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保养睡眠的方法

57175次浏览

保养睡眠的方法主要有调整作息时间、营造舒适睡眠环境、控制饮食摄入、适度运动、调节心理状态等。

1、调整作息时间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有助于稳定生物钟,建议每天固定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避免熬夜或睡懒觉。睡前1-2小时避免使用电子设备,减少蓝光对褪黑素分泌的干扰。午睡时间控制在20-30分钟,过长会影响夜间睡眠质量。

2、营造舒适睡眠环境

卧室温度保持在18-22摄氏度为宜,使用遮光窗帘减少光线干扰。选择软硬适中的床垫和高度合适的枕头,保持床品清洁干燥。可以尝试使用白噪音机或薰衣草香薰等辅助手段,创造安静舒适的睡眠氛围。

3、控制饮食摄入

晚餐不宜过饱,避免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睡前4-6小时避免摄入含咖啡因的饮品,如咖啡、浓茶等。适量饮用温牛奶或小米粥等有助于睡眠的食物,但睡前1小时应减少液体摄入以防夜尿。

4、适度运动

白天进行30分钟以上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可以改善睡眠质量。但睡前3小时内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神经过度兴奋。可以尝试睡前进行轻柔的瑜伽或伸展运动,帮助身体放松。

5、调节心理状态

睡前可以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方式缓解压力,避免思考复杂问题。建立固定的睡前放松仪式,如阅读、听轻音乐等。若长时间无法入睡,建议起床进行放松活动,待有睡意再回到床上。

良好的睡眠习惯需要长期坚持,建议循序渐进地调整生活方式。白天保持适量光照接触,有助于维持正常的昼夜节律。若持续存在严重睡眠障碍,应及时就医检查,排除潜在疾病因素。平时可以记录睡眠日记,帮助识别影响睡眠的具体因素,有针对性地进行改善。

相关推荐

应该怎么睡美容觉
睡美容觉可通过调整作息时间、改善睡眠环境、放松身心、护肤护理、饮食调节等方式实现。睡眠质量差可能与压力过大、内分泌失调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皮肤暗沉、黑眼圈加重等症状。
1岁半宝宝睡眠时间标准是几小时
一岁半宝宝睡眠时间应该是13个小时左右,但是宝宝的睡眠时间实际上个体差异比较大。对于一岁半儿童,目前国际上推荐的标准睡眠时间应该是11到14个小时,有的宝宝可能达到15到16个小时,有的宝宝可能就在下限,下限一般是9到10个小时。判断孩子睡眠是否充足还有一个标准,就是要看宝宝经过有效的睡眠以后,生长发育如何。如果孩子生长发育正常,但睡眠时间偏短,也是可以的。如果睡眠时间较少,同时孩子面黄肌瘦,就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语音时长 02:22

2021-09-29

94685次收听

半夜醒了就睡不着了是什么原因
半夜醒就睡不着了可以是生理现象,也可以是病理现象。生理现象中最简单的是倒时差,如果从中国到欧洲或美国,睡眠的节律不一样,可能会出现白天困,晚上睡不着。还有的是睡眠时间前提,导致后半夜醒,睡不着。病理现象中,半夜醒了睡不着多见于抑郁症。后半夜醒了睡不着在临床上叫早醒,早醒是抑郁症的主要表现形式,这部分的患者往往白天还伴有精神情绪的低落。另外,有些人还伴有浑身的疲乏感,休息也缓解不了的疲劳感。有些人还伴有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
语音时长 02:23

2021-09-29

63031次收听

睡眠不好会不会影响月经推迟
一般睡眠和月经没有什么关系,但引起睡眠不好的原因是焦虑、抑郁。焦虑、抑郁的时候,会引起神经内分泌的紊乱。这个时候,可能就会导致出现月经的不规则或者是月经的推迟。随着年纪的增长,人到了五、六十岁之后,睡眠自然而然缩短了,基本上睡眠呈现打瞌睡的状态,这个时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如果要比较年轻的朋友们,就出现了非常严重的入睡困难,或者早醒或者睡眠维持障碍,但是白天的时候会出现心烦、多虑等这种情况可能是有焦虑、抑郁。这会影响到月经周期,会引起月经失调。
语音时长 02:40

2021-09-29

82617次收听

03:01
最近晚上睡觉老是醒是怎么回事
这种情况属于睡眠障碍,出现睡眠障碍考虑以下几方面:一、一些生理性原因,在睡眠之前喝了具有兴奋性的饮料或药物。二、环境不利于睡眠也会影响睡眠质量,如居室温度过高或过低,空气过于湿润、干燥、强烈光线照射也会睡眠障碍。三、心理压力造成焦虑抑郁的情绪,会造成睡眠入睡困难或睡眠维持欠佳。四、躯体化疾病,如心脏病变或呼吸道病变。
什么样的睡眠是高质量的睡眠
高质量的睡眠既取决于睡眠的时间,也取决于睡眠的质量。一般情况下人体对于睡眠的要求,在青壮年时期需要保持7~9小时的睡眠时间,如果是少年时期的幼儿,需要增加1~3小时的睡眠时间,老年人需要减少1~3小时的睡眠时间,这是不同年龄阶段对于睡眠时间上的要求。而在上床半小时内即可入睡,整夜没有夜间早醒的情况,夜间少梦或不梦,睡眠深沉不容易受到环境的干扰和惊醒,这是对睡眠质量的要求。睡眠对于人体的健康是极为重要的,人一般是需要有8小时以上的睡眠时间,而且要保持在高质量的睡眠情况下,这才是有利于身体健康的,如果长期的睡眠不足或者质量不高,使得大脑长期处于疲乏的状态,严重的情况下有可能会影响大脑的功能,造成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患上神经衰弱,脑血管疾病,并且还会影响患者的精神心理健康。
语音时长 01:25

2021-05-20

71205次收听

01:56
睡眠障碍怎么调节
睡眠障碍是一种常见的精神心理障碍,有许多复杂因素引起,首先要积极消除引起睡眠障碍的因素。除外要进行以下调节:一、改变生活方式,包括改变睡眠时间和地点,改变饮食习惯以及保持积极的态度。二、睡前避免思虑过多,否则心情烦躁,无法入眠。三、睡前不能进行剧烈活动,要尽量平静,这样才会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和心情。四、药物治疗。在某些情况下,服药可以短期使患者身体休息。因催眠药物都有一定的成瘾性,应该根据患者的情况权衡利弊。
睡眠障碍的表现有什么
睡眠障碍的表现也是非常多的,比如睡眠量不足的失眠、睡眠量过度增多﹐睡眠时反复地擦磨牙齿和牙关紧咬,超过了九个小时的睡眠,这些都是睡眠障碍的表现。建议及早的去医院做检查,这样才可以改善情况。患者需要养成好的习惯,这样对患者好转是有帮助的。
睡眠障碍药物治疗
睡眠障碍通俗来说就是出现了失眠,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从而就需要及时治疗,可以采取药物治疗的方式,药物中曲唑酮可以降低觉醒性,可以增加慢波睡眠,从而起到改善主观睡眠质量的效果。其次就是L-色氨酸,抗组胺药如苯海拉明,可改善睡眠。
睡眠障碍是什么疾病
对于出现睡眠障碍的患者来说,其实是叫安慰严重的,必须要尽快进行医治才可以。因为睡眠障碍如果是由于外部因素所造成的,是很容易治疗,及时的疏导和排解即可,但是如果是由于内部因素所造成的,就需要进行干预,寻找专业医生的建议,而且如果是症状有所叠加的情况,睡眠障碍会更加严重,就需要多加注意才可以。
睡眠障碍的分类有什么
睡眠障碍的分类有很多,包括起始失眠、间断失眠、嗜睡症以及睡眠中有异常行为。如果想缓解睡眠障碍,人们可以通过饮食以及按摩两方面来调节,推摩前胸后背、搓摩颈肩部位的时候可能不舒服,但是坚持几天,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睡眠中会被坠落感惊醒是什么原因
睡眠中被坠落感惊醒时,是发生在浅睡眠的状态下。达到深睡眠状态,很难出现坠落感惊醒状态。从心理因素上讲,可能由于平时的压力过大、情绪过于紧张或是最近一段时期受一些事情的困扰而产生压力,出现坠落感的症状。
语音时长 01:10

2018-09-14

56781次收听

02:15
心理因素对睡眠障碍患者影响大吗
除去一些病理性的因素,比如脑部的病变、身体疾病的病变、躯体性的症状引起睡眠障碍外,心理因素对于睡眠障碍患者的影响非常大。在全世界范围内,遭遇睡眠障碍问题的人数占比大概是27%。而中国的比例是38.2%,这样的比例严重高于世界的水平。而且,其中在38.2%的人群当中,有95%的人都是因为心理因素而导致自身出现睡眠障碍。同时,在一般情况下,心理因素对于一些严重缺乏睡眠量的人来说,影响可以变得更大。所以有很多的学者都在研究心理因素与睡眠的问题,或者是睡眠障碍的问题,研究心理因素与睡眠障碍之间的关系以及影响。
02:50
心理治疗真的对睡眠障碍患者有效吗
心理治疗对于一些严重缺乏睡眠质量或者是伴随一些心理问题的睡眠障碍患者,是一种非常有必要的治疗手段。通常情况下,当患者出现一些躯体性症状的时候,相应的也会伴随产生一定的心理问题。另一方面,如果患者有心理问题,长时间没有发觉,它就可以使患者产生一定的身体上的病变。所以,针对患有睡眠障碍的患者来说,就要注意区分,患者是由于躯体性因素引起的睡眠障碍,还是由于心理性的因素所引起的睡眠障碍。如果是躯体性睡眠障碍,可以以心理治疗为辅,这样的心理治疗,可以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而如果是心理性的睡眠障碍,对于患者的心理治疗,就应该是一种主要的治疗手段。
02:46
心理因素导致的睡眠障碍需不需要治疗
如果不影响学习和生活,也不痛苦,可以自我调节;如果对学习和生活影响较大,并且自己不能摆脱,需要接受治疗。由于心理因素导致患者出现睡眠障碍的情况,首先需要看患者睡眠障碍的病程。如果睡眠障碍的病程,少于三个月,可以认为是轻度的睡眠障碍;三个月到一年,为中度的睡眠障碍;一年以上,为非常严重的睡眠障碍。从睡眠障碍对人体侵扰的痛苦程度上来看,如果对学习和生活没有产生很大的影响,可以通过自我调节的方式来解决;但是,如果对于患者的生活和学习状态有比较大的影响,甚至导致患者不能正常生活或者学习,这样的状态就必须要到专业的医院,进行正规的治疗。从睡眠障碍给人体带来的痛苦程度方面来看,如果自己可以进行调节,摆脱睡眠障碍,就不需要进行治疗;如果自己不能摆脱,需要朋友或家人帮助时,甚至朋友家人帮助也无效时,就需要接受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