的某一天,一位家属焦急的将患者送到我院血液内科进行就诊。该家属说,患者在18个月前被确诊为再生障碍性贫血,一直进行药物治疗,病情控制良好,1周前患者复查血常规:提示白细胞、血红蛋白、平均血红蛋白量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血小板略微偏低。医生说病情有所好转,于是患者自己停止了用药。但是,家属发现该患者的面色还是有些许苍白,呈现贫血面貌,患者说感觉自己有轻微的牙龈渗血。于是家属为求进一步治疗带患者来到我院进行检查和治疗。我对患者进行了体格检查,并根据患者的既往病史,初步判断患者为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出现的贫血及牙龈渗血等症状,可能是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早期表现。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生的早期容易出现贫血的情况以及有出血倾向,患者会出现多种不适症状。随着疾病的进展,会有贫血加重和出血量的增加,以及免疫功能的下降,甚至严重贫血,皮肤、黏膜及内脏出血及感染。我建议患者最好选择住院,便于做进一步检查诊断及治疗,患者同意后收入院。

二、治疗经过

根据患者的既往病史可以综合诊断患者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为避免患者还患有其他未知疾病的可能性,患者家属在我的建议下,还对患者进行了血常规、尿常规、贫血三项、胸部CT检查等检查,血常规检查结果显示患者全血细胞减少,骨髓检查结果显示患者骨髓多部位增生递减,但患者没有病态造血现象,因此排除了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可能性;尿常规检查结果显示无异常,贫血三项结果显示患者铁蛋白、维生素B12及游离的甲状腺素升高,进一步帮助判断患者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我院首先选择采取药物治疗的方式帮助患者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如应用药物再造生血片补充造血原料(因为患者在院外有药,故不体现于医嘱)。再生障碍性贫血属于慢性血液病,会有免疫功能低下,对此我使用胸腺五肽,胸腺五肽具有益气扶正,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控制、稳定病情,增强患者体质作用,故给予用药。患者长期服用环孢素、司坦唑醇治疗,均有肝损害作用,予以硫普罗宁护肝治疗。

三、治疗效果

在经过住院期间的药物治疗以后,患者牙龈渗血的症状逐渐得到缓解,无发热、胸闷憋喘、腹痛腹泻等症状,饮食情况与睡眠质量也逐渐得到改善,血常规检查全血细胞上升,患者的面貌逐渐红润,精神状态较好。于是患者在住院治疗9天以后选择出院,一周后复诊。复诊时,我对患者进行了体格检查、血常规检查、肺部CT检查,未发现患者有异常的现象,恢复的情况较好。

四、注意事项

患者在经过为期9天的住院治疗以后,病情逐渐好转,身体恢复较好,但是为了促进身体的完全恢复,在出院以后还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1.日常注意事项:患者在出院以后需要多休息,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适当的进行户外运动,可以促进心情的好转,患者还应该注意避免皮下出血,劳逸结合。

2.饮食注意事项:患者在出院以后需要注意多吃一些高蛋白、补充造血物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猪肝、枸杞等,可以帮助患者补充营养、改善贫血、预防出血。

五、个人感悟

再生障碍性贫血可能是由于病毒感染、免疫系统异常、遗传因素等引起的,患者在发现相关症状以后,需要及时前往医院进行诊断治疗,否则有可能导致贫血、出血等,不利于病情的恢复。

该患者说还好这次及时到医院,没有什么问题,出院以后也会持续注意相关事项,并且多注意休息和按时服用药物,不错服不漏服,如果出现任何不适的症状,会及时来到医院进行复诊,以免耽误病情。

相关推荐

血红蛋白60有没有危险
血红蛋白的降低是贫血,血红蛋白到60g/L的时候,已经处在重度贫血的一个边缘,这个时候还是有风险的,如果我们不知道存在这样严重的贫血,病人还是经常去从事一些重体力劳动,那就有可能会有晕倒这样的可能性,晕倒的时候就有可能会有摔伤的可能性。所以如果觉得面色很苍白,又经常乏力,那就要去做血常规的检测,看看是不是存在贫血。如果是存在60g/L这样的接近重度贫血的这样的情况,要减少活动,因为我们在活动的时候,心肺需氧量都是要明显的增加的。实际上会对我们的血液的需求是更多了,反而是增加了,但是贫血的时候又不能够给各个器官提供非常充分的供血,反而是会更加消耗各个器官的功能。所以希望病人出现比较严重的贫血的时候,以卧床休息为主,找明贫血的原因,治疗改善以后,一般正常的活动,应该在达到轻度贫血以后,我们再去做一个正常的活动。在中度贫血以及重度贫血的时候,过多的体力活动,会造成重要器官的伤害,在出现了中重度贫血以后,需要迅速的到医院去做检查,明确贫血的原因。贫血根据不同的类型,也是有很多原因的,根据红细胞计数,就分成了增生性贫血和增生减低性贫血。根据红细胞构成的大小,分成了小细胞性、正细胞性和大细胞性贫血。我们还要去根据是否存在造血原料缺乏造血环境的一些问题,来看是不是存在再生障碍性贫血,造血原料缺乏,是不是存在溶血性贫血,这些情况都需要来到血液科去做相应的检查,特别是某些病人是需要做骨髓穿刺来明确诊断的。
语音时长 02:26

2021-10-15

56164次收听

贫血指标三项包括哪些
在考虑诊断了贫血以后,最主要的是先要检查,最常见的造血原料缺乏引起的贫血。贫血指标三项指的就是造血原料的检查,造血原料里边主要是铁蛋白和叶酸和维生素B12,参与到红细胞的产生当中,那么铁蛋白的正常值是10~300ng/ml。一般情况,低到10ng/ml以下的肯定是会出现贫血的,但是很多时候的病人在铁蛋白在20ng/ml的时候,病人有可能已经有了缺铁性贫血的表现。所以缺铁性贫血实际上,正常情况下,铁蛋白应该是最好能够维持在超过50ng/ml这样一个程度,基本上这种情况,病人是不会出现贫血的。特别是育龄女性、婴幼儿、青少年、孕妇,都是需要更关注缺铁相关的这样的问题。叶酸和维生素B12是营养性巨细胞性贫血检测的一个指标,有的时候,叶酸和维B12缺乏可能是和缺铁性贫血同时存在的。所以即使是诊断了缺铁性贫血,依然要测一下叶酸和维生素B12的水平,看看病人是不是同时合并了叶酸的缺乏或者维生素B2、维B12的缺乏,同时给与补充,这样也是帮助我们在考虑。比如说某一种贫血存在可能性比较大的时候,不要忽略了其他因素的引起的问题。为什么要三项检查同时做,病人存在了正细胞性贫血的时候,也可能是缺铁和缺叶酸、维生素B12同时存在,造成了一个正细胞性贫血的假象。
语音时长 02:19

2021-10-15

75761次收听

转铁蛋白低怎么回事
转铁蛋白肌主要和铁利用障碍性疾病有一定关系,病发后可采取输入血浆或输入转铁蛋白,能有效改善症状缓解血红蛋白浓度,改变患者不适症状。
再生障碍性贫血不能一补了之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由于骨髓造血干细胞衰竭而导致骨髓造血功能低下,继而引发全血细胞减少的疾病。补血治疗不会起到明显的治疗作用了,单纯通过补血治疗不能治愈疾病。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否传染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否传染?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也引发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越来越多,在患上再生障碍性贫血之后,患者不仅无法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甚至其生命也会受到严重威胁,那么,再生障碍性贫血是否传染呢
再生障碍性贫血怎么治疗
贫血是女性很容易出现的一种问题,贫血的种类还是非常多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就是其中一种,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以后可以使用强效免疫抑制剂,易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免疫抑制剂,雄激素等方法进行治疗,还应该注意正确饮食。
01:50
什么是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骨髓衰竭性疾病,分为先天性和后天获得性两种。因为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患者骨髓衰竭,造血细胞减少、非造血细胞团增加,则其外周三大血细胞数量减少。主要表现为感染、贫血与出血。其中感染往往出现发热,如呼吸道感染,咳嗽、咳痰,甚至部分病人有咳血的症状。出现贫血的病人则会有心悸、气短、乏力、失眠和肌力减退等相应的表现;而病人出血常是出现轻度皮肤粘膜出血、口腔血泡与鼻衄等轻度症状,而部分严重的病人则会出现尿血、消化道出血与内脏出血等症状。
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方法
患者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情况,需要及时进行诊治。一般来说,患者会通过骨髓移植的方法来对疾病进行治疗。而同时也可以使用支持疗法,防止患者的骨髓被损害。使用合适的药物,也能够有效缓解疾病的恶化。
再生障碍性贫血有哪些坏处
再生障碍性贫血导致会造成血细胞减少,红细胞减少会出现贫血的症状,出现头晕、乏力、记忆力下降、耳鸣或全身不适,白细胞减少会引起感染,引起乏力,血小板减少一般会出现出血、乏力。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于造血干细胞异常,导致不能够生成正常的血细胞。
语音时长 00:52

2018-09-14

52628次收听

01:43
再生障碍性贫血什么引起的
一般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原因非常多,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因分为内因和外因。个人的体质因素或者是基因易感性占了70%,余下的30%可能跟环境因素有关。如接触不良的环境、药物,或者是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等。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后一定听取医生的意见进行治疗。
01:38
再生障碍性贫血有什么危害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于造血干细胞异常,导致它不能够生成正常的血细胞,就会造成血细胞减少的症状。红细胞减少会出现贫血的症状,出现头晕、乏力、记忆力下降、耳鸣或全身不适这样的症状。白细胞减少会引起感染,引起乏力。血小板减少一般会出现出血,乏力。
什么是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缺铁性贫血的区别很大,缺铁性贫血是由于缺乏造血原料,营养问题或失血问题等等造成造血原料缺乏。再生障碍性贫血是骨髓造血功能不良,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同时受到抑制,主要表现为单纯的红细胞减少。
语音时长 01:23

2018-06-13

59420次收听

再生障碍性贫血会遗传吗
再生障碍性贫血首先会出现贫血,贫血严重后会造成机体氧气供给不足,出现头疼头晕,心功能衰竭或肾脏功能减退等。由于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病人容易感染发展成为肺炎,甚至败血症。严重也会内脏出血,这是致命性的表现。
语音时长 01:35

2018-06-13

61062次收听

02:04
再生障碍性贫血能治好吗
再生障碍性贫血分为两类,慢性型再障和急性型再障。急性型再障属于重症再障,进展迅速,全血细胞降低较明显,治疗较困难,同时会出现很多并发症,甚至会危及生命。慢性型再障进展慢,目前治疗有许多方法,如雄性激素,中药治疗等。
02:05
再生障碍性贫血饮食注意什么
再生障碍性贫血由于反复出血,可导致慢性失血性贫血,从而加重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贫血程度,在饮食当中应注意饮食均衡,菜肴烹调应细软清淡,易消化吸收,可吃些软饭或半流质食物,避免食物过硬造成消化道出血,注意食物卫生,否则易发生肠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