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得长生,肠中常清
欲得长生,肠中常清这一说法强调肠道健康与长寿的关联,主要通过保持肠道清洁、规律排便、减少毒素积累来实现。肠道健康的核心措施包括膳食纤维摄入、规律运动、充足饮水、益生菌补充及定期肠道检查。
1. 膳食纤维摄入
膳食纤维能促进胃肠蠕动,帮助形成软便并加速排泄。全谷物如燕麦、糙米,蔬菜如西蓝花、菠菜,水果如苹果、梨等富含可溶性与不可溶性纤维。长期摄入不足可能导致便秘、肠道菌群失衡,增加结直肠疾病风险。建议每日摄入25-30克膳食纤维,但需逐步增量以避免腹胀。
2. 规律运动
适度运动如快走、瑜伽或游泳可增强腹肌收缩力,刺激肠道蠕动。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能改善功能性便秘并降低肠易激综合征发作频率。久坐不动则易导致胃肠动力减弱,粪便滞留时间延长。
3. 充足饮水
每日饮用1.5-2升水可维持粪便含水量,防止干结。晨起空腹饮用温水能激活胃结肠反射,促进晨间排便。脱水状态下肠道会过度吸收水分,导致大便硬化甚至诱发痔疮。
4. 益生菌补充
酸奶、泡菜等发酵食品含乳酸菌、双歧杆菌等益生菌,可抑制有害菌增殖并增强肠屏障功能。对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或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医生可能建议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制剂调节菌群。
5. 定期肠道检查
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5-10年进行结肠镜检查,可早期发现息肉或炎症性肠病。粪便潜血试验、肠道超声等无创检查也有助于筛查病变。若出现便血、持续腹痛或排便习惯改变,应及时就医排查肿瘤风险。
维持肠道健康需长期综合管理,避免过度依赖泻药或灌肠。饮食上减少精制糖、红肉及加工食品摄入,睡前3小时不进食以减轻肠道负担。同时保持情绪稳定,因焦虑抑郁可能通过脑肠轴加重功能性胃肠疾病。出现顽固性便秘或腹泻时,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蒙脱石散等药物干预。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怎样饮食健康?
- 2 如何注意饮食健康?
- 3 怎样饮食健康呢?
- 4 早上要怎样饮食健康?
- 5 冬季怎么饮食健康?
- 6 节后怎么饮食健康?
- 7 如何保护饮食健康?
- 8 怎样饮食健康又减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