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膜粘连是怎么回事
筋膜粘连通常由外伤、炎症、长期姿势不良、手术创伤、慢性劳损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物理治疗、药物治疗、中医调理、运动康复、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
1、外伤
外力撞击或扭伤可能导致筋膜撕裂,局部出血后纤维蛋白渗出形成粘连。急性期需冷敷并制动,慢性期可采用热敷配合筋膜刀松解。若伴随剧烈疼痛可遵医嘱使用洛索洛芬钠贴剂或氟比洛芬凝胶贴膏。
2、炎症
筋膜炎反复发作时,炎性渗出物会使筋膜与周围组织黏连。常见于腰背部或足底,表现为活动时牵扯痛。红外线照射联合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可缓解症状,严重者需局部注射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
3、长期姿势不良
持续保持弯腰、低头等姿势会使筋膜持续处于紧张状态,逐渐失去弹性并与肌肉黏连。建议每30分钟调整姿势,配合猫式伸展等动作改善。泡沫轴滚动能有效松解胸腰筋膜粘连。
4、手术创伤
术后瘢痕组织增生可能造成筋膜层黏连,常见于剖腹产或关节手术后。拆线后早期使用硅酮敷料预防增生,已形成粘连时可进行超声波联合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
5、慢性劳损
重复性动作如打字、搬运等会导致筋膜微损伤累积,表现为局部硬结和活动受限。冲击波治疗能促进组织修复,配合塞来昔布胶囊口服可减轻疼痛。
日常应避免长时间维持单一姿势,工作间隙可进行肩颈环绕、腰部扭转等舒缓运动。游泳和瑜伽有助于增强筋膜弹性,运动前后做好动态拉伸。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和含硫氨基酸的鸡蛋,促进结缔组织修复。若出现持续疼痛或活动障碍,建议及时至康复科就诊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