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松动主要原因有哪些
牙龈松动可能由牙周炎、外伤、骨质疏松、糖尿病、妊娠期龈炎等原因引起。牙龈松动通常表现为牙齿移位、咀嚼无力、牙龈出血等症状,需根据具体病因采取针对性治疗。
1、牙周炎
牙周炎是牙龈松动的常见原因,主要由牙菌斑堆积导致牙周组织破坏。长期口腔清洁不足会使细菌侵蚀牙槽骨,表现为牙龈红肿、牙周袋形成。需通过龈下刮治清除菌斑,配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甲硝唑口腔粘贴片等药物控制感染,严重者可能需翻瓣手术。
2、外伤
牙齿受到撞击或长期咬硬物可能导致牙周膜损伤,引发暂时性松动。典型症状包括患牙触痛、轻微位移。急性期应避免咀嚼硬食,使用氯己定含漱液预防感染,必要时用牙弓夹板固定松动牙4-6周。
3、骨质疏松
全身骨量减少会影响牙槽骨密度,多见于绝经后女性或长期缺钙人群。这类松动多为多颗牙同时出现,伴有牙齿敏感。需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3,日常增加乳制品摄入,避免吸烟等加速骨流失的行为。
4、糖尿病
血糖控制不佳者易发生牙周微循环障碍,导致牙龈营养供应不足。特征为牙龈苍白萎缩、松动进展快。需严格监测血糖,使用胰岛素调控的同时,配合替硝唑片控制牙周感染,定期进行牙周维护治疗。
5、妊娠期龈炎
孕期激素变化会使牙龈血管通透性增加,常见于妊娠4-9个月。表现为牙龈鲜红、松软易出血。建议用软毛牙刷轻柔清洁,含漱聚维酮碘溶液,分娩后多数可自行缓解,但需预防发展为侵袭性牙周炎。
日常应选用软毛牙刷早晚刷牙,配合牙线清理牙缝,每半年进行专业洁牙。避免吸烟、过量饮酒等加重牙龈萎缩的行为,发现牙齿松动持续加重时需及时就诊。糖尿病患者需特别注意口腔卫生,妊娠期女性可提前进行牙周检查预防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