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乙肝治愈的新概念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8-05-1655720次浏览

许多疾病在医学是上不可能或者是很难完全治愈的,乙型肝炎就是这样一种疾病。因此,医学上就出现了一个词:临床治愈(Clinical cure)。在上个世纪,还没有乙型肝炎抗病毒药物的时候,对于因乙型肝炎而住院的患者,只要临床症状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在出院的病历首页上我们医生就会在“临床治愈”的选项上打个“√”。这例病人就算“临床治愈”了,不管他体内的病毒是否消失。

现在,随着干扰素及核苷(酸)类药物的广泛应用,乙肝病毒终于可以在药物的抑制下无法猖狂复制,甚至还可能从血液中消失。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定义乙型肝炎的治愈呢?

我国2015年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定义:乙型肝炎的临床治愈是指“持续病毒学应答且HBsAg阴转或伴有抗-HBs阳转、ALT正常、肝组织学病变轻微或无病变。”这种临床治愈比上个世纪的临床治愈更进了一步,不仅要求肝功能恢复正常,而且还要求持续的HBV DNA检测不到。

近年来,国际上一些专家提出了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治愈的一些新概念:完全治愈、功能性治愈和部分治愈。

①完全治愈(Complete sterilizing cure或Absolute cure):是指患者在治疗后HBsAg检测不到,HBV DNA清除,包括cccDNA及整合DNA的清除。

但是,就目前现有治疗手段而言,HBV感染完全治愈尚是一个很难完成的任务。有研究显示,HBsAg消失10年后,约14%的患者肝脏中仍可检测出cccDNA。因此,可以解释一些HBsAg阴性、抗HBs阴性或阳性、抗HBc阳性的者(既往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者)在使用抗肿瘤药物和免疫抑制剂治疗时发生的乙型肝炎再激活现象。

 ②功能性治愈(Functional cure):是指有限疗程停药后HBsAg消失,伴或不伴HBsAg血清学转换,血清中HBVDNA检测不到。

这种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功能性治愈和我国2015年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定义的乙型肝炎临床治愈是一致的。研究显示,经干扰素类药物或核苷(酸)类药物治疗后获得HBsAg消失或血清学转换的乙肝患者停药后疾病复发的风险低,肝细胞癌发生的风险显著降低。而且,HBsAg消失或血清学转换发生早的患者预后更好。

尽管目前的药物治疗可以达到这种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功能性治愈”的比例都没有超过10%,但近几年各国指南都把这种“功能性治愈”作为一种最满意的乙型肝炎治疗目标。经过医生和病人的共同努力,确有一些病人达到了这一目标。

近些年来科学家们努力研制的一些新药,也是希望帮助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达到这一目标的。

③部分治愈(Partial cure):是指停药后血清HBV DNA持续检测不到,但血清HBsAg仍可检出。

这种“部分治愈”就是属于那些经过治疗后达到HBeAg血清学转换和持续HBV DNA检测不到几年以上,但HBsAg没有被清除,停药后没有复发的那些患者。这也是抗病毒治疗的目标之一。

相关推荐

乙肝表面抗体阳性是什么
乙肝表面抗体,是一个保护性的抗体,但要了解这个抗体,首先要知道乙肝,是这个乙肝的检查,都知道乙肝检查叫两对半,那哪两对半,首先就是表面抗原和表面抗体,其次就是异抗原或异抗体,还有一个半就是核心抗体,因此造就是这样,这么说起来就是一个两对半,第一对,表面抗原和表面抗体,表面抗原的显示的是就是有乙肝,只要有乙肝表面抗原就是阳性的,那治疗这个乙肝好了没好,那就要看这个乙肝表面抗原是不是阴转,伴随着乙肝表面抗原的阴转,表面抗体就会出现,那只有出现了表面抗原阴转表面抗体变阳,这样的话,这个病人就是一个临床痊愈的病人,表面抗体的出现,除了这种乙肝治疗治好了以后,那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有一些病人会自愈,那每年有0.5%的病人,自动的表面抗原转阴,表面抗体出现。还有一部分人,是大部分的人,还不是一小部分,就是大部分的人是因为没有抗体的病人去注射乙肝疫苗,造成这注射乙肝疫苗形成表面抗体,形成保护这个保护性的抗体,但从此就不再得乙肝,中国大概是94年以后,就全民就不是全民,就是中国在94年以后,新出生的婴儿都会去注射乙肝疫苗,那注射乙肝疫苗以后是不是成功,特别是像一些就是母婴传播,就是母亲有肝炎,那这样的孩子进行母婴阻断的这样的话,是不是成功,乙肝表面抗体,就是成功的一个标志,打了乙肝疫苗,表面抗体出现,那就说明保护成功了。所以,乙肝表面抗体,是一个老百姓讲的是一个好的抗体。
语音时长 01:46

2021-12-30

80310次收听

乙肝表面抗体大于1000算正常吗
乙肝表面抗体是保护人体不感染乙肝病毒的好的抗体,把它称之为保护性的抗体。在医院检测乙肝五项,或者叫乙肝两对半这个里边,必然要包括乙肝表面抗体的。有的医院抗体就是用加号、减号来表示,但是也有的医院用的试剂比较先进,它是定量的试剂,就能看到抗体的滴度。如果抗体滴度特别高,大于1000,有的人就会想是不是有问题,其实不是。乙肝表面抗体肯定是越高越好,因为表面抗体是保护性的抗体,像雅培试剂比较标准的,抗体大于10就叫阳性,也就是表面抗体超过10,就有保护的作用。但是有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抗体的滴度会慢慢的下降,降到10以下没有保护性抗体了,就还需要打加强针。如果去医院查了乙肝五项的抗体里边非常的高,大于1000,就会认为抗体的滴度可能能维持相当长的时间,近期内是不用再打加强针,保护的效果可能至少也能维持3年或5年,当然,也是因人而异。另外,再看乙肝五项化验单的时候,也遇到抗体就是不同组合的情况。有的人查乙肝五项,只有一个表面抗体阳性,而且滴度大于1000,这种结果其实是最好的。可以推测这样的结果是由于规范的注射了乙肝疫苗,产生了足够的保护性抗体,也是非常好的现象。可是也有的人,乙肝五项的化验单里边有三个抗体阳性,有乙肝的表面抗体,还有核心抗体,还有E抗体,这种情况一般是亚临床感染乙肝病毒以后,恢复期的标志,也就是人体不知不觉接触了乙肝病毒,但正常的免疫力把病毒清除掉了,还产生了保护性的抗体,所以它表现出来是三个抗体阳性,三个抗体阳性同样也是代表比较好的状态,将来不会再感染乙肝。
语音时长 02:31

2021-11-05

63148次收听

02:07
小孩乙肝抗体管几年
小孩乙肝抗体管几年是因人而异的。小孩儿接种了乙肝疫苗以后,大多数孩子都会产生相应的表面抗体,乙肝表面抗体是保护性抗体,可以抵抗乙肝病毒的感染,有抗体了就对乙肝有免疫力了。接种疫苗以后,抗体持续的时间是根据抗体产生水平而定的。如果抗体水平很高,那可能五年内没有问题。如果抗体水平很低,那么持续作用时间就短。所以我们在给宝宝接种了疫苗以后,一定要化验一下抗体的滴度,这样我们如果发现抗体水平低,医生就可以随时再进行补助。
01:39
第二针乙肝疫苗60天才打有影响吗
若第二针,间隔的时间超过1个月,可能会影响免疫疗效,但是即便延长,也要及时地接种。接种乙肝疫苗之前,需要检测乙肝表面抗体具体数值,抗体完全是阴性的,一般需要按照正规的免疫程序,即016,这个时间间隔来进行接种,第一针打完间隔1个月,打第二针,再间隔5个月接种第三针。
乙肝母婴阻断的方法
乙肝病毒可以通过母婴垂直传播。母婴阻断治疗可大大减少乙肝传播几率,乙肝病人在怀孕之后,需要监测乙肝DNA和肝功能。如果病毒的水平比较高,乙肝DNA的水平大于10^6,就需要在怀孕24-28周的时候,开始规范的口服替诺福韦或TAF。小孩子在出生后需要注射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乙肝疫苗按照0、1、6的方式来进行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是出生之后12小时内注射一针,也可在满月的时候注射第二针,经过这样的处理,乙肝病毒携带者可以进行正常的母乳喂养。如果在肝功能正常的情况下,可以在产后停用抗病毒药物。要严密监测肝功能和乙肝DNA。母婴阻断的成功率可达95%以上。
语音时长 01:24

2021-05-26

87026次收听

01:56
乙肝核心抗体阳性是什么意思
乙肝核心抗体阳性,一般是提示既往感染乙肝的状态。感染过乙肝后会有两种结局,一种是乙肝自愈或者治愈。另一种是持续性的感染。建议如果是单独的乙肝核心抗体阳性,要查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如果是阳性,提示可能还是乙肝感染的持续状态。如果是阴性,说明感染乙肝,但是已经自愈或者治愈。可以尝试打乙肝疫苗,使乙肝表面抗体激发,产生阳性,这样就属于比较稳定的状态。所以对于单独的核心抗体阳性人群,一定要结合HBV-DNA的结果来判断。
乙肝传染途径是什么
日常生活中,提到乙肝大家都不陌生,它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所以说在生活中乙肝患者备受歧视,这给患者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压力,其实关于乙肝的传染途径人们存在很多的误解,这对于疾病的预防是不利的,那么乙肝传染途径是什么呢?
警惕网吧里感染乙肝
现在年轻人都热衷于上网,网吧里生意很是红火。在网吧里吃东西,很有可能被感染到乙肝病毒。
hbsag是什么意思
HBSag是一种乙肝表面抗原,本身没有传染性,是已感染乙肝病毒标志物,可通过一系列检测了解情况,目前可选择抗纤维化治疗或抗病毒治疗。
02:47
乙肝大三阳能治好吗
乙肝大三阳能否治好,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若在化验检查时发现大三阳处于疾病活动状态,包括肝功能转氨酶不正常,或血常规出现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做腹部彩超,发现患者有脾脏增大等慢性化改变时,这种大三阳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研究发现,大三阳患者进行了积极的抗病毒治疗之后,尤其是使用核苷类或者核苷酸类药物治疗患者,DNA阴转率可以达到70%,但是e抗原血清转换有效率大概只有30%。所以会根据患者在治疗过程当中的化验指标反应,来决定在后期是否进行干扰素联合或者是换药治疗,这样对于表面抗原的下降会有进一步提升作用。
乙肝共用碗筷会传染吗
和患有乙肝的病人吃饭是不会有乙肝病毒传播的,但同餐的乙肝患者体内乙肝病毒呈高水平复制期,同时出现了口腔溃疡、牙龈出血等情况,通过唾液污染公用的餐具导致乙肝传播的风险就会增加。发生的事情是不可预知的。乙肝由乙肝病毒感染所致的传染病,传播途径包括母婴传播、血液传播及性传播,正常情况下和乙肝病人吃饭传染乙肝的风险较低。乙型肝炎感染呈世界性流行,流行是无季节性的,我国是HBV感染高流行区,母婴传播是我国乙肝传播途径,包括生产时的垂直传播和生活中密切接触的水平传播,有百分之40到百分之50的感染者是因母婴传播而感染。乙肝患者血液、精液、唾液及乳汁中存在乙肝病毒,乙肝病毒在血液中的含量最高,在唾液的含量很低。身边密切接触患有乙肝时,检查乙肝两对半血清学检测,判断有无乙肝病毒抗体,抗体阴性及时注射乙肝疫苗。在共同用餐时要注意餐具及其他个人用品要分开单用。乙肝病人一起吃饭是不会传染乙肝的,但保险起见要接种乙肝疫苗来达到预防乙肝感染的目的。
语音时长 02:11

2020-02-13

57643次收听

乙肝病毒携带者能治愈吗
乙肝病毒携带者能否治愈是根据患者自身情况进行决定的。采用了治疗手段以后,让乙肝病毒能够清除掉才叫做痊愈,但是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和市场的不一样,所以结果也是不一样的。至于需要将病毒完全的清除,对于慢性乙肝病毒的感染者而言,治愈难度可能比较高,如果病人的表面抗原降低到100mlu/ml以下,此类病人通过干扰素和中药治疗,因为中药治疗跟干扰素一样,是改善人体的免疫状况清除病毒,同时也有一定的直接清除病毒的作用。其实在很多种情况下,病人本身的思想和目标比医生更为重要,在治疗之后可以达到完美的愈合的目标的人并不是特别多,而且并不是每一个病人都会去追求痊愈,一定要去根据医生的指导和意见,不能自己去主观的想。因为有时候负担过重会造成病情的严重下降。所以在治愈过程中的周期是非常长的,一定要病人和医生完美的配合,才能提高乙肝最多携带者的治愈百分比。乙肝病毒携带者治愈过程中代价是非常高的,因为治疗方法是极其复杂的,其中有两个原因,一个是经济上的支持,另一个就是至于后的副作用。这些都需要特别的付出,所以那些患有乙肝病毒携带者的病人,出去的目标一定不要定得太高,太盲目,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医生的指导来治疗。
语音时长 02:18

2020-02-13

58257次收听

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是什么
乙肝病毒表面抗体,其实就是一种可以让人体获得对于乙型肝炎免疫反应的一种产物。一般来说,乙型肝炎包括很多个部分,而对于表面抗原所产生的的那种抗体,就是乙肝表面抗体。通过对于乙肝病毒表面抗体定量检测,可以检测人体对于乙肝病毒的抵抗能力,是很有意义的。
传染病四项是什么
传染病四项包括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表面抗原、丙型肝炎抗体、抗艾滋病抗体、梅毒抗体四项。阴性的检查结果,除了极少数的窗口期,基本可以排除这些传染病的感染。在感染的一段时间之内,患者体内有病原体,具有传染性,但是尚未产生出抗体。生活中有很多传播源,想要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一定要注意预防。
02:13
打乙肝疫苗后不产生抗体怎么办
第一种方法是打了三针乙肝疫苗如果没有发现产生抗体,可以再加打三针,直至三针打完。第二种是加大疫苗剂量,因为不同的人产生的乙肝疫苗刺激性反应不同。第三种可以更换乙肝疫苗接种。如果以上都不行就顺其自然,一般这种人得乙肝的几率非常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