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湿毒的症状表现

55629次浏览

湿毒的症状表现主要有皮肤瘙痒、关节酸痛、头身困重、食欲不振、大便黏腻等。湿毒是中医概念,指湿邪郁久化热或湿热互结形成的病理产物,可因外感湿邪或内生湿浊导致,需结合具体证型辨证施治。

1、皮肤瘙痒

湿毒蕴结肌肤可表现为局部或全身皮肤瘙痒,常见于湿疹、荨麻疹等疾病。湿热型湿疹多伴随红斑、丘疹、渗液,好发于四肢屈侧;寒湿型则多见皮肤增厚、苔藓样变。治疗需清热利湿或散寒除湿,可遵医嘱使用除湿止痒软膏、湿毒清胶囊、肤痒颗粒等中成药,配合艾叶、苦参等外洗。

2、关节酸痛

湿毒流注关节可导致关节酸楚沉重、屈伸不利,常见于类风湿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湿热型关节红肿热痛,寒湿型关节冷痛遇寒加重。治疗需祛湿通络,湿热证用四妙丸,寒湿证用风湿骨痛胶囊,配合针灸、拔罐等外治法。日常需避免居住潮湿环境,适度运动促进气血运行。

3、头身困重

湿毒困遏阳气可表现为头部昏蒙如裹、肢体沉重乏力,常见于暑湿感冒、慢性疲劳综合征。湿热型多伴口苦黏腻,寒湿型常见畏寒肢冷。治疗湿热用藿香正气软胶囊,寒湿用附子理中丸,配合刮痧、药浴等疗法。饮食宜清淡,忌食肥甘厚味,可适量食用薏苡仁、赤小豆等利湿食材。

4、食欲不振

湿毒阻滞脾胃运化可见脘腹胀满、纳呆食少,常见于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胃炎。湿热型口臭苔黄腻,寒湿型口淡苔白滑。治疗需健脾化湿,湿热用保和丸,寒湿用香砂养胃丸,配合陈皮、茯苓等药膳调理。进食宜定时定量,避免生冷油腻食物刺激胃肠。

5、大便黏腻

湿毒下注肠道可致大便黏滞不爽、肛门灼热或排便不尽感,常见于肠易激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湿热型便臭秽伴里急后重,寒湿型便溏滑脱。治疗需清热化湿或温阳止泻,湿热用葛根芩连片,寒湿用参苓白术散,配合马齿苋、山药等食疗。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胃肠功能恢复。

湿毒体质者需注意环境除湿,避免淋雨涉水,穿着透气棉质衣物。饮食推荐冬瓜、丝瓜、鲫鱼等利水食材,限制芒果、榴莲等助湿食物。适度进行八段锦、太极拳等舒缓运动促进排汗除湿。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发热、关节变形等表现,应及时就医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避免自行滥用祛湿药物导致电解质紊乱。

相关推荐

艾叶泡脚能祛湿气吗
艾叶泡脚有助于祛除湿气,但效果因人而异。艾叶具有温经散寒、祛湿止痒的功效,泡脚时可通过足部经络促进体内湿气排出。湿气重可能与饮食不当、环境潮湿、脾胃虚弱等因素有关,建议结合其他祛湿方法综合调理。艾叶泡脚祛湿的原理在于其药...
健康“排毒”四种方法
健康排毒可通过调整饮食、适量运动、规律作息、补充水分四种方法实现。排毒是人体通过代谢途径清除有害物质的过程,科学干预有助于维持生理平衡。
这些排毒的食物,你居然不知道
排毒的食物主要有西蓝花、菠菜、苹果、绿茶、黑木耳等。这些食物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和抗氧化物质,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清除自由基和代谢废物。
敲打这三穴位清脂排毒
敲打足三里穴、三阴交穴、丰隆穴有助于促进新陈代谢和辅助调节血脂,但需注意穴位刺激不能替代医疗手段。
拍打膝盖窝有什么好处
有很多的中老年人群,都会选择拍打膝盖窝,其实在拍打过程中可有效促进血液的循环,具有通经活络的效果,而且还能够达到明显的排毒作用,对于体内含有明显湿毒的人群而言还是非常有效果的,中医也认为这种方法确实有效,不过需要坚持一段时间。
去湿气食物
去湿气的食物有薏米、红小豆、绿豆、生姜等。如何判断这个湿气重?从症状上判断。如果湿气重,经常感觉到身体沉重、腹胀、大便挂马桶等等表现。湿气重如何调理饮食呢?1、避免吃产生湿气的食物,如冷的、硬的食物,这些食物妨碍脾胃消化功能。产生湿气。如冰棍、凉品等。2、避免吃特别辛辣的食物。辛辣食物和湿气结合产生湿热。有哪些食物能除湿气呢?如果湿热重,可以吃点薏米,薏米有清热除湿的作用;绿豆和红小豆也有祛湿热的作用;如果有寒湿,可以在食物中加点姜,可以微微散寒除湿。总的来说,除湿首先要避免湿气,然后再采用合适的食物去祛除湿气。
语音时长 01:57

2019-10-31

52645次收听

体内湿气重原因
体内湿气重是由于居住环境,脾胃,外界环境,饮食问题,长时间不运动,心理因素等原因引起。中医认为湿是外湿和内湿,外湿就是环境,气候带来的湿气,居住在潮湿的环境,比如地下室,冰库,在冷气的空间长期待着,这叫外湿。内湿,中医认为是脾胃,脾是运化水湿的,脾气化湿的功能弱,就产生了湿气。要治疗时候就要从这两方面,强化内湿的能力,增强脾胃的功能。少干损伤脾胃的事,贪凉饮冷就生湿;生寒湿。吃辛辣,油腻就生湿热。活动少也生痰,是因为脾胃主肌肉,四肢运动少了以后也生痰生湿,吃饱了就睡,所以人就容易胖,胖人多痰湿,这也是活动少,阳气不能通达,脾气不能运转。所以说一方面从饮食上来找原因,另一方面要注意生活方式上,增强运动。有些是湿热体质,或者是湿热体质,这样人还有一个的内在的心理特点,爱琢磨事儿,爱想事还想不开。中医说思则气结,气结在这儿了,就停滞住了,停止住运化水湿的能力就弱,就产生了湿气。所以说从这方面整体的去找原因,然后就可以找到更好的办法来处理,当然药物没用对,这湿气没化掉也是问题。
语音时长 02:27

2019-10-31

65955次收听

02:20
如何去除体内湿气
对于不同湿气情况需要采取不同治疗方式,比如发汗去除,利用小便去除,清热利湿,温阳散寒等。如何驱除湿气是需要看湿气的性质和部位,如果湿气在上部,在头面,可以采用发汗的方法去除,如果湿气在下,一般的是采用利小便的方法去把体内的湿气驱除。对于湿气还要区分是热性还是寒性,如果湿气夹杂有热血,一般的就是采用清热利湿的方法,三仁汤这一类的方剂可以去除体内的湿热之气,如果湿气伴有寒气,可以采取温阳散寒除湿的方法,一般的可以用甘草干姜汤等这一类的方剂去除。对于不同情况需要去中医把脉进行了解情况,针对性的采取治疗。
02:35
去湿气的食物
去除湿气可以吃薏米、红小豆以及绿豆,生姜,都可以辅助去除湿气。湿气重有着不同症状,患者会经常感受到身体沉重,以及出现腹胀等情况,大便容易粘在马桶上比较难冲洗,这些都是湿气重的现象。如果湿气重首先要预防,然后再治疗。湿气跟饮食习惯存在一定的联系,平常喜欢吃硬的以及冷的食物会导致胃的消化功能出现障碍,尤其是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对胃的刺激比较大,也会导出现湿气。
03:06
体内湿气重的原因
湿气产生的原因主要分为两大类:外湿和内湿。外湿一般是患者生活在地下室、或经常在湿气重的地方进行工作,就很容易使体内的湿气加重。内湿指患者脾脏出现了异常,导致体内的湿气加重,因为脾脏是运化体内湿气的,如果其功能减弱体内的湿气就会增加。如果因为外湿原因导致,可以在居住的地方放除湿器,或尽量不要在湿气重的地方工作,已免加重疾病。如果内湿原因导致,患者可以通过服用健脾的药物进行治疗,在此期间不要吃生冷性的食物。
体内有湿毒的症状
体内有湿毒会出现湿毒便血的症状,就是湿毒很重,最后基于大肠而下注,出现大便血水粪便夹杂或者是便血,颜色紫暗不鲜,就是便血不是那种热度便血新鲜的出血,而是紫暗、暗浊,但是没有典型的出血症状,可能危害会更重。湿毒有往下流注的特点,容易犯在人体下肢,体表肌肤出现一些疮痈肿毒,但是疮痈肿毒,和一般热毒淤积腐肉成脓的肿毒又不太一样。它是一种夹杂湿气的一种热毒。看到的皮损,它往往是不是典型的红肿热痛。它根脚比较弥漫,看着好像不是的隆起于皮肤,但是缠绵难愈。溃烂往往渗水流脓时间很久,久不收口,然后臃肿也不像热毒的臃肿,颜色鲜红,往往都是紫暗、发黑甚至发青。此外湿毒还容易导致湿疹。湿疹如果是由湿毒导致,它也会缠绵难愈,表现为皮肤皮损表处的皮疹,同时还有渗液流水、缠绵难愈、反复发作。湿毒最典型的中医学术语是指湿气在体内淤积日久,淤而成毒成为湿毒。所以一旦出现湿毒诊断,往往都是病情比较重,时间也比较久。患者可能自己就很难予以治疗,就需要依赖专业大夫指导才能有正确诊断治疗。
语音时长 02:37

2019-10-28

56193次收听

体内有哪个器官除湿气
肺脏、脾胃和肾脏是三个排湿最主要的除湿气器官。三个脏腑,跟水液代谢的关系最为密切,湿气也是水液代谢不好,停聚在一起,产生的湿浊。三个脏腑哪功能失调,湿气排出都不太顺畅,比如脾胃,脾胃是中焦的枢纽,能够使一身的气机运行舒畅,如果气机运行不畅,水湿不能够被气机所推动运化,停聚在一起就容易产生湿浊,肾脏是水之下源,肾脏起到温煦的作用,就像小太阳一样,在体内下部,如果温煦的功能要是不好,水湿也不会被很好的代谢出去,也会停聚在一起形成湿浊。肺脏是水的上源,肺脏就像小伞,在上面,通调气机,如果肺脏的气体通调的功能受到失调,水液、津液不能够司布到全身,也不能很好地往下代谢,会产生湿浊,因此肺脾肾三脏跟排湿非常相关。
语音时长 01:39

2019-10-12

68477次收听

夏天要怎么排湿气
夏天暑湿比较盛,尤其是七八月份长夏的季节,湿邪当令为主,所以体内的湿气比较重。夏天怎么能够很好的排湿气?首先就是要注意生活起居要有正常的规律,要保证充足的睡眠,这样五脏六腑的功能才能够正常,才能够协调。另外夏天的时候要注意,这人体的毛孔打开才能够出汗,才能够把体内的水湿代谢排出去,通过汗液、尿液排出去。在夏天的时候很多朋友都喜欢凉快一点,吹空调,吹电扇或者是吃冰镇的东西,喝冷饮,吃冰棍,这样容易使毛孔闭塞,受凉以后毛孔自然就闭塞,这时候体内是一种寒凉的状态,不利于水湿往出排。所以空调、冷饮都要适度,不能够贪凉,这都是机体不利于排水湿的一种状态。在饮食当中,夏天可以注意增加一些可以促进排湿的东西,比如像薏米,可以用薏米红豆熬粥。另外可以多吃一些山药,能够健脾肺肾。中医讲脾肺肾三个脏器是水液代谢重要的通路,水液代谢的通路正常的运行,有利于体内的湿浊往出排。
语音时长 02:05

2019-10-12

49694次收听

02:10
体内哪个器官除湿气
肺脾肾跟体内水液代谢的关系最为密切,是排湿最主要的脏腑,三个脏腑哪一个功能失调,湿气排出都不太顺畅。脾胃是中焦的枢纽,能够使一身的气机运行舒畅,如果气机运行不畅,水湿不能够被推动运化,停聚在一起就容易产生湿浊;肾脏是水之下源,有温煦的作用,就像小太阳一样,如果温煦的功能不好,水湿也不会被很好的代谢出去,停聚在一起形成湿浊;肺脏是水的上源,肺脏像小伞一样,具有通调气机的功能,如果肺脏功能失调,水液、津液不能够司布到全身,会产生湿浊,因此肺脾肾三脏跟排湿非常相关。
02:37
夏天怎么排湿气
夏天暑湿比较盛,尤其七八月份长夏的季节,湿邪当令,湿气比较重。夏天怎样排湿气?第一,生活起居要有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这样五脏六腑的功能才能够协调。第二,不能贪凉,夏天人体的毛孔打开出汗,通过汗液、尿液把体内的水湿排出去。夏天吹空调、吹电扇、喝冷饮、吃冰棍,容易使毛孔闭塞,体内是一种寒凉的状态,不利于水湿往出排。第三,夏天可以增加一些可以促进排湿的东西,如薏米红豆粥。也多吃山药,能够健脾肺肾,脾肺肾是水液代谢重要的通路,有利于体内排出湿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