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胆囊息肉的寿命大概是多少

53543次浏览

胆囊息肉就是在胆囊附近或者是胆囊上长出多余的肉,这种情况如果不及时的控制或者是治疗的话很容易引起息肉变大,最后引起生命危险的,很多人因为一开始没有重视胆囊息肉的危害,没有提高警惕,结果发现的时候太晚了,造成了癌变或者是其他疾病,导致了无法治愈,最后对生命造成了威胁,那么胆囊息肉为什么会影响到生命安全呢?我来具体说说吧。

1首先,胆囊息肉本身并不是太可怕,可怕的是,它会在不经意间就癌变,癌变的突然,让人措手不及,胆囊息肉就会不知不觉的对生命的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每年都应该坚持做个身体检查,以便及时的发现病情。

2其次,因为胆囊息肉具有很好的隐蔽性能的,所以许多人很难察觉,就算在检查的时候也会疏漏,这样的话,病情不断的扩散开来,就容易造成不能挽回的痛苦或者是伤害,影响到自己的生命安全。

3最后,很多不良的生活习惯也是会引起胆囊息肉的,比如过度饮酒,抽烟,饮食不规律,经常饥一顿饱一顿的话,对自己的胆囊是没有好处的,所以平时改善自己的生活习惯对病情是有好处的。

注意事项:

由此可见,胆囊息肉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它就像定时炸弹一样在自己的体内,所以在平时应该预防,坚持做检查,有不适感就上医院,这样才会让自己更健康。

相关推荐

胆囊息肉的病理分类
从病理学的角度来讲,临床所见的胆囊息肉样病变包含很多病理类型,其病理学分类可以概括为非肿瘤性与肿瘤性病变两大类,其中的肿瘤性病变又分为良性和恶性肿瘤.
中药治疗胆囊息肉
胆囊是人体储存与分泌胆汁的重要器官,在平时生活中一定要格外关注胆囊器官的疾病症状,避免胆囊息肉疾病发生影响胆汁分泌,胆囊息肉疾病发生要及时进行治疗避免诱发其它严重疾病症状,那么,中药怎么治疗胆囊息肉?
治疗胆囊息肉最好就是用手术
治疗胆囊息肉最好就是用手术,这种方法是最有效的。那么胆囊息肉的治疗有什么呢?这个问题也是人们经常咨询的,下面就让权威专家来为我们解说下。胆囊息肉的治疗一般都有下面几点:第一.良性非胆固醇性胆囊息肉:胆囊息肉的治疗包括腺瘤与腺肌瘤
胆囊息肉的危害有哪些
胆囊息肉会伴随腹痛、消化不良等不适症状,影响正常生活;治疗不及时,会诱发胆穿孔等并发症,甚至会出现胆囊癌。
胆囊息肉有什么手术治疗方法
如果胆囊息肉直径大于一公分,要尽早进行胆囊切除手术,如果术前已经怀疑恶变,术中要送冰冻病理。胆囊息肉目前比较公认的治疗方法是腹腔镜胆囊切除。一般不推荐做保胆取息手术,因为胆囊息肉没有办法在手术时明确病理性质,而保胆取息手术一是息肉有可能会复发,再者息肉如果已经恶变,有可能造成肿瘤人为播散,所以对于胆囊息肉手术建议做腹腔镜的胆囊切除。对于那些术前已经怀疑息肉有可能会恶变的情况,术中还要送冰冻病理,如果术中冰冻病理回报息肉已经癌变,这种情况下单纯的胆囊切除,切除范围是不够的,除了把胆囊切掉以外,还要进行胆囊床肝组织的部分切除,以及进行肝十二肠韧带淋巴结的清扫,这样根治性的手术才能减少胆囊息肉恶变成胆囊癌,以及病人以后复发跟转移的概率。
语音时长 01:57

2020-03-16

51949次收听

胆囊息肉多大要手术
胆囊息肉非常常见,那么有的是单发有的是多发在超声的时候可以进行检查,那么我们对于胆囊息肉的治疗原则要根据其胆囊息肉的性质,生长速度,有无癌变风险来进行判断;如果说从息肉大小来讲,那么超过一公分的无疑呢是具有手术的指征。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的有关胆囊息肉的治疗指南,都把胆囊息肉大于一公分作为手术的一个指征。那么对于很多年轻人由于多数胆囊息肉为胆固醇性,所以呢,我们建议对于超过一公分的多发胆囊息肉,通过进一步检查来确认其性质,如果属于胆固醇性息肉,则可以继续观察,而如果属于腺瘤性息肉,息肉越大,其发生癌变的风险就越高,那么腺瘤性息肉超过一公分则建议积极外科手术治疗。
语音时长 01:50

2020-02-21

61821次收听

02:40
胆囊息肉怎么自愈
胆固醇性息肉可以自愈,腺瘤性息肉不会自愈。需要对其进行鉴别诊断判定它是胆囊胆固醇性息肉还是腺瘤性息肉。胆固醇性息肉与体内的胆红素代谢水平的变化相关,尤其在妊娠的妇女中,早期会有胆汁淤积、淤胆的表现,等妊娠结束之后,这种症状就会消失,所以胆固醇性息肉是可以自愈的。腺瘤性息肉是不会自愈的,因为这种息肉是由细胞成分在胆囊黏膜层发生发展来,需要密切随访、警惕它癌变的风险,临床上对于这类息肉,如果超过一公分,癌变的几率就会明显增加。所以在大部分临床中心是将这种息肉以一公分为界,如果超过一公分就会建议进行胆囊切除手术,但也不是绝对。需要根据息肉B超下的表现、性状以及有没有合并肿瘤标记物的升高,有没有合并临床症状等一系列综合因素来考虑是否需要外科处理。
胆囊息肉形成的原因
胆囊息肉的病因尚不清楚。高膳食纤维是最有可能导致最常见的胆囊息肉的原因。胆囊息肉的病因尚不清楚。年龄因素被认为是引起胆囊息肉的主要因素,特别是对50岁以上的人群,以前患过胆结石的人最有可能患胆囊息肉。胆囊息肉被描述为胆囊壁上的息肉样病变,通常在超声检查或胆囊切除术后偶然发现。它是一种异常细胞的生长,从胆囊内壁突出。胆囊中发现的大多数息肉是良性的,通常为小于1厘米的小息肉,并且是非肿瘤性的。然而,较大的息肉可能具有潜在的恶性,胆囊息肉大小通常是癌症存在的标志:直径小于1厘米的胆囊小息肉通常是良性的,大多数情况下不需要治疗。直径大于1厘米的胆囊息肉更有可能是恶性的。大于1点8厘米的胆囊息肉很有可能是恶性的。
语音时长 01:25

2019-12-27

50119次收听

02:43
胆囊息肉手术指征有哪些
胆囊息肉手术指征有胆囊息肉的大小、明确息肉的性质再进行治疗。胆囊息肉手术指征主要取决于胆囊息肉的大小,对于直径小于一厘米的胆囊息肉,建议进行随访观察,半年左右进行一次超声复查,密切监测息肉大小的变化。而对于一公分以上的息肉,建议他进行手术治疗。息肉在手术前已经怀疑有癌变了,一般建议手术当中,要同时送冰冻的快速病理切片,明确息肉的性质。已经有癌变,胆囊切除后,还需要合并有胆囊床肝组织的切除及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结的清扫,只有根治性的手术,才能尽量减少胆囊息肉变为胆囊癌,患者术后出现肿瘤复发和转移的这种概率。
02:56
胆囊息肉如何确诊
胆囊息肉的诊断主要是根据B超来进行的,一般在B超检查的时候,都会发现胆囊腔内有中等回声或者中等偏强回声的凸起,这时基本上考虑是胆囊息肉。如果胆囊息肉直径超过一公分或B超提示胆囊息肉血供很丰富,在除了做B超以外,我们还要给患者做腹部增强ct,如果是单纯性的息肉的话,基本上息肉血供会比较少,而对于腺瘤样息肉,甚至已经癌变的息肉,腹部增强ct息肉的血供可以很丰富,在进行腹部增强ct检查的同时,还可以给病人完善血液的检查,主要是血肿瘤标志物的检查。当然胆囊息肉最终确诊还是需要病理去确诊。
胆囊息肉有哪些手术方法
胆囊息肉的方法目前在国内开展的手术有几种。第一个胆囊息肉是需要做胆囊切除术,这是最多见的手术,这个手术的适应症和息肉的大小有关系,只要超过一公分的息肉或者息肉生长速度比较快的话才建议手术。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是首选手术,在国内好多医院也开展了腹腔镜下保胆取息肉术,这种手术的方式在临床里面,效果褒贬不一,需要进一步研究。
语音时长 01:07

2018-09-14

51788次收听

01:31
胆囊息肉严重吗
胆囊息肉疾病的严重程度,主要是和胆囊息肉的性质有关系。一般情况下,单纯的胆囊息肉,从形态角度上来讲,无法谈到严重,还是不严重。因为有相当一部分患有胆囊息肉病的患者,是没有任何的症状。所以,有些病人到门诊就诊的时候,会说自己患上胆囊息肉,以及身体的哪个地方不舒服,其实出现这种情况,需要医生仔细斟酌一下。因为如果是单纯的胆囊息肉,特别是患有胆固醇性息肉的患者,很少可以引起相关的症状。所以,在通常情况下,胆囊息肉的严重程度,和胆囊息肉的性质有关系。如果患者是在出现腺瘤性息肉,或者是癌性息肉的时候,此时的情况,还是相当严重的;如果患者是患有胆固醇性息肉的情况,可以先进行观察,这时候病人的情况,不是很严重。
01:59
胆囊息肉微创手术后多久恢复
胆囊息肉患者,在做完微创手术以后的恢复情况,需要看胆囊息肉的手术方式。如果患者是做的单纯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手术比较顺利的情况下,病人的恢复,就可以是比较快的,大约在手术以后的1到2天的时间,就可以出院。另外一部分病人,是做腹腔镜下的保胆取息肉手术。对于进行这种手术的胆囊息肉患者,可能住院的时间,会相对长一些。虽然这也是属于一个微创手术,但是,因为把胆囊切开,还要缝住,把息肉去掉,保留胆囊的功能,所以,对于这部分胆囊息肉的病人,在术后需要恢复饮食以后,才可以出院。因此,这部分病人,比进行正常的胆囊切除术的病人,可能需要的时间,会稍微长一些,具体视情况而定。一般来说,术后的2到3天,就可以出院。
胆囊息肉术后注意事项
胆囊息肉术后的注意事项需要针对手术方式来定。如果不切除胆囊,单纯的保胆取石,就需要进行定期复查,因为这种术后的息肉,结石复发率很高。如果做了胆囊切除手术,要根据胃肠道功能的恢复情况进行饮食调整。如术后出现消化不良、大便不规律,需要药物治疗。
语音时长 01:29

2018-09-07

56914次收听

胆囊息肉该怎么办
每年都有正常体检,在体检中B超发现了胆囊息肉怎么办?医生可能会建议你去手术切除胆囊,有的可能建议你观察。这是怎么回事。如果你是一个有胆囊息肉的病人,不妨看看这篇文章,会对你的情绪有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