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痰湿咳嗽的症状与治疗

发布时间:2025-07-1063426次浏览

痰湿咳嗽主要表现为咳嗽痰多、痰液黏稠或色白、胸闷气促等症状,治疗需结合化痰祛湿与健脾益气。痰湿咳嗽通常由外感湿邪、饮食不节、脾胃虚弱等因素引起,可通过中药调理、饮食调节、穴位按摩等方式改善。

1、中药调理

痰湿咳嗽常用二陈汤、六君子汤等方剂健脾化痰,中成药如橘红痰咳液、半夏露糖浆、杏苏止咳颗粒等也可缓解症状。橘红痰咳液适用于痰多色白黏稠者,含化橘红、苦杏仁等成分;半夏露糖浆以半夏为主药,能燥湿化痰;杏苏止咳颗粒针对风寒夹湿型咳嗽。使用需辨证施治,避免误用温燥药物加重痰湿。

2、饮食调节

饮食宜清淡,避免生冷油腻食物加重脾胃负担。可食用薏苡仁粥、白萝卜汤等利湿食材,陈皮泡水有助于理气化痰。山药、茯苓等药膳可健脾渗湿,痰湿体质者长期调理可适量添加芡实、赤小豆等。忌食甜腻糕点、乳制品及高盐食物,防止助湿生痰。

3、穴位按摩

每日按压丰隆穴、足三里穴各3-5分钟有助于化痰祛湿。丰隆穴位于小腿外侧,是化痰要穴;足三里能健运脾胃,两者配合可增强气化功能。配合推揉膻中穴、肺俞穴可宽胸理气,缓解胸闷咳嗽症状。按摩力度以酸胀感为宜,皮肤破损或发热时禁用。

4、运动祛湿

八段锦、太极拳等温和运动能促进气血运行,加速水湿代谢。建议每日晨起练习"调理脾胃须单举"等动作,配合深呼吸帮助痰液排出。避免剧烈运动耗气伤脾,运动后及时擦汗避风,防止外湿侵袭加重症状。痰湿较重者可尝试快步走、瑜伽等适度发汗活动。

5、环境干预

保持居室通风干燥,湿度控制在40%-60%为宜。梅雨季节可使用除湿机,避免居住潮湿环境。夜间咳嗽加重者可垫高枕头,减少痰液倒流。长期接触潮湿环境者需做好防护,必要时佩戴防潮口罩。合并过敏性鼻炎者应定期清洁床品,减少尘螨刺激。

痰湿咳嗽患者需坚持低盐低糖饮食,每日饮水不超过1500毫升以免加重水湿停滞。可定期用藿香、佩兰等草药煮水泡脚促进排湿,避免熬夜伤脾。症状持续超过2周或出现黄脓痰、发热时,提示可能合并细菌感染,须及时就医进行血常规、胸片等检查。儿童及老年人痰湿咳嗽易转为慢性,家长应注意观察痰液性状变化,避免盲目使用镇咳药抑制排痰。

相关推荐

痰湿体质如何减肥效果好
痰湿体质减肥需健脾祛湿、化痰消脂,可通过调整膳食结构、加强运动、中医调理、药物辅助、生活习惯干预等方式综合改善。一、调整膳食结构减少精制米面、高糖高脂食物摄入,增加薏苡仁、赤小豆、山药等健脾利湿食材。每日主食可替换为燕麦...
01:53
痰湿的特点
痰湿患者可能体型较肥胖,舌苔厚腻。痰有广义的痰和狭义的痰。狭义的痰就是咳出来的痰,广义的痰是这个人湿气重,比如这个人身体非常肥胖,舌苔厚腻,他就是痰湿体质。治疗肥胖患者,化痰祛湿也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所以痰湿重的人最好以清淡的饮食为主,加强体育锻炼。否则痰湿重的患者,日久还可以导致三高。所以应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痰多吃什么比较好
痰多吃陈皮、春砂仁、化州橘红、茶叶、川贝、浙贝和二陈汤等进行化痰。痰多要化痰。食物最常用的陈皮化痰,春砂仁行气,可以燥湿化痰,化州橘红作为地道药材也是化痰的,其实橘子皮晒干了都可以化痰,芳香类的柚子皮,有一种芳香,行气化痰,所以行气是很重要的。行气化湿、化痰,把体内的一些代谢病理产物去掉,另外喝的茶叶也是化痰特别好的,化浊气,品茶,所以是一个很高雅的很好的活动,就是能够化掉体内饮食的浊气。适当吃食物的时候,肉类要少吃,现在的肉类的添加剂有一些里面残留的毒素、抗菌素这些,这都是毒素产品,都是容易产生痰。平时也要注意补气、养精、养神,气血充足、精神充足、气血流动,这个痰也慢慢就会发散于无形之中。痰湿有时候表现在肺部,有些咳嗽也会有痰的。痰就是要止咳化痰,像川贝、浙贝这些化痰的药物也很多,川贝本身也可以做一种食物,但它比较贵,叫川贝枇杷露,有时候用橘红痰咳膏,川贝枇杷膏这些,平时喝一点,可以化痰。另外有些药物来说,像肺部的这些药物川贝这种。另外血脉中这种痰,通常会用涤痰汤,或者叫温胆汤来化痰,二陈汤这些来化痰,应用的非常广泛,所以一般的心脑血管病后期都需要化痰,同时配合祛瘀叫行气化痰祛瘀,所以会加上一些桃红四物汤这些来配合,一起行气、活血、化痰。
语音时长 02:23

2020-04-22

55235次收听

02:03
除湿减肥的中药配方
湿气多是人偏胖的原因,肥胖患者大部分都是痰湿体质,如果湿气不从体内驱除的话,人就是容易胖。从药茶的方子上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这种祛湿减肥的方子也是比较多的。比方说的祛湿健脾,祛湿减肥,一个是说比方泽泻,还有一些荷叶,这些随着我们中药泡茶用,还是一些祛湿消肿减肥这么一个效果,另外有一些清热利湿的,比方茵陈这个也是很好的选择。我们祛湿减肥的方子其实还是比较多的。大家可以根据每个人的情况,从祛湿减肥的这些中药中,通过泡茶的方法是一个比较坚持的,也能达到祛湿减肥的效果。
痰湿是什么
痰湿是中医讲的一种病理产物,身体里面有气血津液,这些物质是要靠正常的气机去运行,来推动它能够输布到全身。如果气机运行不正常,这些津液水湿不能够运化,停聚在一起就造成痰湿。痰湿的停聚跟人体内几个脏器关系十分密切,一个是肾脏,一个是脾胃,还有一个是肺脏。肾脏是水湿的下源,脾胃是水湿的中焦枢纽,肺脏是水湿的上源,假如肺脾肾的功能失调,都会引起体内水液代谢的失调产生痰湿。如果痰湿停聚在上焦表现出来就是咳嗽、痰多等等;如果痰湿停聚在中焦,表现出来就是脾胃的功能受损,比如吃饭以后不消化,大便溏软;如果痰湿停聚在下焦,可以出现水肿、尿少等等一系列表现。
语音时长 01:30

2019-10-12

64936次收听

祛痰湿最好中成药
现在不少人都是痰湿体质,对身体健康的危害非常大,建议尽早的应用中成药来治疗。祛痰湿的中成药主要就是午时茶颗粒、加味藿香正气丸、平胃散、参苓白术散、苓桂术甘汤以及二陈丸。
01:45
痰湿是怎么产生的
痰湿是由于人体阴阳无法达到平衡状态,积聚过多废物液体,无法排除体外而形成的。一、久坐,体内缺乏氧的动力,代谢会变慢,从而使痰湿堆积。二、喜欢长期食用偏咸、甜、油腻等重口味的人群,会使体内水湿增加,造成痰湿体质。三、饮食不节,熬夜、酗酒,不仅损伤脾胃更会使人体湿浊内生。四、心情抑郁,喜欢生闷气,导致伤肝进而伤脾,最终使痰湿堆积。五、寒湿侵袭。六、年老久病。七、缺乏运动,脾胃的动力不足,无法带动水湿的运化。
湿气重表现
湿气重一般表现为容易浮肿,肥胖,脸部爱出油,容易出痘,没有精神,胃口不好,大便易粘马桶、舌苔白腻同时舌周出现齿痕舌。湿气是指多余的水湿代谢产物。体内湿气重的一个表现就是多余的水湿代谢产物没有办法排出体外形成正常的体液,就会堆积在体内形成脂肪造成肥胖。湿气重和平时的饮食习惯有很大的关系,过多食用油腻不易消化的食物会加重肠胃的负担导致体内的湿气增加。还有湿气重还会表现为舌苔的白腻,同时会舌周出现齿痕,出现齿痕舌也是湿气重的表现。
语音时长 01:26

2019-03-28

55854次收听

02:24
湿气重的表现
湿气重主要是由于多余的水湿代谢产物没有办法排出体外形成正常的体液,堆积在体内而引发的病症。主要表现有,其一湿气重会出现皮肤浮肿的情况,一般这些浮肿体现在下肢,体型比较肥胖。其二是没有食欲,吃一点东西就感觉胃胀,吃饭的过程中还有恶心感,随时有反胃的感觉。其三是大便外形软烂、黏腻,粘在马桶上不易被冲走。其四是舌苔厚腻或舌体胖大,且舌头边缘伴有明显的齿痕。湿气重和平时的饮食习惯有很大的关系,比如多吃特别油腻不好消化的食物,会加重肠胃的负担,导致体内的湿气增加。
02:17
湿气重怎么调理
湿气重常出现沉重感,脾胃有运化水湿的作用,调理湿气重主要以健脾祛湿为主。饮食方面,凉性、生冷的蔬果,容易造成肠胃不适。酒、牛奶、肉类不易消化。所以,湿气阶段,多吃清淡的食物为好。湿气重的人可以通过运动来缓解压力,促进身体新陈代谢,排出湿气。跑步、游泳、瑜伽、太极等都是很好的选择,可加速血液循环。平时可以多吃一些赤小豆、薏米、白茯苓、莲子等具有利湿作用的食物,这些都是缓和的清热祛湿之品,中医常用其来治疗脾虚腹泻、肌肉酸重等病症,还可以调养脾胃。
冬天用什么泡脚祛湿寒
脚是人体的第二心脏,尤其在寒冷的冬天,很多人体内湿气和寒气比较重,身体体质差,所以很多人会选择去泡脚祛湿寒,是个不错的选择,既简单又养生,冬天泡脚可以促进人体血液循环,可以暖身,增强体质,好处还是非常多的。
痰湿是怎么回事
痰湿是一种病症名,主要指人体质的一种症状,多由饮食不当或疾病困扰而导致。“痰”并非只指一般概念中的痰,而是指人体津液的异常积留在体内而形成,“湿”分为内湿和外湿,外湿指环境潮湿,内湿指消化系统运作失宜,对水在体内的流动失控以致津液停聚而形成内湿。
语音时长 02:15

2018-09-30

58671次收听

什么是痰湿体质的人
痰湿体质一般出现在夏天的时候,因为在夏天的时候,天气非常的炎热,很多人都喜欢吹空调和电风扇,进行降温。但是如果长时间的吹空调就会出现空调病,在平时睡觉的时候就会出现,胸闷喘不上气的症状,还会感觉嗓子里有痰但是卡不出来的感觉,其实这就是痰湿体质的表现。
痰湿体质怎么调理
痰湿体质患者身体为脾阳虚损,而食物和水主要通过脾上输到肺,运散至全身,所以痰湿体质患者应注重脾的运化。常用的苓桂汤术甘汤、二陈丸、六君子丸是很好的健运脾胃方剂,此外痰湿体质患者在生活中应多吃新鲜水果蔬菜,注意饮食清淡。
语音时长 03:22

2018-04-26

58638次收听

痰湿体质怎么调理
每个人的体质都不尽相同,所以不同的体质会有不同的症状产生,痰湿体质是现在较为常见的。痰湿体质怎么调理?痰湿体质的疾病患者要足够的引起重视,所以患者要积极进行相关治疗,让身体恢复健康远离病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