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乙型肝炎的抗原组成

25687次浏览

乙型肝炎的抗原有表面抗原(HBsAg)、核心抗原(HBcAg)、e抗原(HBeAg)。下面介绍这三种抗原的组成。

表面抗原(HBsAg)

表面抗原(HBsAg)是由糖基化的gp27和非糖基化的gp24亚单位,通过二硫键连接形成的二聚体蛋白,代表HBsAg的结构单位。因HBsAg大量存在于感染者血中,是HBV感染的主要标志。HBsAg具有抗原性,可引起机体产生特异保护性的抗-HBs,也是制备疫苗的最主要成分。已知HBsAg有不同的亚型,各亚型均有共同抗原表位(称为a抗原),此外还有二组互相排斥的亚型抗原表位(dy和wr)。按不同的组合形式,构成HBsAg四个基本亚型,即adr、adw、ayr、ayw。HBsAg亚型的分布有明显的地区差异,我国汉族以adr多见,少数民族多为ayw。因有共同的a抗原,故制备疫苗时各亚型间有交叉保护作用。PreS1及PreS2抗原具有吸附于肝细胞受体的表位,其抗原性比HBsAg更强,抗-PreS2及PreS1能通过阻断HBV与肝细胞结合而起抗病毒作用。

核心抗原(HBcAg)

核心抗原(HBcAg)存在于Dane颗粒核心结构的表面,为内衣壳成分,其外被HBsAg所覆盖,故不易在血循环中检出。HBcAg的抗原性强,能剌激机体产生抗-HBc。抗-HBcIgG在血中持续时间较长,为非保护性抗体;抗-HBcIgM的存在常提示HBV处于复制状态。HBcAg可在感染的肝细胞表面存在,能被杀伤性T细胞识别,在清除HBV感染细胞中有重要作用。

e抗原(HBeAg)

e抗原(HBeAg)是由PreC及C基因编码,整体转录及转译后成为e抗原(如仅由C基因转录、转译则为HBcAg)。HBeAg为可溶性蛋白质,游离存在于血中,其消长与病毒体及DNA多聚酶的消长基本一致,故可作为HBV复制及具有强感染性的一个指标。HBeAg可刺激机体产生抗-Hbe,抗-Hbe能与受染肝细胞表面的HBeAg结合,通过补体介导破坏受染的肝细胞,故对HBV感染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抗-Hbe的出现是预后良好的征象。近年发现存在HBV的PreC区突变株,在PreC区出现终止密码子,使PreC基因不能与C基因共同转译出HBeAg,故受染细胞常不能被抗-Hbe及相应的细胞免疫所识别而清除,从而使变异株在抗-Hbe阳性的情况下仍大量增殖。因此,对抗-Hbe阳性的患者也应注意检测其血中的病毒DNA,以全面了解病情判断预后。

相关推荐

84能杀死乙肝病毒吗
84消毒液是含有氯的化学消毒液,含氯的化学消毒液能够消灭乙肝病毒。所以,日常物体表面、餐具、卫生间的洁具、病人的呕吐物污染的衣服,都可以按照84消毒液上所标明的稀释比例,对这些物体进行浸泡或者是稀释以后进行擦拭。84消毒液是很常用的,而且效果很好的,能够消灭乙肝病毒的一种日常常用的消毒液。
语音时长 01:01

2021-07-09

79502次收听

家人有乙肝怎么预防
家人如果有乙肝病人,互相之间想要预防乙肝传染,首先对于发病期的乙肝患者需要控制病情,病人病毒载量下降传染属性降低,同时需要对家人进行保护,建议乙肝患者家属注射乙肝疫苗,因为注射乙肝疫苗后可产生保护性抗体,减少感染乙肝的几率,还要定期检查乙肝抗体的数值,还要注意乙肝妈妈需要进行母婴阻断来阻断乙肝的母婴传播,因为一旦传染给孩子,孩子长大后会成为慢性乙肝患者。同时要注意生活中的密切接触,不要共用剃须刀,牙刷等。乙肝不会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进行传染,正常情况下日常的生活接触不会传播乙肝,包括握手,拥抱,共同用餐等,但乙肝病人口腔黏膜破裂,且家人口腔黏膜也存在破溃时,也是可以传染乙肝的,要特别注意。
语音时长 01:22

2021-06-09

87408次收听

02:04
乙肝表面抗原5600是什么意思
乙肝表面抗原5600mIU/mL,提示感染了乙肝病毒,而且病毒复制比较活跃。建议要结合HBV-DNA检测,同时要做腹部B超,查看有没有肝脏回声增粗,有没有脾大,或者有没有门静脉增宽的情况。此外要结合肝肾功能、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全面评判。表面抗原定量值越小,一般病毒复制的活跃程度越低。如果乙肝表面抗原定量值较高,大多数病毒也相对复制比较活跃。对于病毒复制活跃的情况下,又要结合肝功能判断。若肝功能异常、转氨酶升高,可能需要抗病毒治疗。肝功能正常,病毒复制比较活跃,而且也有乙肝家族史,需要抗病毒治疗。
01:55
乙肝疫苗可以用医保吗
乙肝疫苗不在医保范围内。乙肝疫苗目前在我国是计划免疫,刚出生的小宝宝需要打三针乙肝疫苗。就是在出生的时候打一针,然后在一个月和半年的时候各打一针,这三支均免费。对于普通人群,经过乙肝疫苗接种应当产生表面抗体,也就是乙肝五项中的乙肝表面抗体阳性,如果表面抗体阴性,定量值小于10mIU/mL,就是没有抗体,就需要继续接种乙肝疫苗,激发身体产生抗体,这时再接种的乙肝疫苗不免费,也不属于医保范围。但是费用也不算特别昂贵。
02:17
乙肝抗体高正常吗
乙肝抗体高是否正常,需要看哪个抗体高,不同的抗体高代表不同的情况。一、乙肝表面抗体高,属于正常现象,而且这个抗体越高越好。按照定量的乙肝五项,如果表面抗体大于100mIU/mL,认为对于乙肝的免疫力比较强,不容易被乙肝感染。二、乙肝表面抗体、乙肝e抗体和核心抗体都是阳性,属于感染过乙肝,对于乙肝有免疫力的状态。这时需要查乙肝病毒的HBV-DNA。如果HBV-DNA是阴性,就属于乙肝自愈的标志。三、单纯的乙肝e抗体阳性或者是单纯的乙肝核心抗体阳性,往往是乙肝病毒的潜在感染。
01:49
乙肝会通过性传播吗
乙肝的主要传播途径主要是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性传播是乙肝传播途径当中比较常见的传播途径。但是,如果注射了乙肝疫苗,有乙肝保护性抗体的人群,即便是性传播,也可免于乙肝的传染。如果没有打注射乙肝疫苗的人,可以到医院查一下肝功,查一下乙肝5项,及时注射乙肝疫苗,有了乙肝保护性抗体之后,就可以免于性传播风险。如果有乙肝病毒之后,即性传播了之后,如果在比较早期的阶段,可以进行及时的干预,比如免疫针的注射,也可以在较短的时间之内,保护我们免于乙肝病毒的感染。
什么是慢性乙肝呢
乙肝现在是我国当前最广泛、危害最严重的一种传染病,已经直接威胁到中国人民的身体健康,乙肝有慢性和急性之分,那什么是慢性乙肝呢?慢性乙型肝为乙肝常见的类型,乙肝的特点为起病较缓,以亚临床型及慢性型较常见。
遗传性乙肝的概述
所谓遗传性乙肝并非是说乙肝会遗传,很多小孩从从出生就带有乙型肝炎病毒,就被认为是遗传性乙肝,但从科学的角度来分析,并非如此。母婴传播是乙肝的一个重要的传播途径,有很多的乙肝患者没有做好阻断母婴传播的措施,就导致孩子生下来就感染了乙肝病毒,所以大家就称之为遗传性乙肝。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
乙型肝炎e抗原阳性是什么
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主要包括五种,包括表面抗原、表面抗体、e抗原、e抗体和核心抗体。乙型肝炎e抗原阳性,代表是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活跃标志。乙型肝炎病毒在体内复制导致肝细胞损伤和转氨酶升高,所以一般情况下,病毒感染并不是肝脏肝炎非常重要的危害,最主要的危害就是免疫损伤和肝细胞破坏。e抗原阳性代表病毒在体内大量复制,导致肝细胞被大量破坏,机体出现相应肝病症状。所以e抗原阴转是临床当中治疗肝炎非常重要指标。e抗原阳性也代表乙肝病毒复制活跃,如果做乙肝病毒DNA检测,含量是会非常高,达到很高数量级,如果治疗有效,不仅e抗原会阴转,乙肝病毒DNA含量也会下降。
语音时长 01:22

2020-03-18

60532次收听

乙肝大三阳的患者饮食要注意什么
乙肝大三阳患者的饮食应注意,饮食结构必须合理,多吃水果和蔬菜,以补充维生素和纤维,帮助促进消化功能。当肝功能受损时,脂肪代谢通常会受到影响。因此,许多慢性肝炎患者,会在肝炎后合并脂肪肝。因此,饮食应低脂,低糖和高蛋白。
乙肝阳性是什么意思
乙肝阳性是代表在检测的过程中发现了相关病毒的存在,如果组织学检查属于正常,代表属于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乙肝阳性只是其中的一个检查结果,需要与其他的检查结果一起来分析,才能够最终确定患者是不是出现了乙肝。有人通过通报检测之后,发现检查结果是乙肝阳性,但是组织学检查属于正常的状态,那么代表患者出现了慢性乙肝病毒携带的情况。检测出乙肝阳性只是初步的筛查,并没有明确病情的严重程度,也并不知道肝脏的损害情况,所以也不能够确定患者的具体病情,可能需要患者接受肝脏活检。乙肝阳性是体内存在乙肝病毒感染的一个重要标志,当然也有可能是患者存在乙肝的潜伏期。人体感染乙肝病毒之后,感染者的血清最早出现hBSag阳性,一般会在乙肝发病前两三周成为阳性,发病过程中达到高峰,80%的感染者会在发病后的一个月消失。检查出现乙肝阳性也并不能够表示,就是出现了乙肝,所以患者需要定期到医院复查,主要是复查肝功能和乙肝两对半,如果这些指标都是迎新,代表患者没有患上乙肝疾病,可以接种乙肝疫苗来进行预防。如果在相关的指标中发现其中一个为阳性,就可以判断患者感染了乙肝病毒,此时需要通过抗病毒的方法来进行治疗,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不能够抽烟,不能喝酒,要注意饮食的清淡和营养,尽量减轻肝脏的负担。乙肝阳性的朋友需要坚持到医院做复查工作,需要注意做好护理工作。有的患者出现了明显的症状,那么需要按照医生的交代来使用相关的药物。
语音时长 02:26

2020-02-13

63245次收听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增高什么原因
谷丙转氨酶一般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是急性肝细胞损害的敏感标志。一般情况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增高可能是过度劳累、长期熬夜、肝细胞损伤、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脂肪肝等因素引起的。具体分析如下:
乙肝病人怀孕会不会传染宝宝
乙肝在母婴传播方面是有一个很大的概率,也就是说中国之所以是一个乙肝大国,大部分人感染的途径都是通过妈妈生孩子的过程中被传染。所以在临床实践中也非常注重家族史的问题,因为妈妈在生孩子的时候,如果妈妈有乙肝是有可能会传染给孩子的。但是近几年来,尤其是近十年来,有了非常有效的母婴阻断的一套策略。也就是现在如果有乙肝的女性在生育前就知道自己有乙肝,而且是在正规医院的产科进行产检。那么通过母婴阻断的有效手段之后,生出来的宝宝没有乙肝的这种可能性已经可以达到95%甚至更高。如果在北京地坛医院生孩子,可能能够达到百分之百。现在医生一般的做法首先就是明确妈妈体内的乙肝病毒的含量,如果HBV–DNA水平大于10的5次方,就会建议这样的妈妈在怀孕28周的时候,即使她的肝功能正常,不需要抗病毒治疗,也会让她去吃替诺福韦酯、替比夫定、拉米夫定,对肚子里的宝宝也就是胎儿没有任何影响的妊娠安全性非常高的抗病毒药,这些药物就会使她们的病毒量下降到10的5次方以下。而临床上认为10的5次方以下的妈妈,在生孩子的过程中,再传染给孩子的可能性就非常少。除此以外,不论这个妈妈是不是需要吃药,也就是说不论她的病毒量多高,只要是表面抗原阳性,那么在孩子出生的当天,都会给孩子打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生出来的孩子只要经过母婴传播的阻断策略的干预之后,再得乙肝的可能性就是微乎其微了。而这种孩子出生之后,也完全可以通过母乳喂养长大。即使妈妈体内有乙肝病毒,通过乳汁也不会传染给孩子。现在有非常明确的证据证明,男性即使有乙肝,也不会通过生育传染给自己的孩子。
语音时长 04:25

2019-01-24

61256次收听

04:04
乙肝患者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
乙肝患者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首先要保持饮食清淡;需要有规律休息;定期接受检查;肝硬化患者需要半年或一年接受增强CT检查。乙肝病人在饮食方面要注意吃一些清淡的食物。生、冷、硬、烫的食物尽量不吃。然后要注意有节律的休息。戒掉抽烟喝酒的生活习惯。乙型肝炎患者要注意检查,半年查一次肝功能、B超。如果是肝硬化的病人还要隔上半年或一年做增强ct,以免发现或是出现肿瘤。
乙肝妈妈生的宝宝是否都要打乙肝免疫球蛋白
乙肝病毒感染的母亲所生后代,单用乙型肝炎疫苗阻断母婴传播的阻断率为87.8%。如果同时使用了乙肝免疫球蛋白,即采用目前推荐的主动+被动联合免疫方法,母婴传播的阻断率可明显提高,达到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