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栓塞的溶栓治疗是什么
肺栓塞的溶栓治疗是通过药物溶解血栓以恢复肺动脉血流的紧急治疗手段,主要用于高危肺栓塞患者。常用溶栓药物包括阿替普酶、尿激酶、链激酶等,需在严密监护下使用。
溶栓治疗的核心机制是通过激活纤溶系统,将血栓中的纤维蛋白分解为可溶性产物,从而快速解除血管阻塞。阿替普酶作为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能特异性结合纤维蛋白,对全身纤溶系统影响较小。尿激酶可直接激活纤溶酶原,适用于对阿替普酶过敏者。链激酶需与纤溶酶原结合形成复合物发挥作用,但可能引起过敏反应。治疗前需评估出血风险,绝对禁忌证包括活动性内出血、近期颅内手术等。治疗期间需监测凝血功能、血红蛋白及神经系统症状,溶栓后需衔接抗凝治疗防止血栓复发。
接受溶栓治疗后患者应卧床休息24-48小时,避免穿刺部位出血,观察牙龈、尿液等有无异常出血。恢复期建议穿着医用弹力袜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逐步进行呼吸训练和低强度运动。饮食上增加水分摄入避免血液黏稠,限制高脂食物,适量补充维生素K含量低的蔬菜如西蓝花。定期复查D-二聚体、超声心动图等指标,若出现胸痛加重、咯血或意识改变需立即就医。长期抗凝治疗者需遵医嘱调整药物剂量,避免同时服用影响凝血功能的药物或保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