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为什么吃叶酸
高血压患者服用叶酸主要用于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预防H型高血压相关并发症。叶酸的作用机制主要有参与同型半胱氨酸代谢、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减少氧化应激、降低脑卒中风险、辅助降压药物疗效。
1、参与同型半胱氨酸代谢
叶酸作为甲基供体,帮助将同型半胱氨酸转化为蛋氨酸。体内叶酸缺乏时,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对于同型半胱氨酸超过15μmol/L的高血压患者,每日补充0.8mg叶酸可显著降低其水平。
2、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叶酸通过增加一氧化氮合成酶活性,促进血管舒张因子一氧化氮的生成。长期补充能改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减轻高血压导致的血管壁僵硬。临床观察发现联合使用叶酸与降压药比单用降压药更能改善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
3、减少氧化应激
叶酸及其代谢产物5-甲基四氢叶酸具有抗氧化特性,能清除氧自由基,抑制低密度脂蛋白氧化。高血压患者普遍存在氧化应激状态,补充叶酸可降低丙二醛等氧化损伤标志物水平,减轻血管炎症反应。
4、降低脑卒中风险
H型高血压患者发生脑卒中的概率是普通高血压患者的5倍。中国脑卒中一级预防研究显示,每日服用0.8mg叶酸可使高血压患者脑卒中风险下降21%。这种保护作用在低叶酸摄入地区更为显著。
5、辅助降压药物疗效
叶酸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联用时可增强降压效果。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基因甲基化有关。对于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高血压患者,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将叶酸作为降压治疗的辅助用药。
高血压患者补充叶酸需注意每日剂量不宜超过1mg,长期大剂量可能掩盖维生素B12缺乏。建议优先通过深绿色蔬菜、豆类、动物肝脏等天然食物获取叶酸,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叶酸片剂。同时应定期监测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配合低盐饮食、规律运动等综合管理措施控制血压。避免同时服用影响叶酸吸收的药物如抗癫痫药,服用叶酸期间出现食欲减退或皮疹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