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肿瘤免疫逃逸机制及治疗新思路

55369次浏览

肿瘤免疫逃逸(Tumor escape)是指肿瘤细胞通过多种机制逃避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从而得以在体内生存和增殖的现象。机体免疫系统具有免疫监视功能,当体内出现恶变细胞时,免疫系统能够识别并通过免疫机制特异地清除这些“非己”细胞,抵御肿瘤的发生发展。然而,恶变细胞在某些情况下能通过多种机制逃避机体的免疫监视,在体内迅速增殖,形成肿瘤。也就是说:一方面,机体可通过天然和获得性免疫抵抗肿瘤的发生;另一方面,肿瘤细胞可通过多种机制逃避机体免疫的识别和攻击。肿瘤的发生与否及转归如何都取决于这两方面的总体作用。肿瘤免疫逃逸机制的深入研究,为探讨肿瘤免疫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目前,已有许多致力于逆转机体肿瘤免疫逃逸的免疫治疗方案正在临床试验之中,而且相当一部分已应用于临床。

肿瘤免疫逃逸的机制及治疗新思路

多种机制参与了肿瘤免疫逃逸。其中免疫监视的免疫“选择”也促使了肿瘤得以逃避免疫攻击。免疫监视学说的新观点认为,机体免疫系统可清除机体中对免疫应答敏感的肿瘤细胞,而对免疫应答不敏感的肿瘤细胞则被“选择性”的存留下来并得以快速增殖。因此认为免疫监视一方面也促使这些具有免疫逃逸能力的肿瘤细胞快速增殖,机体抗肿瘤免疫能力越来越弱。然而,免疫“选择”的前提是肿瘤细胞获得抵御免疫攻击和/或抑制机体免疫应答的能力,即获得免疫逃逸的能力。免疫耐受、免疫抑制和免疫衰老是肿瘤获得免疫逃逸能力的主要机制。

(一)免疫抑制

1. 分泌免疫抑制因子或激活免疫抑制细胞

研究发现,某些肿瘤细胞能通过自分泌或旁分泌形式分泌免疫抑制因子,如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白细胞介素-6(IL-6)和前列腺素E(PGE2)等,能抑制机体对肿瘤细胞的杀伤。

肿瘤可诱导机体产生免疫抑制细胞,对机体抗肿瘤免疫应答起着负性调节作用,是肿瘤免疫逃逸的主要机制之一。研究证实,肿瘤患者血液和肿瘤组织中存在能够抑制机体抗肿瘤免疫应答的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 Treg)。Treg既可为CD4+T细胞,亦可为CD8+T细胞。Treg通过抑制效应性T细胞的增殖、活化,抑制辅助性T细胞1(Th1)细胞因子分泌,从而抑制机体抗肿瘤免疫应答。此外,有研究显示,胃癌患者体内CD4+CD25+CD127(low/-) Treg与肿瘤分期有关。然而,研究指出,结直肠癌组织中FOXP3+ Treg局部浸润能改善早期患者的预后。

近年来引起重视的是,在肿瘤患者外周血和肿瘤组织中广泛存在着骨髓来源的抑制性细胞(MDSCs),包括未成熟的巨噬细胞、粒细胞、DC细胞等。这些细胞到达外周后进一步活化,可表达多种促血管形成因子,且能够抑制T细胞、NK细胞的免疫应答,进而参与抑制机体抗肿瘤免疫。诱导MDSCs分化成熟,抑制MDSCs扩增是靶向MDSCs肿瘤免疫治疗的思路。研究显示,VEGF是抑制DC分化成熟及功能正常的蛋白之一。应用VEGF-trap治疗15例复发实体瘤患者的Ⅰ期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抑制VEGF信号通路也许能诱导DC细胞的分化成熟,但并不能显著增强机体抗肿瘤免疫应答。靶向于MDSCs的免疫治疗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2. 诱导免疫细胞凋亡或自身抵抗凋亡

Fas蛋白属TNF受体家属,当与其配体(Fas Ligand, FasL)结合后,能诱导表达Fas蛋白的细胞凋亡。在机体抗肿瘤免疫应答过程中,活化的特异性T细胞、NK细胞等既表达FasL,亦表达Fas;而多种肿瘤组织细胞表面高表达FasL,因此肿瘤细胞可通过FasL/Fas途径介导免疫效应细胞凋亡,从而削弱机体抗肿瘤免疫应答能力。动物研究结果证实,下调肿瘤细胞FasL表达能抑制肿瘤的生长,增加淋巴细胞在肿瘤组织的局部浸润。研究显示,人类实体瘤细胞表面可表达Toll样受体,能促进肿瘤细胞增殖,抑制其凋亡。因此,通过下调肿瘤细胞表面异常表达的蛋白,抑制其抗凋亡效应,可能也是有效逆转肿瘤免疫逃逸的治疗思路之一。

(二)免疫耐受

1. 肿瘤抗原的免疫原性很弱

肿瘤细胞来源于自身机体细胞,只有极少部分异常表达的蛋白质具有免疫原性。且早期研究表明,自发肿瘤的免疫原性很弱,难以刺激机体产生足够强度的免疫应答。而部分免疫原性较强的肿瘤细胞在诱导机体抗肿瘤免疫应答后被清除,免疫原性较弱的肿瘤细胞在逃脱机体免疫监视后继续增殖。结果使肿瘤细胞免疫原性越来越弱。应用肿瘤抗原,通过主动免疫应答方式,激发机体抗肿瘤免疫应答,以期达到治疗肿瘤和预防复发的作用。但目前应用于临床的肿瘤抗原并不多。

2. 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表达异常

多数肿瘤细胞表面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Ⅰ(MHC-Ⅰ)表达降低或缺失,影响MHC-抗原肽-TCR复合体形成,T细胞不能识别肿瘤细胞表面抗原,肿瘤细胞因此逃避免疫细胞的识别和攻击。在人类肿瘤组织和细胞株中均可发现人类白细胞Ⅰ类抗原(HLA-Ⅰ)表达有不同程度的减少,甚至缺失。HLA-Ⅰ的下降程度还与肿瘤恶性程度、转移及预后不良呈正相关。研究发现,MHC-Ⅰ表达的变化影响着肿瘤免疫治疗的疗效。对免疫治疗敏感的肿瘤患者MHC-Ⅰ表达较治疗前增加;而治疗耐受的患者MHC-Ⅰ表达依然降低。提示MHC-Ⅰ表达的恢复是肿瘤免疫治疗的关键。但可溶性HLA-Ⅰ(sHLA-Ⅰ)对机体肿瘤免疫应答作用则具有双面性。研究显示sHLA-Ⅰ不仅能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还能抑制免疫效应细胞,如细胞毒性T细胞、NK细胞活性,并诱导其凋亡。

此外,研究发现HLA-G可表达于某些肿瘤细胞表面。HLA-G属非经典HLA-Ⅰ,主要表达于胎盘绒毛外的滋养层细胞,介导母胎间的免疫逃逸,使胚胎得以在母体内种植生长。Rouas-Freiss等研究指出,肿瘤细胞异常表达HLA-G能直接抑制T细胞、抗原提呈细胞(APC)和NK细胞,使其逃避免疫细胞的杀伤;除此之外,HLA-G亦能诱导免疫抑制细胞的形成。

因此,MHC在肿瘤免疫逃逸中的机制和临床应用仍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3. 共刺激分子及粘附分子表达下降

免疫应答过程中,共刺激分子及粘附分子在T/B细胞与APC或肿瘤细胞间的粘附、识别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发现,肿瘤患者体内的APC及肿瘤细胞由于缺乏共刺激分子或粘附分子表达减少,不能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目前通过基因治疗的方法上调细胞共刺激分子或粘附分子的研究有很多,但真正应用于临床治疗并不多见。

4. 肿瘤抗原加工、提呈障碍

主要是肿瘤患者DC抗原提呈功能障碍。DC是具有最强提呈抗原能力的专职APC,是机体免疫应答的主要启动者,在免疫应答中发挥关键作用。研究显示,肿瘤患者机体外周血中的DC抗原提呈功能出现障碍。而取其骨髓细胞在体外与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培养、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共同培养扩增的DC提呈抗原功能良好。说明肿瘤患者机体内的DC可能受肿瘤微环境的影响,使其从骨髓释放到外周的成熟过程受到干扰,从而削弱了对肿瘤抗原的提呈能力。研究证实,APC与细胞因子体外培养后在回输患者体内,能有效改善APC的抗原加工、提呈功能。

(三)免疫衰老

研究证实,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免疫系统抗肿瘤免疫应答能力逐渐下降。其机制主要包括:效应性免疫细胞的减少以及免疫耐受信号通路的活化。免疫衰老能显著降低患者免疫治疗的疗效。因此,有针对性的给予老年患者免疫增强剂辅助免疫治疗,也许能提高这部分患者的疗效。

相关推荐

肿瘤穿刺后会不会扩散
肿瘤穿刺后导致肿瘤扩散的几率是微乎其微的。临床上设计穿刺针,都会把设计成套管针,也就是在穿刺针外面会有一个套管,在穿刺时会先把套管刺入肿瘤,然后再用穿刺针通过套管来穿取肿瘤组织,这些操作都是在套管内完成的,肿瘤组织是不会接触到人体正常组织和器官。肿瘤穿刺带来这种扩散的风险与给病人带来的益处相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通常只有通过手术或穿刺活检才能进行病理检查,相对于手术来说,穿刺活检对人体伤害较小。
语音时长 01:54

2021-12-30

75425次收听

03:08
肿瘤和囊肿的区别
囊肿是发生在肝、肾、卵巢或者其它器官上,B超或者CT检查可看到有明确的边界的包膜,有低密度区,及囊液。囊肿是组织发生、发展过程当中的异常现象,大部分都不是癌。所以对于囊肿,一边是严密地盯着,看看变化,比方说半年、一年,这个囊肿有没有变大,有没有缩小,有没有往里边又长出了异常的东西,进行严密地盯着。总之,囊肿和肿瘤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就是两个不同的病,但是一定要重视。肿瘤包括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良性肿瘤也是有包膜,也是比较完整、膨胀性的生长,一般不会往外长爪。而恶性肿瘤一般都有侵袭性,和周围的组织的关系不太清楚。所以,肿瘤和囊肿有明显的区别,但也需要用科学的手段鉴别。
腹部彩超能不能查出肿瘤
腹部的彩超主要是检查脏器,主要是实心的脏器,查这种实心脏器的占位性病变的。实心脏器就指的像肝脏、像胰腺、像脾脏、像肾脏这种比较实体的脏器。如果这种脏器上有占位性的病变,也就是说这上面有一个长了个东西,彩超有可能会发现。但是超声也发现这种占位性病变也是有条件的,一定是这种占位性病变的直径,一定要超出B超的分辨率,在这种情况下,B超就会发现腹腔内的实体的器官的一些癌症和肿瘤。如果说肿瘤比较早期,比较小,彩超可能就发现不了,要看腹腔里边的实体脏器的这种肿瘤的大小来判断。另外腹腔内除了实心的这种器官以外,还有一些空腔的器官,像胃、十二指肠、像结肠、小肠这种空心的,这种空腔脏器的肿瘤,B超是发现不了的,或者很难发现的。
语音时长 01:31

2021-07-09

87632次收听

蝶鞍扩大是什么意思
蝶鞍扩大属于影像学的表现,通常是指蝶鞍骨质出现了薄弱或直径变大,并没有特殊的意义,可能提示患者存在有垂体肿瘤或囊肿的改变。当然,如果患者有时候正常的垂体分泌较为旺盛时,也可能会出现压迫周围造成蝶鞍扩大的现象出现。建议患者出现蝶鞍扩大后,应该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检查,主要包括增强CT、垂体激素、增强核磁等,主要是明确垂体是否存在病变的问题。如果属于垂体肿瘤应该要进行手术切除,如果属于垂体囊肿,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来选择下一步的治疗。如果只是单纯的蝶鞍扩大,可以先暂时观察,不予处理。
语音时长 01:10

2021-05-28

72299次收听

01:52
肿瘤患者康复期间如何调理
吃易消化、易吸收的食物;进食适量糖类,补充热量;饮食尽量多样化;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增强免疫力的药物。在饮食方面,由于肿瘤患者体质较正常人要虚弱很多,肠胃功能也不够强健。一、吃易消化、易吸收的食物,如小米粥。二、进食适量糖类,补充热量,如蜂蜜、米、面等含糖丰富的食物。三、饮食应尽量多样化,保证营养丰富。药物调理方面,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16.2人参皂苷Rh2等能够增强免疫力的药物,能够提高患者平时的抗病能力,减少其它疾病的发生,对身体的恢复也有很好的帮助。
02:25
肿瘤患者化疗期间怎么做才能减副作用
需针对不同的副作用,采取不同的方法。一、消化道反应。如化疗后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厌油,食欲下降等情况,饮食需清淡。二、骨髓抑制。化疗后患者会出现白细胞下降、贫血、血红蛋白降低等情况,当出现严重的骨髓抑制,需要暂停化疗。三、皮肤反应。部分患者化疗后皮肤会出现红疹,严重情况需暂停化疗。四、脱发。通常在化疗后2到3周左右出现,停止化疗后会重新长出,不必过于担心。除了上述处理方法外,化疗期间或者化疗后,还可以通过服用药物预防或改善副作用,如服用16.2人参皂苷Rh2等。
02:57
什么是适形调强放射治疗
适形调强放射治疗,解决肿瘤形状和射线完全一致的技术,解决肿瘤内部不同区域能得到不同剂量的提升。调强对一个区域内部能量强度的调整,需能量强大,加大力度,需能量弱,减少强度,不用太大能量就能解决问题,就是适形调强放射治疗。放疗技术从二维平面对穿开始,到三维适形放疗,只是对肿瘤形状和射线紧密联系,但肿瘤体积和不同区域对射线的需要不同。适形调强放射治疗是不断进展的过程,调强放疗又在放疗当中提高新的档次,对肿瘤治疗更有效,对正常组织的保护更好。疗效好,毒副反应、副作用就减得非常轻。
02:23
做完脑瘤手术后多久可以放疗
做完脑瘤手术十天后可以拆线,拆线之后就可以进行放疗。不同的脑瘤手术后在一定程度上都需要放疗的协同,颅内肿瘤无论是胶质瘤还是其他的很多肿瘤手术后都需放疗。做完脑瘤手术后放疗间隔时间越短越好,间隔时间首先要患者恢复正常,拆线不受影响,其他的症状、并发症得到有效控制。良性肿瘤术后采用放疗的机会较少,而恶性肿瘤、胶质瘤,几乎百分之百手术都需要放疗参与。
放疗为什么了解的人少
放疗实际上发展的年代很长,有100多年。早期它技术比较落后,从业人员非常少,所以治疗肿瘤的疗效也不高,在医院或者医学重视度不大,大家都不知道。但是发展到今天,这个技术进展很快,疗效也很好。人们仍然不知道有三个原因。第一是放疗的专家只有内科外科的1%。我们现在医务人员如果有500人,放疗只有1万左右,所以这是人少。第二,放疗是一个大型的装备,它很少像药物这样有人去宣传,它没有人对这个技术去推广去宣传。因为器械商卖机器卖到医院,他不卖给病人,不像药一出来,它是病人需要他就要做广告,所以你看哪有放疗的机器做广告都见不着,所以就没有广告,老百姓就不知道。第三是这样一个手段的进展,到了今天和以往人们对它的印象永远很难有改变。人们的教育,看电视也好,看媒体也好都很少谈到放疗的问题。要么就看到开刀,要么就看到用什么药,所以这是因为手段在发展,疗效在提高。用于病人的优势很好,但是大家都不知道。为什么要推广放疗,要让更多人知道放疗的进展,治疗效果才提高,而且治疗又没有创伤。所以要让更多人知道放疗才是我们期待的目标。
语音时长 01:48

2020-07-17

63011次收听

早期肿瘤如何治疗
早期肿瘤治疗,需根据肿瘤所在的位置和长在什么器官,还有年龄、性别等等针对性选择,一般可以通过手术治疗、放疗等。比如早期乳腺癌,可能局部切掉,需要保乳手术,再加放疗,乳腺能保留,肿瘤的根治性很高。如果早期胃肠肿瘤,手术的优势把肿瘤切掉,胃肠也吻合,可以根治。所以胃肠肿瘤、乳腺、甲状腺等,早期可以根治,外科手术优先。但是内脏器官肿瘤,像肺癌早期,85岁,一公分,这时开刀就没意义,放射线治疗没有创伤,能量聚焦很强,过程安全,摧毁肿瘤的结果非常彻底,而且也没有任何器官功能影响,所以放疗优势很明显。肝癌是在肝炎、肝硬化基础上才发生肝癌,肝功能本来就差,但是在肝炎的基础上发生肝癌,即使肝癌治好了,但有肝炎病史,病毒性相关因素存在,所以肝脏还会得癌。这种要考虑治疗过程的安全性、治疗结果的彻底性、治疗功能保存性。对比手术和放疗,放疗的优势更大。
语音时长 01:55

2020-05-08

53268次收听

肿瘤放射治疗后有哪些注意事项
肿瘤放射治疗后注意事项有很多。第一要保护患者的皮肤。第二功能锻炼,对于头颈部肿瘤,因放疗引起的颈部组织纤维化以及盆腔部肿瘤的放疗,引起的淋巴回流受阻进行必要的皮肤护理。第三要适度工作。第四对于放疗产生的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需要加强营养的补充。
放疗期间吃什么好
癌症病人在放疗期间可以适当的吃一些黄芪杞子煲水鱼,太子参无花果炖兔肉,燕窝雪耳蜜,白萝卜海带汤,山楂灵芝香菇汤等,不但可以降低放疗引起的副作用,还可以补充营养,提高机体免疫力。
化疗ac方案是最轻强度的吗
女性平时一定要爱护自己的乳房,乳房出现任何问题,都要第一时间到医院去进行治疗,我表姐就是乳腺癌病人,还好发现的及时,告诉大家乳腺癌化疗ac方案什么?
化疗后关节疼啥原因
化疗是治疗癌症比较有效的方法,它可以杀死癌细胞,阻止进一步的扩散,但有时也会产生一些毒副作用,比如关节疼、手脚麻木、以及身体虚弱等等。关节疼要采用按摩的方式,注意自己的饮食,要清淡,不要吃油腻的东西。
肿瘤与环境的关系是怎样的
流行病学研究发现,扫烟囱的工人阴囊癌多发;生产联苯胺染料或甲、乙萘胺的工人膀胱癌多发;从事石棉生产的工人支气管肺癌多发;从事X线、同位素工作的人白血病多发;锡矿工人肺癌多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