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很疼,怎么治
脚疼可通过休息制动、冷敷热敷、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脚疼可能与运动损伤、骨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足底筋膜炎、骨折等因素有关。
1、休息制动
脚疼时需立即停止活动,避免患肢负重。急性期建议使用拐杖辅助行走,严重时需卧床休息。选择宽松透气的鞋袜,避免穿高跟鞋或硬底鞋。夜间睡眠可用枕头垫高患足,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肿胀。
2、冷敷热敷
急性损伤48小时内采用冰袋冷敷,每次15分钟,间隔2小时重复。慢性疼痛或48小时后改用热敷,可用40℃温水泡脚或热毛巾外敷。冷热交替疗法对足底筋膜炎效果较好,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者需谨慎控制温度。
3、药物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肠溶片可缓解炎症性疼痛。痛风急性发作可用秋水仙碱片,慢性期需服用别嘌醇片控制尿酸。跟骨骨刺疼痛可局部注射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所有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4、物理治疗
超声波治疗能促进足底筋膜炎症吸收,冲击波疗法适用于顽固性跟痛症。定制矫形鞋垫可纠正扁平足引起的生物力学异常。康复训练包括踝泵运动、足趾抓毛巾等,能增强足部肌力。糖尿病患者需特别注意防止理疗烫伤。
5、手术治疗
严重拇外翻需行截骨矫形术,顽固性跟骨骨刺可能需骨刺切除术。距骨坏死晚期需关节融合术,急性跟腱断裂应手术缝合。术后需石膏固定4周,配合渐进性负重训练。微创关节镜手术适用于距下关节炎清理。
脚疼恢复期间应控制体重减轻足部负荷,每日温水泡脚后涂抹保湿霜防止皮肤皲裂。选择有足弓支撑的运动鞋,避免长时间站立行走。高尿酸人群需限制海鲜、动物内脏摄入,糖尿病患者需定期检查足部感觉。若疼痛持续加重或出现皮肤发黑、流脓等表现,应立即就医排查骨髓炎等严重并发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