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女性严重脾虚的症状有哪些

55205次浏览

女人如果出现了脾虚的问题,会加快变老的速度,导致女性脾虚的原因有很多,如果女性长期处于脾虚的状态,会为身体的健康造成极大的隐患,长时间脾虚对女性健康特别的不利,女性严重脾虚的症状有哪些?让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供大家参考。

1、宿便黏腻 如果出现宿便形状软烂、黏腻即为脾湿的症状,说明消化功能出现异常现象

2、手脚冰冷 有些人一到秋冬季节,人体没有感觉到寒冷,但是手脚会一直处于冰冷不温的状态,这就是脾虚生寒的表现。

3、身体肥胖 身体肥胖的人,90%都是体质虚弱者。体虚是身体脾胃功能减弱衰退导致的。体虚会导致新陈代谢减慢,机体活力减弱,从而消耗营养的能力减低,营养不能消耗掉于是堆积在体内,形成肥胖。

4、贫血 脾虚的女人容易出现贫血的症状,别的严重情况尚且不说,但是每日时常出现二三次的头晕目眩的症状,然后还容易是不是精神不愉,难以说笑,等等。此类症状出现,难免郁郁寡欢,严重者还可能出现精神抑郁。

5、胸闷气短 清晨起床,如果感觉胸闷气短、头晕脑涨时,说明我们的脾胃功能较为虚弱。中医认为,脾气一虚,肺气先绝。也就是说脾与肺的功能是相互影响的。脾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肺金失养,就容易出现气短,动则气促等肺气虚的表现。

调理脾虚的方法也很简单,只要坚持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避免太过劳累的工作,学会释放自己的压力,调整自己的心态,经常参加一些对身体有益的体育锻炼,这样可以有效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多吃一些大枣,可以补气养血,对养脾有很好的作用。

相关推荐

脾虚食疗吃什么好得快
脾虚患者可以适量食用山药、小米、红枣、南瓜、莲子等食物,也可以遵医嘱使用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丸、归脾丸、香砂六君丸、四君子颗粒等药物。建议及时就医,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合适的药物,并做好饮食调理。
02:39
小儿健脾药有哪些
小儿脾胃处于发育阶段,小儿脾常不足,再加上喂养不当、喂食过多等原因,容易因脾虚造成食物停积胃肠,而不消化。儿童健脾就选儿童专方,可以选择药食同源的药品,安全还有效,常见的中成药物如丁桂薏芽健脾凝胶,就能够起到健脾益胃、化湿消滞的效果。
三高人群需要关注脾虚,脾胃不好怎么调理
老年人身体机能在走下坡路,脾胃功能相对虚弱,消化吸收本来就差一些,如果还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疾病,需要长期服用药物,久而久之对脾胃也有一定的伤害,而脾胃受损,反过来影响药物的吸收和治疗效果,形成恶性循环。想要防病和治病,就要善于保护脾胃,调理脾胃。首先要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尽量少吃油腻、辛辣、生冷的食物,多吃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少量多餐,定时定量,不要暴饮暴食,吃饭时要细嚼慢咽,不要狼吞虎咽。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散步、慢跑、太极拳、气功、广场舞都是不错的选择。保持精神愉快和情绪稳定,避免紧张、焦虑、恼怒等不良情绪的刺激。中医在调理脾胃方面具有独到的优势,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长期服用一些中成药,如参苓健脾胃颗粒。该药药效温和,能强壮脾胃、补气祛湿止泻,还可以和治疗慢性病、消化系统疾病的其他药物联合使用,非常适合老人、三高等慢性病人群长期服用。
语音时长 01:40

2021-11-10

23842次收听

02:44
脾虚便秘吃什么药
健脾的草药有党参、太子参、茯苓、白术、山药、薏米等;润肠通便的中药有火麻仁、柏子仁、桃仁、冬瓜子等;中成药有补中益气丸、人参健脾丸、人参归脾丸,参苓白术散,江中消食片等。脾虚便秘主要是因为脾的优化功能下降,造成肠道的蠕动减低,引起便秘的类型。脾虚便秘见于久病或者慢病脾胃虚弱的患者,可以通过健脾润肠通便的方法缓解脾虚引起便秘。通过健脾气也能达到通便的效果。
01:46
脾肾两虚湿气重中成药
脾肾两虚湿气比较重的患者可服用健脾益肾丸、参苓白术散人参健脾丸,人参归脾丸等中成药。脾肾是特别两虚的重要的脏器,脾是后天之本,肾是喻元阴元阳。脾肾两个脏器有失调,一般需要慢慢的调理,中成药方便,所以是对脾肾两虚湿气重是很好的一个方法。临床上有比较多的中成药可以推荐:1、健脾益肾丸,健脾益肾丸对脾肾都有一个双补的效果。2、参苓白术散,中医是对脾肾双亏,而且慢性的肠炎或胃肠功能紊乱的患者,慢性腹泻、胃肠道功能都有健脾祛湿的效果。人参健脾丸、人参归脾丸都有补益脾肾,祛湿的效果,可以选用。
舌头上有齿痕应该怎么办
舌头上有齿痕是比较常见的,我们经常会碰到这类病人,说大夫看一下我这个舌头上是怎么回事。实际上来讲齿痕舌,在西医讲,我们检查以后发现舌体的大小、形态、运动,还有味觉都没有异常,就不诊断为一个疾病,只是一个病症,它的原因呢?中医认为可能是脾虚,湿气过重引起的。所以我们要调节自己的作息,饮食习惯,别吃肥甘厚腻的食物,多吃大量的蔬菜、水果,不要熬夜,避免精神紧张。口腔科,我们西医比较常见的一个,并不是齿痕舌,只是舌体胖大,下牙弓局部牙齿缺失以后,舌头有局部的一个膨大,这个时候我们只要进行局部缺失牙齿的一个修复,这个局部膨出的这个舌体,会逐渐恢复正常。所以,舌头有齿痕,我们不需要紧张,只要自己到口腔科去排除一下器质性疾病,调节自己饮食以后,会慢慢的恢复,有条件的话可以去中医进行相应的调理。
语音时长 01:16

2019-11-22

58429次收听

01:58
齿痕舌会自愈吗
齿痕舌是舌头上有齿痕,检查的时候发现舌体胖大,边上有牙齿的痕迹,由于牙弓是硬组织舌体是软组织,软组织碰到硬组织以后形成的阻挡而产生,可能跟中医体质有关系,比如脾虚湿气过重,可以在中医这里调理一下,同时近期生活不规律,比如辛辣刺激的饮食增多,不易消化的东西增多,齿痕舌并不能完全自愈,我们在调理作息状态以后。如果还有不好转,请到口腔科去就诊,排除器质性疾病以后,可以到相应的中医科去就诊,调理自己的状态。得了齿痕舌不要每天都在紧张的去看,如果特别担心,首先去口腔科排查一下,没有问题,就要注意自己的饮食习惯,慢慢的调理,齿痕舌就会逐渐的减少它的程度会降低,但是并不能完全自愈。
脾虚的表现
脾虚的表现包括气虚,脾虚湿盛,脾虚脾气下陷等等。第一,脾虚还容易导致脾虚湿肾,所以这一类的病人往往出现湿气比较重,表现可能是倦怠,然后大便溏薄或者是食欲不佳。第二,脾虚背后还会有脾气下陷的情况,这样会往往出现脏器的下垂,或者头晕乏力,脑供血不足,同时出现女性的带下脏器的脱垂,例如胃下垂子宫脱垂这样气虚不足的表现。
语音时长 01:02

2019-06-06

67109次收听

02:40
脸色暗黄怎么调理
脸色暗黄有其根源。有些是不良的生活习惯造成,有些可能是器质性问题。肝直接影响血脉,肝火旺或肝气郁结便易形成气血不通,影响面部的血液循环,皮肤自然暗淡无光;脾主消化、吸收,若脾虚,吸收食物中的养分及转化能量便受影响。临床调理主要分两部分:暗黄兼白是肺气、脾气都虚,需健脾补肺,同时服用健脾和补肺气药物;另一种情况是面色黄而带黑,黑说明肾气不足,黄是脾气虚,暗也是人体的光泽不够,这时要用一些健脾益肾的药物。
脾虚的原因有哪些
脾被称为后天之本,脾虚常表现为肚子胀、吃得少、身体疲倦、乏力、不愿说话、身体消瘦、身体肥胖浮肿、舌苔淡白。情绪、忧思、忧虑、吃大量寒凉的食物、缺乏运动、饮食没有规律、过度的减肥,都能导致现代的人脾虚。一、郁怒忧思:情绪不能舒展,众所周知,思伤脾,现代社会竞争越来越大,社会压力也越来越大,人们长期处于忧虑的状态,容易导致脾越来越不好。二、饮食不当:吃大量寒凉的食物也会导致脾虚,从冰箱里拿出饮料、水果直接吃,吃大量的雪糕,这些行为都是非常伤脾的。三、缺乏运动:现代社会体力劳动的职位越来越少,脑力劳动越来越多,人们缺乏适量的运动,有的人甚至没有缚鸡之力,导致脾越来越不好。四、饮食没有规律:经常暴饮暴食,吃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吃大量垃圾食品,这些都是非常伤脾胃的。五、过度减肥:吃不合格的减肥药、不恰当的减肥方法很伤脾,脾不好又会导致其他疾病。
语音时长 01:47

2018-04-11

59477次收听

脾虚湿气重的症状有哪些
脾虚湿气重主要是脾运化和输布津液的功能失调,引起水湿痰浊,在体内蓄积停滞导致的疾病。饮食失调、劳逸失度或久病体虚均可导致伤脾,而导致湿浊蕴结于体内。那么湿气重的症状有哪些呢?比如有大便不成形、溏稀,或者是便秘、便黏。二有口干、口苦、口臭。还有三痰多、咳嗽、嗓子不清爽。四头发油腻、脱发、白发。五肥胖、减肥后容易反弹。六浮肿、眼带下垂。七腰酸关节疼痛,八胸口闷、九黑眼圈,十睡觉打呼噜、头晕、没精神,特别地疲劳。还有阴部的瘙痒、阴囊潮湿,对房事不感兴趣,脸上长斑、起痘,满脸油光,白带有异味,瘙痒、皮肤油腻、起湿疹等等,都属于脾虚、湿重的范畴。
语音时长 01:35

2018-04-11

65271次收听

脾虚喝什么茶好
脾虚的原因是很多的,大多人们出现脾虚的原因是因为饮食不注意,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因素,当出现这种症状的时候就需要大家注重起来了,如果不注重时间久了就会更加的严重,出现一些其他的病症,喝茶对于脾虚也是很有好处的。
脾虚不能吃什么食物
现在在生活中,有很多脾胃比较虚弱的人,这个期间在饮食方面一定要格外的注意,因为对于脾虚的人来说,吃多了不仅不吸收营养,而且还会给身体带来不适。现在对于脾虚的人在吃食物的时候一定要很注意。那么,脾虚不能吃什么食物?
脾虚用什么泡水喝好
很多人由于饮食不注意,或是其他的原因导致脾虚,但是脾虚对人们的身体很不好,现在人们都想通过各种方法改善脾虚。脾虚用什么泡水喝好?很多食物对脾虚都是很有帮助的,喝红糖水可以促进体内的血液循环,可以起到舒筋活血的作用。
脾虚怎么引起的
脾虚这个词我们经常听到,而且存在脾虚问题的人也有很多,脾虚的患者会有宿便异常、湿气重、妇科炎症、舌苔白厚等症状。造成脾虚的原因有很多,如郁怒忧思、吃大量寒冷的食物、缺乏运动或是饮食不规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