囟门凹陷是怎么回事
囟门凹陷可能由脱水、营养不良、颅内压降低、颅骨发育异常、脑脊液减少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补液治疗、营养支持、临床观察、影像学检查、专科会诊等方式干预。
1、脱水
婴幼儿因腹泻、呕吐或摄入不足导致体液丢失时,前囟可出现明显凹陷,常伴随尿量减少、皮肤弹性差等症状。轻度脱水可通过口服补液盐散Ⅲ纠正,中重度脱水需静脉输注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家长需密切监测患儿精神状态及尿量,避免发展为循环衰竭。
2、营养不良
长期喂养不当或吸收障碍导致蛋白质能量不足时,颅骨生长缓慢使囟门相对凹陷,多伴有体重增长停滞、皮下脂肪薄等表现。建议调整喂养方案,可选用母乳强化剂或小儿氨基酸配方粉,严重者需住院进行肠外营养支持。定期测量头围和体重有助于评估干预效果。
3、颅内压降低
脑脊液漏或过度使用脱水剂后,颅内压下降使囟门内陷,可能伴随头痛、嗜睡等神经系统症状。需行头颅CT或MRI检查明确病因,必要时通过腰椎穿刺测定脑脊液压力。临床常用乙酰唑胺片减少脑脊液分泌,严重病例可能需要硬膜外血贴治疗。
4、颅骨发育异常
先天性颅缝早闭或代谢性骨病可导致囟门提前闭合伴凹陷畸形,常合并头颅形状异常。三维头颅重建CT能明确诊断,轻症可用颅骨矫形头盔,严重者需行颅缝再造术。维生素D滴剂联合碳酸钙D3颗粒可改善代谢性因素引起的骨发育异常。
5、脑脊液减少
创伤性或自发性脑脊液漏可能导致低颅压综合征,表现为囟门凹陷伴体位性头痛。脊髓造影有助于定位漏口,保守治疗包括卧床休息和咖啡因苯甲酸钠注射液,顽固性病例可能需要硬膜外自体血修补术。
发现囟门凹陷需及时测量头围并记录凹陷程度,母乳喂养婴儿应保证每日哺乳8-12次,配方奶喂养需按标准冲调比例。避免过度使用利尿剂或退热药物,炎热季节注意补充水分。若伴随精神萎靡、前囟张力改变或头围增长停滞,应立即就诊小儿神经科或儿童保健科。日常护理中注意保护囟门区域,清洁时动作轻柔,避免使用尖锐物品触碰该部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