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发布时间:2018-06-0653599次浏览

血栓的形成过程

在活体的心血管内,血液发生凝固或血液中某些有形成分析出、凝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称为血栓形成(thrombosis)。所形成的固体质块称为血栓(thrombus)。与血凝块不同的是,血栓是在血液流动的状态下形成的。

一、血栓形成的条件和机理

血栓形成是血液在流动状态中由于血小板的活化和凝血因子被激活而发生的异常凝固。血栓形成的条件目前公认是由Virchow提出的三个条件:

(一)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心血管内皮的损伤,是血栓形成的最重要和最常见的原因。 内皮细胞的损伤,暴露了内皮下的胶原纤维,激活血小板和凝血因子Ⅻ,启动了内源性凝血系统。损伤的内皮细胞释放组织因子,激活凝血因子Ⅶ,启动外源性凝血系统。在触发凝血过程中重要作用的是血小板的活化。血小板在vWF的介导下粘附于内皮损伤处的胶原纤维;粘附后不久,血小板释放出ADP、血栓素A2(thromboxane,TXA2)、5-HT等,促进血小板粘集;血小板还可与纤维蛋白和纤维连接蛋白粘附,促使血小板彼此粘集成堆,称为血小板粘集堆。

心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引起血栓形成,多见于风湿性和细菌心内膜炎病变的瓣膜上、心肌梗死区的心内膜以及严重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溃疡、创伤性或炎症性的血管损伤部位。

(二)血流状态的改变

血流状态改变主要是血流减慢和血流产生漩涡等改变,有利于血栓形成。 正常血流中由于比重关系,红细胞和白细胞在血流的中轴流动构成轴流,其外是血小板,最外是一层血浆带构成边流。当血流减慢或产生漩涡时血小板可进入边流,增加了血小板与内膜的接触机会和粘附于内膜的可能性。由于血流减慢和产生漩涡时,被激活的凝血因子和凝血酶在局部易达到凝血所需的浓度,因此各种原因引起内皮细胞的损伤使内皮下的胶原被暴露于血流,均可激发内源性和外源性的凝血系统。静脉血栓比动脉发生血栓多4倍,而静脉血栓常发生于心力衰竭、久病卧床或静脉曲张患者的静脉内;静脉内有静脉瓣,其内血流不但缓慢,而且出现漩涡,因而静脉血栓形成常以瓣膜囊为起始点;静脉不似动脉那样随心搏动而舒张,其血流有时甚至可出现短暂的停滞;静脉壁较薄,容易受压;血流通过毛细血管到静脉后,血液的粘性也会有所增加等因素都有利于血栓形成。而心脏和动脉内的血流快,不易形成血栓,但在二尖瓣狭窄时的左心房、动脉瘤内或血管分支处血流缓慢及出现涡流时,则易并发血栓形成。

(三)血液凝固性增加

是指血液中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增多,或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活性降低,导致血液的高凝状态。此状态可见于遗传性和获得性疾病。在高凝血遗传性原因中,最常见为第V因子和凝血酶原的基因突变。在严重创伤、大面积烧伤、大手术后或产后导致大失血时血液浓缩,血中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及其它凝血因子(Ⅻ、Ⅶ)的含量增多,以及血中补充大量幼稚的血小板,其粘性增加,易于发生粘集形成血栓。

必须强调的是上述血栓形成的条件往往是同时存在的,并常以某一条件为主。

二、血栓形成的过程及血栓的形态

无论心脏或血管内的血栓,其形成过程都是以血小板粘附于内膜裸露的胶原开始,所以血小板粘集堆的形成是血栓形成的第一步,嗣后血栓形成的过程及血栓的组成、形态、大小都取决于血栓发生的部位和局部血流速度。

血栓类型可分为以下四种:

(一)白色血栓(pale thrombus)

多发生于血流较速的心瓣膜、心腔内、动脉内或静脉性血栓的起始部,即形成延续性血栓的头部。肉眼观呈灰白色小结节,表面粗糙质实,与发生部位紧密粘着。镜下主要由血小板及少量纤维素构成,又称血小板血栓或析出性血栓。

(二)混合血栓(mixed thrombus)

血栓在形成血栓头部后,致其下游引起血流减慢和血流漩涡,从而再形成一个血小板小梁的凝集堆,在血小板小梁之间,血液发生凝固,纤维素形成网状结构,其内充满大量的红细胞,此过程交替进行,致形成肉眼上灰白色与红褐色交替的层状结构,称为层状血栓,即混合血栓。肉眼呈粗糙干燥的圆柱状,与血管壁粘连,构成延续性血栓的体部。动脉瘤、室壁瘤内的附壁血栓(mural thrombus)及扩张的左心房内的球状血栓亦属此类。镜下主要由淡红色无结构的不规则珊瑚状的血小板小梁和小梁间由充满红细胞的纤维素网所构成,并见血小板小梁边缘有较多的中性白细胞粘附。

(三)红色血栓(red thrombus)

主要见于静脉,随着混合血栓逐渐增大阻塞血管腔,使血流下游局部血流停止致血液凝固,常构成延续性血栓的尾部。红色血栓形成过程与血管外凝血过程相同。肉眼上呈暗红色、湿润、有弹性、与血管壁无粘连,与死后血凝块相似。经过一段时间,红色血栓由于水分被吸收,变得干燥、无弹性、质脆易碎,可脱落形成栓塞。

(四)透明血栓(hyaline thrombus)

最常见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其发生于微循环的小血管内,只能在显微镜下才能见到,主要由嗜酸性同质性的纤维素构成,又称为微血栓(microthrombus)或纤维素性血栓(fibrinous thrombus)。

四、血栓的结局

(一)溶解、吸收

新近形成的血栓,由于血栓内纤溶酶原的激活和白细胞崩解释放的溶蛋白酶,可使血栓溶解。 血栓溶解过程取决于血栓的大小及血栓的新旧程度。小的新鲜的血栓可被完全溶解吸收。

(二)机化

若纤溶酶系统的活力不足,血栓存在较久时则发生机化。由血管壁向血栓内长入肉芽组织,逐渐取代血栓,这一过程称为血栓机化。在血栓机化过程中,由于水分被吸收,血栓干燥收缩或部分溶解而出现裂隙,被新生的内皮细胞被覆于表面而形成新的血管,并相互吻合沟通,使被阻塞的血管部分地重建血流的过程,称为再通(recanalization)。

(三)钙化

血栓发生大量的钙盐沉着,称为血栓钙化。 依据受累血管不同又称为静脉石(phlebolith)或动脉石(arteriolith)。

五、血栓对机体的影响

血栓形成对破裂的血管起堵塞裂口和止血的作用。这是对机体有利的一面。如慢性消化性溃疡底部和肺结核性空洞壁的血管,在病变侵蚀前已形成血栓,避免了大出血的可能性。但多数情况下血栓形成对机体则造成不利的影响。

(一)阻塞血管 血栓可阻塞血管,其后果取决于组织、器官内有无充分的侧支循环。动脉血管未完全阻塞管腔时,可引起局部器官或组织缺血导致实质细胞萎缩;若完全阻塞而又无有效的侧支循环时,可引起局部器官或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梗死)。如脑动脉血栓引起脑梗死;心冠状动脉血栓引起心肌梗死;血栓性闭塞性脉管炎时引起患肢的坏疽等。静脉血栓形成,若未能建立有效的侧支循环,则引起局部淤血、水肿、出血,甚至坏死。如肠系膜静脉血栓可引起肠的出血性梗死。肢体浅表静脉血栓,由于有丰富的侧支循环,通常只在血管阻塞的远端引起淤血水肿。

(二)栓塞 血栓的整体或部分脱落成为栓子,随血流运行可引起栓塞。若栓子内含有细菌,可引起栓塞组织的败血性梗死或脓肿形成。

(三)心瓣膜病 见于心内膜炎,心瓣膜上反复发作的血栓形成及机化,可使瓣膜瓣叶粘连增厚变硬,腱索增粗缩短,引起瓣口狭窄或关闭不全,导致心瓣膜病。

(四)出血 见于DIC时,微循环内广泛性透明血栓形成,可引起全身广泛性出血和休克。

相关推荐

深静脉血栓好发部位及危害
目前全球每年约有100万人发生深静脉血栓,是仅次于急性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的第三大血管疾病。发生深静脉血栓以后轻者可能致残,丧失劳动能力,重者可发展为肺栓塞而猝死,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也为患者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深静脉血栓多见于下肢,也可见于盆腔和腹腔,上肢少见。但随着锁骨下静脉穿刺和置管操作的增多,近年来有升高的趋势。血栓形成以后少数可自行消融,或局限于发生部位出现疼痛、水肿,大部分可扩展至整个肢体深静脉主干。如果不及时的诊断和处理,可影响血液循环,导致后遗症,少数患者可并发肺栓塞而危及生命。静脉血栓是一种严重威胁生命的疾病,做好血栓的防治工作是降低医疗风险、提高医疗管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措施。
语音时长 01:15

2019-12-04

53367次收听

01:50
深静脉血栓的好发部位及危害
深静脉血栓好发于下肢,容易出现残疾、肺栓塞、猝死等后遗症。发生深静脉血栓以后,轻者可能致残,丧失劳动能力,重者可发展为肺栓塞而猝死。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还给患者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深静脉血栓多见于下肢,血栓形成后,少数可自行消融,或局限于发生部位出现疼痛、水肿,大部分可扩展至整个深静脉主干,如果不及时进行诊断和处理,就可能影响血液循环,导致后遗症,还可能并发肺栓塞而危及生命。所以做好血栓的防治工作是降低医疗风险、提高医疗管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措施。
深静脉血栓有什么临床表现
深静脉血栓临床表现为下肢肿胀、疼痛,部分病人有局部的浅静脉扩张。这种肿胀往往是可凹性的,其特点是晨轻暮重,左侧下肢发病几率比右侧高。如果堵塞双侧的下肢深静脉,或者堵塞下腔静脉,病人会表现双侧腿肿。
语音时长 01:11

2018-09-30

62939次收听

深静脉血栓有什么危害
下肢深静脉血栓自然发展会有两种情况:第一、血栓形成后综合症,长期腿肿,出现坠胀感,部分患者出现腿皮肤粗糙、变厚,形成烂腿、内踝溃疡,长期不愈;第二、导致急性肺栓塞,患者会出现突发胸痛、呼吸困难、甚至休克,危及生命。
语音时长 01:53

2018-09-30

59159次收听

01:36
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深静脉血栓临床表现为下肢肿胀、疼痛,部分病人有局部的浅静脉扩张。这种肿胀往往是可凹性的,其特点是晨轻暮重,左侧下肢发病几率比右侧高。如果堵塞双侧的下肢深静脉,或者堵塞下腔静脉,病人会表现双侧腿肿。
02:20
深静脉血栓的危害有哪些
下肢深静脉血栓自然发展会有两种情况:第一、血栓形成后综合症,长期腿肿,出现坠胀感,部分患者出现腿皮肤粗糙、变厚,形成烂腿、内踝溃疡,长期不愈;第二、导致急性肺栓塞,患者会出现突发胸痛、呼吸困难、甚至休克,危及生命。
02:07
深静脉血栓如何护理
为防止因剧烈运动血栓脱落而引起的急性肺栓塞,患者需卧床休息10天至2周;慢性深静脉血栓患者可以下适量床活动,尤其注意抬高患肢、避免久坐久站,必要时可以穿医用弹力袜。深静脉血栓护理非常重要,尤其是急性深静脉血栓患者。
深静脉血栓形成三要素
正常情况下,完整的内皮细胞主要起抑制血小板粘集和抗凝血作用,但在内皮损伤或激活时,则引起局部凝血。血管内膜的损伤,是血栓形成最重要和最常见的原因。内皮细胞损伤后,暴露出内皮下的胶原,激活血小板和凝血因子Ⅻ,启动了内源性凝血过程。同时,损伤与内皮细胞释放组织因子,激活凝血因子Ⅶ,启动外源性凝血过程。在凝血过程启动中,血小板的活化极为重要。
妊娠期深静脉血栓:困难的抉择
血栓栓塞性疾病是多种危险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关于血栓形成机制,早在1856年德国病理学家曾指出:包括高凝状态、静脉淤滞和血管损伤。这三种因素在妊娠中不同程度地存在,导致孕妇成为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高危人群,其风险为非孕期的5~6倍。有部分孕妇,存在"卵巢过度刺激综合症“,表现为深静脉血栓、腹水、水钠潴留等。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该病的深入研究,发现:左髂静脉受压综合症在妊娠患者中亦是一个重要因素甚至是发病基础,而妊娠仅仅是血栓的诱因。某些妇女有先天性或后天性血栓形成倾向疾病,是导致血栓形成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遗传性的血栓形成倾向疾病包括Ⅴ因子莱顿(Leiden)突变、前凝血酶G20210A突变、甲基化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变异、抗凝血酶缺乏、C蛋白和S蛋白缺陷等。后天性血栓形成倾向疾病(也称获得性易栓症)主要指抗磷脂抗体综合征,可合并或不伴有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
术后要防深静脉血栓
深静脉血栓(DVT)形成是血液在深静脉腔内非正常凝结,阻塞静脉管腔,导致回流障碍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全身静脉均可发病,但以下肢最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