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静脉血栓如何护理
发布时间:2018-09-2963237次播放
视频内容:
为防止因剧烈运动血栓脱落而引起的急性肺栓塞,患者需卧床休息10天至2周;慢性深静脉血栓患者可以下适量床活动,尤其注意抬高患肢、避免久坐久站,必要时可以穿医用弹力袜。
深静脉血栓护理非常重要,尤其是急性深静脉血栓患者。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用微信“扫一扫”图中二维码,
即可把视频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关推荐
妊娠期深静脉血栓:困难的抉择
妊娠期深静脉血栓通常需要根据血栓位置、严重程度及妊娠阶段综合评估处理方案。主要干预方式包括抗凝治疗、下腔静脉滤器置入、终止妊娠,需由血管外科与产科医生共同制定个体化方案。
深静脉血栓好发部位及危害
目前全球每年约有100万人发生深静脉血栓,是仅次于急性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的第三大血管疾病。发生深静脉血栓以后轻者可能致残,丧失劳动能力,重者可发展为肺栓塞而猝死,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也为患者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深静脉血栓多见于下肢,也可见于盆腔和腹腔,上肢少见。但随着锁骨下静脉穿刺和置管操作的增多,近年来有升高的趋势。血栓形成以后少数可自行消融,或局限于发生部位出现疼痛、水肿,大部分可扩展至整个肢体深静脉主干。如果不及时的诊断和处理,可影响血液循环,导致后遗症,少数患者可并发肺栓塞而危及生命。静脉血栓是一种严重威胁生命的疾病,做好血栓的防治工作是降低医疗风险、提高医疗管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措施。
01:50
深静脉血栓的好发部位及危害
深静脉血栓好发于下肢,容易出现残疾、肺栓塞、猝死等后遗症。发生深静脉血栓以后,轻者可能致残,丧失劳动能力,重者可发展为肺栓塞而猝死。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还给患者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深静脉血栓多见于下肢,血栓形成后,少数可自行消融,或局限于发生部位出现疼痛、水肿,大部分可扩展至整个深静脉主干,如果不及时进行诊断和处理,就可能影响血液循环,导致后遗症,还可能并发肺栓塞而危及生命。所以做好血栓的防治工作是降低医疗风险、提高医疗管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措施。
深静脉血栓有什么临床表现
深静脉血栓有什么危害
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方法
01:36
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深静脉血栓临床表现为下肢肿胀、疼痛,部分病人有局部的浅静脉扩张。这种肿胀往往是可凹性的,其特点是晨轻暮重,左侧下肢发病几率比右侧高。如果堵塞双侧的下肢深静脉,或者堵塞下腔静脉,病人会表现双侧腿肿。
02:20
深静脉血栓的危害有哪些
下肢深静脉血栓自然发展会有两种情况:第一、血栓形成后综合症,长期腿肿,出现坠胀感,部分患者出现腿皮肤粗糙、变厚,形成烂腿、内踝溃疡,长期不愈;第二、导致急性肺栓塞,患者会出现突发胸痛、呼吸困难、甚至休克,危及生命。
为你推荐
专家视频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深静脉血栓形成有哪些危害
- 2 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
- 3 深静脉血栓形成应该怎么处理
- 4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症状有哪些
- 5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
- 6 深静脉血栓形成形成原因
- 7 怎样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 8 深静脉血栓形成什么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