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腹股沟疝治疗新进展

62026次浏览

腹股沟疝治疗新进展主要包括腹腔镜疝修补术、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生物材料应用、机器人辅助手术及个体化治疗方案等方向。

1、腹腔镜疝修补术

腹腔镜技术通过微小切口完成疝囊高位结扎和补片植入,创伤更小且恢复更快。适用于双侧疝或复发疝患者,术后疼痛轻且复发率低,但需全身麻醉且费用较高。常见术式包括经腹腹膜前修补和全腹膜外修补。

2、开放无张力修补术

采用聚丙烯等合成补片加强腹股沟管后壁,较传统张力缝合显著降低复发率。Lichtenstein术式仍是金标准,局部麻醉即可完成,适合老年或基础疾病患者。术后需避免负重1-3个月防止补片移位。

3、生物材料应用

可吸收生物补片逐渐替代传统合成材料,减少慢性疼痛和异物感。猪小肠黏膜下层等生物材料能促进组织再生,适用于污染伤口或年轻患者。但存在吸收过快导致早期复发的风险。

4、机器人辅助手术

达芬奇机器人系统提供三维视野和精准操作,特别适合复杂疝和肥胖患者。可完成精细的腹膜缝合与补片固定,但设备成本高且学习曲线长。目前多用于复发疝或巨大缺损病例。

5、个体化治疗方案

根据年龄、疝类型和活动需求选择术式,如儿童仅需疝囊高位结扎,运动员优先考虑组织修复而非补片。术前需评估胶原代谢异常等潜在因素,术后结合康复训练降低复发风险。

腹股沟疝患者术后应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咳嗽和重体力劳动3-6个月。建议穿戴疝气带临时缓解症状,但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肌肉萎缩。日常可进行腹肌强化训练如仰卧抬腿,肥胖者需控制体重。若出现突发剧痛或包块无法回纳需立即就医,警惕嵌顿疝导致肠坏死。术后定期复查超声评估补片位置及愈合情况。

相关推荐

儿童腹股沟疝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
儿童腹股沟疝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是一种常见的微创手术方式,适用于1岁以上且无严重基础疾病的患儿。该手术通过腹腔镜技术结扎疝囊高位,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儿童腹股沟疝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手术通常在全身麻醉下进...
男人大腿根部有疙瘩原因
大腿根部有疙瘩,可能常见的是腹股沟增生。腹沟增生主要分为两种常见的情况,一种是炎症性的增生,另一种是邻近部位的肿瘤增生。炎症性增生多数伴有压痛,不是圆形增生,皮髓质分界比较清楚。肿瘤性的增生相对来讲是一个膨胀性生长,多数呈圆形。另一种情况是大腿根部容易造成皮肤的皮脂腺囊肿,有些病人容易出现皮脂腺囊肿的感染,这种鉴别是皮下的硬结短期内会出现明显的增大,伴有红肿、热痛的表现。其它的一些情况,比如有脂肪瘤或其它皮下肿物,表现为大腿根部长一个疙瘩,该情况建议病人先去做超声。
语音时长 02:21

2021-09-29

59341次收听

女性腹股沟疼挂什么科
女性腹股沟疼可以到医院挂普外科、妇科、骨科或血管外科就诊,具体就诊科室根据发病诱因而定。
腹股沟疝能治好吗
腹股沟疝通过保守治疗、手术治疗等方法能够治好,治愈率较高,不会反复发作。
艾灸腹股沟的好处
艾灸是一种从古代就传承下来的治疗疾病方法,艾灸有非常多的好处,它能够调节人体阴阳平衡,散寒去湿,提高身体阳气,促进身体微循环。艾灸可以运作于身体的任何穴位,在艾灸的时候要注意不被烫伤。艾灸腹股沟就有可以缓解生殖系统炎症,改善下肢血液循环,调理月经,强健脾胃等作用。
儿童腹股沟疝怎么治疗
我们一般主张,一岁以上的腹股沟疝的儿童,都要接受手术治疗,而一岁以下尤其是半岁以下,是可以暂时观察。因为儿童在半岁或者一岁之前,疝是有自愈的可能性的,而超过一岁以上没有自愈的可能,所以一岁以上是肯定要接受手术治疗。
语音时长 02:22

2018-09-21

53745次收听

小儿腹股沟疝微创手术后怎么护理
小孩的疝如果疝不是很大,病史不长,都采用腹腔镜下的疝囊高位结扎手术,这种术式不需要使用补片。由于没有使用补片,所以术后孩子尽量在一个月之内避免一些剧烈的活动,否则会影响缝扎的线结的结实程度,尤其在术后一个月更要注意。
语音时长 01:20

2018-09-21

64641次收听

怎么区分腹股沟直疝和斜疝
实质上,过去是把腹股沟区分成为直疝区和斜疝区,是用腹壁下动静脉作为标志,腹壁下动静脉的上方出来的疝就叫斜疝,实质上从内环口传出来的。其实对老百姓来说,可能很多人都听不太明白这种位置,实际上,直疝是从下边钻出来的。总体来说都是从腹股沟区发病,就像一个窗户,窗户帘上边有一个竖杆,杆的下方就是直疝区,杆的上方就是斜疝区,那杆的再向下的位置,可能还有一个股疝区。所以不管是斜疝、直疝和股疝,总的来说都是从这一个大的范围叫耻骨肌孔钻出来的,耻骨肌孔就是下腹部的位置,它也是一个先天性的薄弱区,这个区域是没有真真正正的肌肉组织覆盖的,所以这个地方就容易得疝气。
语音时长 01:24

2018-09-14

54158次收听

腹股沟疝较小的时候该不该治疗
腹股沟疝理论上说不管大疝小疝,如果疝的基本上都是不能自愈的,除非是孩子。比如刚出生的孩子有了小疝,它通过机体的发育比如他靠他的肌肉,比如有个洞,他肌肉变粗、变厚、筋膜也变粗变结实,这个洞是有愈合的可能性的。所以,两岁以内的孩子是有愈合的可能性的,但是愈合的前提一定不能有东西,如果有东西在里边钻着,来回的钻,它就不可能愈合的。所以,过去的孩子一睡就睡到一岁,但现在不是,现在的孩子基本上出生了就抱起来了,就竖起来了,所以其实这么早的抱孩子对孩子的骨骼的发育,包括对疝的愈合,都是没有好处的。所以,单单全全的一个疝,不做手术能愈合的对成人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只不过如果没有腹压增高的这些因素,没有手术的诱发因素,可能患者会过几年才会发展的很明显。如果要是有明显的诱发因素比如说有腹水、有咳嗽、便秘、有重体力劳动、剧烈运动,很快一个小疝就会发展成为一个大疝。
语音时长 01:46

2018-09-14

57844次收听

02:25
什么叫腹股沟疝
腹股沟区,是位于下腹壁与大腿交界处的三角区。腹股沟疝是指发生在腹股沟区的腹外疝,也就是由腹腔内的器官,或者是组织,从腹股沟管向体表突出来,所形成的疝,是最为常见的腹外疝。腹股沟管是属于人体中的一个正常的通道,通常情况下,男性的精索,以及女性的子宫圆韧带,走形于此,在正常的情况下,应该是处于闭上的状态,如果没有闭上,就可以形成先天性的腹股沟疝。根据疝环与腹壁下动脉的关系,将腹股沟疝,可以分为腹股沟斜疝以及腹股沟直疝两种。腹股沟斜疝的患者,可以占到腹股沟疝患者的95%。对于患有腹股沟疝的患者来说,右侧比左侧更为多见。一般来说,男女的发病率之比为15:1。患有腹股沟直疝的病人,仅可以占到腹股沟疝患者的5%。
01:58
腹股沟直疝和斜疝的区别
腹股沟直疝和斜疝,在实质上,就是用腹壁下的动静脉,作为一个标志。从腹壁下动静脉的上方钻出来的疝,就叫做斜疝,从腹壁下静脉的下方钻出来的疝,就叫做直疝。不管是直疝,还是斜疝,都是从耻骨肌孔钻出来的疝,在这个位置完完全全没有肌肉覆盖,是属于先天性的薄弱区。腹股沟直疝和斜疝,这两者之间的区别,主要是可以表现在几个方面。首先是患者的发病年龄,斜疝的患者,大多可以见于儿童以及青壮年,而直疝的患者,多见于老年人;其次是疝突出的途径,斜疝是经过腹股沟管突出来,可以进入阴囊。直疝是由直疝三角突出来,不会进入阴囊;最后是疝块的外形,斜疝的疝块,为椭圆或者是梨形,上部可以呈蒂柄状;而直疝的疝块,为半球形,而且基底比较宽。
02:21
腹股沟疝较小的时候需要治疗吗
对于患有腹股沟疝的病人来说,理论上不管患者是大疝,还是小疝,基本上都是不能自愈。对于两岁以内的孩子来说,有愈合的可能性。但是,这样愈合的前提是,一定不能有东西。由于患有腹股沟疝的病人,有出现自愈的可能性,如果患者不是频繁发作,可以进行观察治疗。对于成人来说,腹股沟疝不可能自愈,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只不过,如果没有引起腹压增高的因素,小疝就不会很快地发展成为大疝。一般来说,患者的手术时间,不会受到年龄的限制,以防疝嵌顿。一般情况下,不主张患者使用疝带疗法,因为使用不当,可发生意外和危险。疝一旦发生嵌顿,应该速去医院进行处理。如果时间在12小时内,可以采用镇静、解痉及手法按摩使其回复,数日后再安排手术。
01:40
如何避免腹股沟疝复发
在过去的时候,医生都是采用传统的治疗方法,去修补腹股沟疝,如果患者再次出现腹压增高的因素,就会非常容易出现复发的情况。现在,对于腹股沟疝的患者,可以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方法,就是在患者破洞的地方,打一个补丁,疾病的复发率,相对来讲,就会减少很多,一般情况下,是在千分之几(百分之零点几)的复发率。如果想要预防腹股沟疝的复发,就应该严格掌握手术的适应证。在术前,进行周密的探查、评估、决定手术方式。也要注意规范手术操作,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在术后避免腹压增高的因素,是预防复发的重点。尤其是术后第一个月,不能提重物,抬东西,要防止便秘、咳嗽等因素的出现。随着补片与周围组织完全融合,一般半年以后,可以逐渐参加体力劳动。
02:38
腹股沟疝修补手术有风险吗
有风险,风险比较小。医学中没有百分之百治愈的。疝的手术尤其腹股沟疝的手术,它的风险是比较小的,包括它的并发症、复发、术后伤口的感染、伤口的积液、伤口的慢性疼痛。术后一个月左右这些并发症会慢慢吸收,不会对病人产生较大影响。
腹股沟疝的个体化手术方案
腹股沟疝气俗称小肠串气,是外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目前国内治疗腹股沟疝的手术方式有很多种,但是总体上的选择是两大类,开放术式和微创-腔镜术式。这两种术式各有优点和不足,在应用上要进行个体化选择,已达到对患者最佳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