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解热多按曲池穴
夏季“热伤风”通常指夏季感冒,主要由暑湿侵袭或贪凉受寒引起,表现为鼻塞、流涕、发热等症状。预防夏季感冒需注意环境调节、饮食调理、适度运动、合理作息及科学用药。
1、环境调节
保持室内通风,避免空调直吹,室温建议维持在26-28摄氏度。高温时段减少外出,若需外出应佩戴遮阳帽并使用防晒霜。室内外温差不宜超过5摄氏度,以免因冷热交替导致免疫力下降。使用空调时建议搭配加湿器,维持空气湿度在40%-60%。
2、饮食调理
适量食用绿豆汤、西瓜、苦瓜等清热解暑食物,避免过量摄入冰镇饮品。每日饮水不少于1500毫升,可适当补充淡盐水或含电解质的饮品。饮食宜清淡,减少油腻辛辣食物,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脾胃虚弱者应避免空腹食用寒性瓜果。
3、适度运动
选择清晨或傍晚进行散步、游泳等低强度运动,每次不超过30分钟。运动后应及时擦干汗水,避免立即冲冷水澡。太极拳、八段锦等传统养生运动有助于增强抵抗力。运动期间注意补充水分,出现头晕等不适需立即停止。
4、合理作息
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午间可安排20-30分钟小憩。避免熬夜导致免疫力下降,睡前1小时建议停止使用电子设备。居室应保持黑暗安静环境,睡眠时避免腹部受凉。长期睡眠不足者易反复出现夏季感冒症状。
5、科学用药
出现症状可遵医嘱使用藿香正气软胶囊、银翘解毒颗粒等中成药。发热超过38.5摄氏度可考虑布洛芬混悬液等退热药物。合并细菌感染时需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抗生素。用药期间禁止饮酒,胃肠不适者建议餐后服药。症状持续3天无缓解需及时就医。
夏季预防感冒需注意劳逸结合,出汗后及时更换衣物,避免汗出当风。饮食可适量增加生姜、紫苏等温性食材平衡寒凉。体质虚弱者可定期艾灸足三里穴位增强卫气。出现持续高热、胸闷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排查其他感染性疾病。日常可按摩风池、合谷等穴位帮助缓解鼻塞头痛症状。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科普文章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中暑儿童中暑怎么办?
- 2 中暑中暑了怎么治疗
- 3 中暑是怎么引起的
- 4 什么是中暑
- 5 中暑怎么引起的
- 6 中暑是怎样造成的呢?
- 7 中暑严重吗
- 8 中暑要怎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