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有什么
艾叶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祛湿止痒等功效,主要用于虚寒性出血、痛经、湿疹等病症,但阴虚血热者禁用,孕妇慎用。
1、温经止血
艾叶性温,归肝、脾、肾经,能温通经脉,适用于虚寒性出血症状,如崩漏、月经过多。常与阿胶、当归配伍,制成艾附暖宫丸等中成药。需注意血热妄行导致的出血不宜使用。
2、散寒止痛
艾叶辛温散寒,对寒凝气滞引起的脘腹冷痛、痛经有缓解作用。临床常用艾叶红糖水或艾附暖宫颗粒调理,但胃火炽盛者忌用。
3、祛湿止痒
艾叶煎汤外洗可改善湿疹、皮肤瘙痒,其挥发油成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抑制作用。推荐使用艾叶苦参洗剂,但皮肤溃烂处禁用。
4、禁忌人群
阴虚火旺者服用可能加重口干咽燥症状;孕妇大量使用可能刺激子宫收缩;部分人群接触艾叶可能引发过敏性皮炎,出现红斑瘙痒。
5、使用注意
内服不宜超过10克,避免长期连续使用。艾灸时需保持通风,防止烟雾刺激呼吸道。外用避免接触眼睛及黏膜,出现过敏应立即停用。
使用艾叶时可搭配生姜增强温散效果,经期女性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艾叶制品。日常保存需置阴凉干燥处,防止霉变。进行艾灸后注意保暖,避免受风,过敏体质者初次使用建议先做皮肤测试。若出现头晕、恶心等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