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房间隔缺损介绍
房间隔缺损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指心脏左右心房之间的间隔存在异常开口。房间隔缺损主要有继发孔型、原发孔型、静脉窦型、冠状静脉窦型、混合型等类型。
1、继发孔型
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是最常见的类型,缺损位于卵圆窝区域。可能与胚胎期心内膜垫发育异常有关,部分患者可表现为活动后心悸、气促等症状。轻度缺损可能自行闭合,中重度缺损需考虑介入封堵术或外科修补术,常用封堵器包括房间隔缺损封堵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等。
2、原发孔型
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位于房间隔下部,常合并二尖瓣裂缺。这类缺损通常不会自行闭合,患者可能出现反复呼吸道感染、生长发育迟缓等症状。治疗需通过外科手术修补缺损,同时修复二尖瓣结构,术后需定期复查心脏超声评估恢复情况。
3、静脉窦型
静脉窦型房间隔缺损位于上腔静脉入口处,可能伴有部分肺静脉异位引流。患者易出现肺动脉高压,表现为乏力、紫绀等症状。诊断需结合心脏超声和心导管检查,治疗以手术修补为主,需同时纠正肺静脉引流异常。
4、冠状静脉窦型
冠状静脉窦型房间隔缺损较为罕见,缺损位于冠状静脉窦与左心房之间。可能合并永存左上腔静脉等血管畸形,患者可出现心律失常等症状。治疗需根据缺损大小选择介入封堵或外科手术,术中需注意保护传导系统。
5、混合型
混合型房间隔缺损指同时存在两种以上类型的缺损,病情通常较为复杂。患者临床表现多样,可能出现心力衰竭、肺动脉高压等严重并发症。治疗需个体化评估,可能需分期手术,术后需长期随访监测心功能变化。
房间隔缺损患者应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避免剧烈运动。饮食上保证营养均衡,限制钠盐摄入。术后患者需遵医嘱定期复查,服用抗凝药物者需监测凝血功能。出现心悸、气促加重等情况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时机。
相关推荐
02:33
02:25
02:34
02:43
02:35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科普文章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什么是房间隔缺损
- 2 房间隔缺损严重吗
- 3 房间隔缺损怎么形成
- 4 房间隔缺损多少是严重
- 5 什么是房间隔缺损?
- 6 房间隔缺损是怎样形成的
- 7 房间隔缺损是怎么引起的
- 8 房间隔缺损怎么引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