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二天肛裂是怎么回事
肛裂可能由便秘、腹泻、分娩创伤、肛门括约肌痉挛、炎症性肠病等原因引起,肛裂可通过调整饮食、温水坐浴、药物治疗、局部封闭注射、肛门内括约肌切断术等方式治疗。
1、便秘
粪便干硬导致排便时机械性损伤肛管皮肤层,是肛裂最常见诱因。典型表现为排便时刀割样疼痛伴少量鲜红色滴血。可通过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口服乳果糖口服溶液改善排便,疼痛明显时可使用复方角菜酸酯栓保护创面。
2、腹泻
频繁排便刺激肛管黏膜,可能引发肛裂。患者常伴里急后重感及肛门灼痛。需治疗原发肠道疾病,必要时使用蒙脱石散控制腹泻,配合高锰酸钾坐浴减轻局部炎症反应。
3、分娩创伤
经阴道分娩时肛管过度扩张可能导致撕裂伤,产后易出现排便疼痛和创面渗血。建议使用开塞露辅助排便避免用力,创面可涂抹硝酸甘油软膏促进愈合。
4、肛门括约肌痉挛
肛管高压状态阻碍裂口愈合,形成疼痛-痉挛恶性循环。表现为持续性肛周抽痛。可采用地奥司明片改善局部循环,配合肛门扩张治疗缓解肌肉痉挛。
5、炎症性肠病
克罗恩病等慢性肠道炎症可导致肛管溃疡。常伴腹泻、体重下降等全身症状。需完善肠镜检查,基础治疗可选用美沙拉嗪肠溶片,严重者需生物制剂干预。
肛裂患者日常应保持每日1500-2000毫升饮水量,增加燕麦、西梅等富含膳食纤维食物摄入。避免久坐久站,排便时不宜过度用力。急性期可每日2次温水坐浴,水温40℃左右,每次15分钟。若保守治疗2周未愈或反复发作,建议至肛肠外科就诊评估手术指征。注意观察是否出现发热、脓性分泌物等感染征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