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肿瘤免疫逃逸机制及治疗新思路

55369次浏览

肿瘤免疫逃逸机制主要包括下调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表达、分泌免疫抑制因子、诱导免疫细胞耗竭等,当前治疗新思路涵盖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过继性细胞治疗、肿瘤疫苗等策略。

1、免疫逃逸机制

肿瘤细胞通过下调MHC-I类分子表达逃避免疫识别,导致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无法有效识别抗原。部分肿瘤微环境会分泌TGF-β、IL-10等免疫抑制因子,抑制树突状细胞成熟和T细胞活化。PD-L1等免疫检查点分子过度表达可诱导T细胞耗竭,形成免疫耐受状态。

2、检查点抑制剂

PD-1/PD-L1抑制剂如帕博利珠单抗注射液通过阻断免疫抑制信号通路,恢复T细胞抗肿瘤活性。CTLA-4抑制剂如伊匹木单抗注射液可增强T细胞启动阶段应答,两者联合使用能显著提升黑色素瘤恶性肿瘤的客观缓解率。

3、过继细胞治疗

CAR-T细胞疗法通过基因改造使T细胞表达肿瘤特异性嵌合抗原受体,在血液系统肿瘤中取得突破性进展。TIL疗法从肿瘤组织中分离浸润淋巴细胞,体外扩增后回输患者体内,对实体瘤具有潜在治疗价值。

4、肿瘤疫苗

治疗性疫苗如HPV疫苗通过预防致癌病毒感染降低相关肿瘤发生率。新抗原疫苗针对个体化突变谱设计,能激活特异性T细胞应答,目前已在临床试验中显示对晚期黑色素瘤的客观反应。

5、联合治疗策略

免疫治疗与传统放化疗联用可产生协同效应,放疗诱导的免疫原性细胞死亡能增强肿瘤抗原释放。靶向治疗与免疫治疗联合可改善肿瘤微环境,如抗血管生成药物贝伐珠单抗可正常化肿瘤血管结构,促进免疫细胞浸润。

肿瘤免疫治疗需根据生物标志物检测结果制定个体化方案,治疗期间应监测免疫相关不良反应。保持均衡营养摄入有助于维持免疫功能,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D。规律进行低强度有氧运动可改善免疫功能,避免过度疲劳影响治疗效果。严格遵医嘱定期复查影像学及血液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相关推荐

这十种人是肿瘤“免疫体”,你是哪一种
肿瘤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目前没有明确的“免疫体”人群,但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可降低肿瘤风险。肿瘤高危因素主要包括长期吸烟酗酒、家族遗传史、慢性炎症反复刺激、职业暴露致癌物、肥胖及不良饮食习惯等。
化疗后脸色发黑怎么办
化疗后脸色发黑可通过调整饮食、加强防晒、适度运动、皮肤护理、药物治疗等方式改善。化疗后脸色发黑可能与药物代谢产物沉积、紫外线敏感、营养不良、肝功能异常、贫血等因素有关。
非浸润性乳头状尿路上皮癌严重吗
非浸润性乳头状尿路上皮癌属于低度恶性潜能的肿瘤,通常预后较好,不属于严重癌症。该疾病主要通过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术后需定期膀胱灌注化疗及膀胱镜复查。主要治疗方式有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膀胱灌注化疗药物如吡柔比星、卡...
腹腔肿瘤早期症状有什么
腹腔肿瘤特别多,有很多种,腹腔的不同的脏器有不同的肿瘤。腹腔肿瘤常见的几种:一个就是胃。胃的恶性肿瘤比较多见,胃的恶性肿瘤最常见的就是胃癌。胃癌的早期症状可能主要就是一些消化不良的症状,比如吃完饭以后不好消化,胃部不舒服,甚至有些人会出现烧心、反酸、打饱嗝。如果症状长期的不愈也就是超过了一个月或者两个月,症状持续不好,用常规的药物治疗,比如质子泵抑制剂,像奥美拉唑等等,像H2受体阻滞剂,像雷尼替丁等等。如果是用这种常规的药物治疗不好的情况下,就要高度怀疑胃癌了,这可能就是胃癌的早期症状。
语音时长 01:14

2021-07-09

75701次收听

02:55
放疗的发展历程
放疗发展100多年,经历坦荡而艰辛的历程。一、最早从伦琴发现X线,居里发现镭开始,从1895年到1898年就开始放疗,为初级放疗。放疗只相当于当时的地雷和手雷;二、上世纪50年代,出现钴炮、钴-60治疗机、直线加速器,相当于火炮。但是,由于定位精度不高、能量强度不大,只作为辅助,为常规放疗。就像打仗,火炮先掩护,陆军再杀;三、近20多年,到现在发展到精准放疗。1、影像得到提升;2、能量聚焦提高;3、装备定位精准;4、摧毁肿瘤能力增强。现在放疗成为癌症治疗的生力军,发挥重要作用。
02:29
脑垂体瘤放疗能治愈吗
若是小的脑垂体瘤,放疗不但可根治,且无创伤。若是体积较大的脑垂体瘤,可能需手术和放疗联合,这样是更好的搭配。脑垂体瘤有两种,一种是无功能腺瘤,另外一种是有功能腺瘤,如泌乳素瘤、巨人症、肢端肥大症。如果是体积在两公分以下的腺瘤,放疗跟手术完全没有差异。现在头部的垂体瘤、微腺瘤,采用伽马刀进行治疗,既无创,局控率还高。当肿瘤体积大,有视交叉受损,眼睛受到影响时,通过手术切除、放疗,进行联合治疗会更好。
放疗误区
放疗的第一个误区是放疗由于发展的历程比较早,这个过程当中人们知道比较少,常常和化疗混在一起。人们经常说放化疗掉头发,其实放疗本身如果不照脑袋,它并不掉头发。所以第一个误区常常与放化疗经常混在一起。第二个误区就认为放疗不能治好肿瘤。放疗好像对肿瘤不能根治,只是以晚期或者减震治疗可以采用放疗,这是第二个问题,放疗的误区。第三个误区是放疗和“核武器”相挂在一起。人们说放疗和“核武器”有点相像,所以说放疗大家恐惧,怕射线,这个机器伤害身体很重。其实放疗对身体的伤害是最小的,它虽然是用核能量,但是能量聚焦,它只杀肿瘤,不杀好细胞。所以这个条件下,大家千万对这样一个放疗的恐惧和对身体的影响不用担心,这个关系完全是两回事。所以放疗的误区,第一是和化疗混在一起;第二认为不能治好肿瘤;第三认为“核武器”伤身体,恐惧带来的影响。所以这些都是误区,要重新认识放疗这个手段,它是治疗一个癌症的有效方法。第一它的副作用小;第二对身体的伤害轻;第三它无创,而且选择放疗会让你得到极大的好处。
语音时长 01:41

2020-07-17

55651次收听

早期肿瘤如何治疗
早期肿瘤治疗,需根据肿瘤所在的位置和长在什么器官,还有年龄、性别等等针对性选择,一般可以通过手术治疗、放疗等。比如早期乳腺癌,可能局部切掉,需要保乳手术,再加放疗,乳腺能保留,肿瘤的根治性很高。如果早期胃肠肿瘤,手术的优势把肿瘤切掉,胃肠也吻合,可以根治。所以胃肠肿瘤、乳腺、甲状腺等,早期可以根治,外科手术优先。但是内脏器官肿瘤,像肺癌早期,85岁,一公分,这时开刀就没意义,放射线治疗没有创伤,能量聚焦很强,过程安全,摧毁肿瘤的结果非常彻底,而且也没有任何器官功能影响,所以放疗优势很明显。肝癌是在肝炎、肝硬化基础上才发生肝癌,肝功能本来就差,但是在肝炎的基础上发生肝癌,即使肝癌治好了,但有肝炎病史,病毒性相关因素存在,所以肝脏还会得癌。这种要考虑治疗过程的安全性、治疗结果的彻底性、治疗功能保存性。对比手术和放疗,放疗的优势更大。
语音时长 01:55

2020-05-08

53268次收听

不能手术的肿瘤该怎么治疗
不能手术的肿瘤可以选择放疗治疗。不能手术的肿瘤要看什么情况,一种非常早期、年纪大。第二,糖尿病。第三,心肺功能差,病人耐受不了手术,这个不能手术。第二种是位置,根本不能手术。胆管、肝门部有一个小肿瘤,动手术可能出现功能损伤,不能手术很多原因,另一种是肿瘤晚期,转移,手术意义不大。放疗的优势是在手术不能做的,它能做,手术能做的病人,它可能无创伤、风险低、效果更好。不能手术的肿瘤,要看具体情况,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千万不要认为不能手术,你就失去了机会,这是一个误区。不能手术的因素很多,但不能手术的患者,很多肿瘤反而是选择精准放疗,而且通过精准放疗的剂量提高,准确治疗它的效果并不差,而且生活质量很好。所以放疗跟手术是两个并轨的局部优秀手段,外科能做,当然放疗也可以手术,外科不能做,放疗也可以做;外科做得到,做得了的病灶,两个方法可以选,哪一个对更有利,哪一种方法更接受,更适合,这就谈到手段的多样性,选择的唯一性或者对的优先性。
语音时长 01:44

2020-05-08

59422次收听

肿瘤该怎么选择最佳的治疗方式
要对疾病明确诊断,判定疾病的分期和性质,根据病人的年龄以及疾病发生的部位来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法。肿瘤如何选择最佳治疗方式,这个问题非常复杂,也是现实当中非常有意义的问题。肿瘤全身各个部位都会有,现在治疗的手段有常见手术、化放疗药物、中医中药、民间偏方、特殊的自我推荐的秘方。肿瘤的治疗不要在一个学科进行分析,要多学科寻求信息,不断地遵循多种方法的优劣对比。现在有的诊疗模式在发生改变,以病人为中心,以病种为圆心,根据各种手段的对比,做出优选的决策。疾病的治疗应该要建立多学科、深度融合,建立完整机制,医院的专家根据各种手段的对比,客观公正、科学严谨,给患者提出治疗方法。要从患者的最高利益,对疗效的保障、治疗过程的安全,生活质量的提升上,去考虑方案选择。所以未来需要两个改变,患者要聪明,医生更聪明,去寻找合适的方法治疗。还有就是医疗体系要改善,要为患者形成一个整体最佳方案的参考。
语音时长 02:05

2020-05-08

49473次收听

02:57
放疗的时间是多久呢
放疗是一个过程,放疗技术是一个手段,放疗时间,根据不同的部位选择不同的手段,大多数肿瘤它是分次完成,所以放疗的时间是根据肿瘤的大小,肿瘤越小,治疗次数也少,得到的疗效高,投入比反而低。肿瘤越大,肿瘤越晚,周期就长,投入就多,反而产出比少。所以癌症得到最好疗效是早期,放疗的优势是小、早。次数少,速度快,而且疗效高,生活质量影响小,而且花钱还不多。所以次数是决定肿瘤位置,肿瘤大小和病人身体状态,所以放疗的时间不能具体确定。要根据专家和医院选择的技术,它所具有的方法,也有差异,有的医院装备技术相对落后,定位方法达不到高度,所以治疗次数较多,疗效就下降,剂量效应降低,疗效效果降低。所以同样是选择放疗方法的时候,要选择具有专业人才和整个团队,达到效果的医院治疗,治疗结果都会不一样。
肌壁间肌瘤如何治疗
肌壁间肌瘤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子宫肌瘤,对女性的子宫危害是非常大的。该病的治疗主要还是看瘤体的情况,如果症状不明显,可以暂时做随访观察,如果瘤体较大并有明显的症状,则需要及时的进行手术摘除。
02:41
甲胎蛋白偏高的原因
甲胎蛋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是胎儿肝脏表达的一种蛋白,在成年以后就不再表达;但是如果又突然重新表达,可能是肿瘤发生。甲胎蛋白升高一般是原发性肝癌的表现,转移性肝癌一般不会升高,即肺癌、乳腺癌等转移造成的肝癌,甲胎蛋白并不增高,所以可以作为一种鉴别。甲胎蛋白增高以后,一定要找专业的医生进行咨询,及时就诊。部分肝炎也可能造成低度的甲胎蛋白升高,肝硬化会有甲胎蛋白升高,如果甲胎蛋白更高,就高度提示肝癌。
化疗期间吃什么最好
放疗对身体有较大的伤害,它可以导致白细胞、血小板降低,使肝脏功能受损。化疗期间患者应补充足够的优质蛋白,如果有贫血倾向,病人应适当补充含铁的食物,还可以多摄入维生素c预防由于化疗而产生的副作用。维生素k和维生素c可以降低肝脏负担,这些食物在新鲜水果蔬菜中含量较高,可以适当多吃。患者还可以通过服用中药来提升肝脏的解毒能力。
01:43
放疗化疗病人的调养与护理
放疗与化疗,是癌症治疗的两大手段。但是,放化疗在杀灭癌细胞的同时,也可以损伤正常的细胞,能够引起一些毒副反应。因此,对于放化疗的患者来说,在日常生活当中,做好调养与护理,在癌症的治疗过程当中,非常重要。放化疗病人的术后需要注意几个方面。第一,胃肠道的不适症状,比如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第二,溃疡的发生,比如口腔溃疡、消化道溃疡引起的疼痛;第三,多数患者会出现脱发;第四,化疗后出现骨髓抑制的情况,因此,患者在做完化疗以后,应该定期复查血常规、肝功能等。另外,患者在放疗和化疗以后,一定要注意补充营养,要均衡膳食。患者的饮食,应该以优质蛋白质为主,再辅以富含纤维素和各种维生素的蔬菜。同时,也要尽量保持心情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