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肠外瘘治疗方法

60872次浏览

肠外瘘可通过保守治疗、营养支持、药物治疗、内镜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肠外瘘通常由腹部手术并发症、创伤、炎症性肠病、肠道肿瘤放射性肠炎等原因引起。

1、保守治疗

肠外瘘早期可尝试保守治疗,适用于瘘口较小且无严重感染的情况。患者需绝对禁食以减少肠液分泌,同时留置胃肠减压管引流消化液。通过静脉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每日记录瘘口引流量。局部护理需用生理盐水冲洗瘘口周围皮肤,涂抹氧化锌软膏预防皮炎。合并腹腔感染时需在超声引导下穿刺引流脓液。

2、营养支持

全肠外营养是肠外瘘的基础治疗,通过中心静脉导管输注营养液。营养液需包含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乳剂及微量元素,热氮比维持在150:1。当瘘口引流量减少至200毫升以下时,可尝试经鼻肠管实施肠内营养。建议采用短肽型肠内营养粉剂,从低浓度小剂量开始逐渐增量。定期检测血清前白蛋白、转铁蛋白等营养指标。

3、药物治疗

生长抑素类似物如醋酸奥曲肽注射液可减少消化液分泌50%以上。质子泵抑制剂如注射用奥美拉唑钠能抑制胃酸分泌,保护瘘口周围组织。对于克罗恩病导致的肠瘘,需使用注射用英夫利西单抗控制炎症活动。合并感染时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等抗生素。疼痛明显者可短期使用盐酸布桂嗪注射液。

4、内镜治疗

内镜下放置覆膜支架适用于食管-气管瘘或结肠瘘,支架直径需超过瘘口边缘1厘米。对于十二指肠瘘可采用内镜下生物蛋白胶封堵术,术后需禁食48小时。内镜夹闭术适合直径小于5毫米的瘘口,通常需要放置2-3枚钛夹。术后需复查造影确认瘘口闭合,期间继续肠外营养支持。

5、手术治疗

肠切除吻合术适用于瘘口大于2厘米或保守治疗3个月未愈者。术前需进行全肠道准备,术中彻底清除瘘管周围纤维瘢痕组织。对于高位小肠瘘可选择带血管蒂空肠浆肌层片修补术。严重腹腔感染需先行肠造口术,3-6个月后再行二期手术。术后需加强切口护理,预防吻合口瘘发生。

肠外瘘患者日常需保持瘘口周围皮肤清洁干燥,使用造口护理器材收集漏出液。饮食应从清流质逐步过渡到低渣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及高纤维食物。康复期可进行腹式呼吸训练增强膈肌力量,但三个月内禁止提重物。建议每2周复查血常规和电解质,定期进行瘘管造影评估愈合情况。出现发热、腹痛加剧或引流液浑浊时应及时就医。

相关推荐

肠瘘患者治疗过程中导致发热的原因
肠瘘患者治疗过程中导致发热可能与感染、炎症反应、手术并发症、营养代谢紊乱、药物反应等因素有关。肠瘘是肠道与其他器官或体表之间的异常通道,治疗期间发热需警惕感染性并发症。1、感染肠瘘导致肠内容物外漏,可能引发腹腔或伤口感染...
肠瘘怎么治疗
对于肠瘘这种疾病的出现,可以采用西医治疗,一定要预防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否则会导致肠瘘患者死亡。常用的药物主要有比谷氨酸钾等,可以给患者进行口服,又或者从患者的瘘口直接灌入,能够起到很好的缓解病情作用,甚至治愈。
什么是肠瘘
肠瘘是指在肠与其他器官,或肠与腹腔、腹壁外有不正常的通道,前者称内瘘,后者为外瘘。肠瘘造成肠内容物流出肠腔而引起感染。体液丢失、营养不良和器官功能障碍等一系列的病理生理改变。通俗的说,肠瘘就是肠子破了,肠液外溢而引起腹腔感染出血等一系列的病理生理改变。所以瘘字是病字头,表明肠瘘也是一种病。所以在外科医生的眼中,其实肠瘘是一个非常危险的病,也是一个非常棘手的,治疗起来有难度的一种病。因为肠液外溢进入腹腔,肠液中有大量的细菌、消化酶,胆盐等各种各样的化学物质,它会刺激腹膜,而引起机体强烈的反应。在肠瘘发生的初期,会出现严重的感染、休克和呼吸功能障碍等多脏器的功能障碍。所以肠瘘是目前外科治疗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的疾病。
语音时长 01:48

2018-11-29

56781次收听

肠瘘有什么症状
肠瘘的临床症状比较复杂,病情轻重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肠瘘的类型、原因、患者的身体状况,以及肠瘘发生的不同阶段等等。肠外瘘早期一般表现为局限性或者是弥漫性的腹膜炎的症状,患者可以出现发热、腹胀、腹痛,局部的腹壁压痛,反跳痛等。肠间内瘘可以无明显的临床症状,或者是生理紊乱,比较常见的一些临床症状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瘘口形成与肠内容物漏出。肠外瘘的特征性表现在腹壁可以出现一个或者是多个的瘘口,经常可以见到肠液、胆汁、气体、粪便或者是食物的流出。第二,感染。感染是肠瘘发生和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也是主要的临床表现之一。腹腔感染,特别是腹腔脓肿可以引起肠瘘。肠瘘发生初期肠液漏出,肠液漏出会引起不同程度的腹腔感染,腹腔脓肿,如果病情进一步的发展,可以出现弥漫性的腹膜炎,脓毒血症等临床表现。第三,营养不良。因为肠内溶物特别是消化液的漏出会造成消化吸收障碍,加上感染、进食减少以及可能有一些基础疾病的影响,肠瘘病人大多数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表现为低蛋白血症,全身的组织水肿,消瘦一些临床表现。第四,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紊乱,出现低钾、低钠、代谢性酸中毒等。第五,出现多器官的功能障碍,比如肠瘘后期,病情得不到控制,可以出现多器官的功能障碍、胃肠道出血、肝脏的损伤、肾功能减退这些临床症状。
语音时长 02:24

2018-11-29

64572次收听

肠瘘手术后注意事项
肠瘘患者手术后通常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维持体液的平衡,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症状。第二,要控制感染,要加强负压引流和盥洗的护理,对于负压的大小,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袋的定期更换,灌洗液的量以及速度,盥洗后引流出来的引流液的量以及性质,要进行严密的观察和及时的处理。合理地应用抗菌药物,不定期的根据细菌药敏培养,选择合理的抗生素。第三,营养支持。一般是行全胃肠外营养,应注意输液的速度和中心静脉导管的护理,避免导管性感染。第四,瘘管周围皮肤的护理,要保持充分有效的腹腔引流,减少肠液的露出,是预防皮肤损伤的关键。要保持引流通畅,定期观察负压吸引是否通畅,及时处理引流管堵塞。对于瘘口的护理要及时发现并吸净漏出的肠液,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局部清洁后涂抹复方氧化锌软膏等进行保护。第五,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要定期复查改善功能,对肝肾功能有障碍的,及时进行药物的处理和纠正。要严密的观察胃肠道或者是瘘口有没有出血,及早的应用止血药物,或者甚至有时候需要进行再次手术的准备,再就是要鼓励患者早期的床上活动或者是下床的活动,预防粘连性的肠梗阻。
语音时长 02:16

2018-11-29

58327次收听

肠瘘手术后多久能好
肠瘘主要发生在腹部的手术后,是术后发生的一种严重并发症,主要的病因是术后腹腔感染、吻合口裂开、肠管血运不良造成。通常肠瘘一般有以下四个病理改变分期,典型的肠瘘的发生发展一般经过这四个阶段,相继出现以下的病理改变。一、腹膜炎期,主要发生在创伤或者是手术后的一周以内,由于肠内容物经过腹肠壁缺损处漏出,对瘘口周围产生刺激,引起腹膜炎症反应。二,局限性脓肿,多发生在肠瘘发病后的7到10天。由于急性肠瘘引起腹腔炎症反应,腹腔内纤维素渗出,大网膜的包裹而形成的局限性脓肿。三,瘘管形成期。上述脓肿在没有人为的引流情况下,可能发生破溃,然后使脓腔通向体表或者是周围的器官,从肠壁篓口至腹壁或其他的器官篓口处,形成固定的异常通路,而经过此通道流出。第四,瘘管闭合期。随着全身情况的改善和有效的治疗,肉管内容物引流通畅,周围组织炎症反应消退,以及纤维组织增生,瘘管最后被肉芽组织充填,并形成纤维瘢痕而愈合。肠篓是一种非常严重的消化道术后并发症。鉴于要经过以上四个阶段,所以究竟多长时间可以得到明显的缓解,或者是肠瘘可以治愈,要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决定,一般病程都比较长,往往会超过几个月的时间。
语音时长 02:04

2018-11-29

50245次收听

肠瘘和肠穿孔区别
肠瘘是指肠管之间,肠管与其他的脏器或者体外出现病理性通道,造成肠内容物流出肠腔,引起感染,体液丢失,营养不良和器官功能障碍等一系列的病理生理改变。肠瘘可以分为内篓和外篓两类。而肠穿孔是指肠管病变穿透肠管壁导致肠内容物溢出至腹膜腔的过程,是许多肠道疾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引起严重的弥漫性腹膜炎,主要表现为剧烈腹痛、腹胀、腹膜炎等症状,体征严重可导致休克和死亡。肠篓和肠穿孔的区别也在于肠瘘发病原因,常见原因有手术、创伤、腹腔感染、恶性肿瘤、放射线损伤、化疗以及肠道炎症与感染性疾病等方面。肠瘘的发生发病机制病理改变分期一般要经历四个阶段,经历腹膜炎症期、局限性脓肿期、瘘管形成期、瘘管闭合期而引起的一些水电解质和酸碱紊乱,营养不良,消化酶的局部的腐蚀作用,腹腔感染,通常这些可以按照内科的或者药物的保守治疗,有时候可能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当然一部分的肠篓也是需要通过外科手术治疗的,而肠穿孔通常发生在消化道溃疡、炎症性的肠道病、肠道憩室、肠道的肿瘤,肠系膜缺血性疾病、绞窄性的肠梗阻或者自发性外伤性的肠穿孔,通常发病比较急,发病比较重,一般是需要外科的急诊手术才能够解决。
语音时长 02:22

2018-11-29

55481次收听

肠瘘该怎么进行治疗
肠瘘是一个“长程”的疾病,需要打“持久战”。大多数肠瘘的治疗少则3个月,多则半年甚至更长时间。也有少部分肠瘘患者,如十二指肠瘘、空肠瘘、胃瘘等,两周至四周左右也有治愈的。
肠瘘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
肠瘘指的是胃肠消化道内的内容物经肠道的病变部位溢出到肠道外或腹腔的疾病。
什么是双套管
双套管引流技术的出现,协同当时营养支持技术的发展,使得肠瘘治疗的理念发生了根本改变。肠瘘、腹腔感染疾病的病死率也由之前的50-60%降至目前不足20%,肠瘘术后再瘘率也显著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