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完全性大动脉转位

心血管内科编辑 科普小医森
0次浏览

关键词: #动脉

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是一种先天性心脏病,表现为主动脉与肺动脉位置互换,导致体循环和肺循环分离。该病主要由胚胎期动脉干分隔异常引起,需通过手术矫正。

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的核心病理特征是主动脉起源于右心室,肺动脉起源于左心室,形成两个独立的平行循环系统。患儿出生后体循环血液无法获得氧气交换,表现为严重发绀、呼吸困难及代谢性酸中毒。典型症状包括出生后即刻出现的全身青紫,哭闹时加重,吸氧无法缓解,可能伴有喂养困难及发育迟缓。心脏听诊可闻及单一响亮的第二心音,胸片显示蛋形心影伴肺血管纹理增多。超声心动图可明确诊断,显示大动脉与心室连接异常及冠状动脉开口变异。

未经治疗的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患儿生存率极低,90%在1岁内死亡。现代治疗采用动脉调转术,最佳手术时机为出生后2-3周。术前需维持动脉导管开放,可静脉滴注前列腺素E1。合并室间隔缺损的患儿可能出现暂时性充血性心力衰竭,需控制液体摄入并使用利尿剂。术后需长期随访冠状动脉供血情况,警惕冠状动脉扭曲或狭窄。部分患儿可能遗留轻度肺动脉瓣反流或心律失常,但多数可获得接近正常的生活质量。

确诊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的新生儿应立即转入心脏专科中心,避免延误手术时机。家长需密切监测患儿氧饱和度和尿量,维持适宜环境温度。术后康复期应定期复查心脏功能,按计划接种疫苗,避免剧烈运动。哺乳期母亲应保证充足营养,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铁剂和维生素。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患儿成年后妊娠需进行专业风险评估,妊娠期间需加强心功能监测。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