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什么样的饮食容易造成糖尿病

发布时间:2018-06-1164733次浏览

糖尿病逐渐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主要慢性病。提起糖尿病人们首先会想到糖,于是出现“谈糖色变”,其实糖尿病与糖的摄入并不相关,但是肯定与我们的饮食习惯密切相关,因为我们的糖尿病发病率随着时代的发展在逐年增加的!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调整饮食避免糖尿病的发生呢?平时每一餐您都吃些什么呢?怎么吃才算科学营养呢?吃能吃出糖尿病吗?

据调查,1994年我国的糖尿病患病率是2.8%,1996年就达到了3.2%,而到了1999年,北京个别社区糖尿病患病率就达到8.9%,也就是说,平均每10个人当中就有可能有一个糖尿病患者。现在,全球就有糖尿病患者1.2亿人,我国就超过了3000万。

哪些人有可能患上糖尿病呢?医学研究结果表明,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长期共同作用而导致的慢性疾病。一般情况下,肥胖者、有糖尿病家族史、分娩过4公斤以上胎儿的妇女和中老年人是高危人群。遗传因素我们都知道,也就是您的爷爷或者奶奶患有糖尿病的话,您就有可能成为糖尿病病人。那么,导致糖尿病的环境因素有哪些呢?长期饮食结构不合理、热量摄入过多、吸烟、喝酒、心理压力、情绪波动,都是造成糖尿病的环境因素。

或许许多家庭都这样安排饮食:平时没有特意地注意荤素搭配,菜谱没有特意去想。星期六、星期日孩子爱吃排骨、牛肉什么的,有时间做就给他做点。吃什么算好呢?平时当然是少吃粮食多吃肉,鸡鸭鱼肉一样也不能少,可这样吃正确吗?

现在,大家的饮食习惯有所改变,生活好了,肉吃多了,油吃多了,高蛋白、高脂肪摄入多了,这样,热量就摄入多了,营养随之便过剩了,加之运动又少了,所以,我们的糖尿病发病就多了。我们应该明白,并不是粮食造成了糖尿病,而是过多地摄入了油、蛋白质、脂肪造成了营养的过剩导致了糖尿病。

21世纪与其说面临糖尿病、心脏病、心脑血管病等一系列疾病的挑战,还不如说面临着人类不良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的挑战。那么,怎么吃才是健康的呢?

第一条原则:高热量饮食要节制。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是热量的来源,存在于日常的各种食物当中,对于高热量的点心、巧克力等,大家都知道要少吃。但是,您知道吗?选择看似热量不高的水果、蔬菜也要注意,有很多的蔬菜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像胡萝卜、玉米、土豆、豆角等,如果想吃的话,也最好少吃,要定量。那么,其他像宽叶的蔬菜,由于含有大量的植物纤维和维生素,就多多益善。

水果可是好东西,尤其到了秋季,气候干燥,吃一些水果可以补充水分。当然,如果您有糖尿病的遗传史,或者身体比较肥胖,或者当天已经吃了很多东西的话,我们建议您选择一些热量比较少的水果来吃,比如梨、橘子、苹果等,至于像香蕉、红枣、荔枝这种糖分比较高的,就最好不吃。另外,建议您选水果一定要选择新上市的新鲜水果,因为贮藏一段时间的水果就会沉淀许多的糖分,如果您有糖尿病的话,就最好不吃。有些人为了控制体重,只吃少量的主食,或者是干脆舍弃主食不吃,由于饥饿,又会吃很多的副食和零食。专家建议我们说,每天还是应该吃半斤左右的主食。因为粮食的体积大,饱腹感强,这样反倒有利于控制体重,只是吃时要多选择一些全麦、糙米和各种杂粮。

第二条原则:控制饮食总热量。饮食上,要将主食、副食、零食、饮料,还有炒菜油的热量全部计算在内。您别以为零食不起眼,20粒花生米或者30粒瓜子的热量相当于一两米饭或10克油,而我们健康人每天只需要30克油就足够了。那究竟我们每天要吃多少东西呢?我们需要主食4~5两,肉蛋等3~5两,油1~2勺,蔬菜1~1.5公斤。当然了,这个食物量是相对而言的,每一个人根据不同的身体状况和劳动强度,需要摄入的热量也不一样。所以,如果您是一个慢性病患者,或者是肥胖的人,建议您最好请一个营养师来根据您的情况来为您制定一个合理的饮食方案。

第三条原则:多样选择,营养均衡。食品里面的营养成分要合理搭配,如果控制主食,一天不能少于3两。因为主食的主要成分为碳水化合物,它是刺激胰岛素分泌的必需品。营养均衡需要糖、蛋白质、脂肪三方面合理搭配。

据国外的研究机构调查表明,如果您最初发现餐后血糖升高,这并不需要治疗,只要您能改变一下不良的饮食习惯和行为方式,那么,血糖值就会逐渐恢复正常。如果您家没有糖尿病的遗传史,您也没有不良的饮食习惯,那么,恭喜您,您是不会患糖尿病的。良好的饮食习惯才是身体的根本保证。无论您是不是糖尿病的危险人群,要想有健康的身体,就让我们从关心每一餐做起吧!

相关推荐

03:12
餐后2小时血糖6.5mmol/L正常吗
餐后两小时血糖6.5mmol/L,是正常的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的正常范围,是3.9到7.8mmol/L之间,这是对正常人群。诊断糖尿病,是大于等于11.1mmol/L,在7.8到11.1mmol/L之间,称之为糖耐量异常,是糖尿病的前期阶段。特殊人群,指的是孕妇,孕妇餐后两小时的血糖正常范围,是3.9到6.7mmol/L之间,所以餐后两小时的血糖,正常人群6.5mmol/L,在正常范围。
02:44
血糖检查需要空腹吗
血糖检查一般还是需要查空腹血糖,因为空腹时候的血糖是比较平稳的,特别能够反映血糖水平。所以去检查有没有糖尿病或者查体的时候,一般都先查空腹血糖。也有一种情况,有些人空腹血糖正常,餐后血糖高。这个时候要看空腹血糖的水平,空腹血糖如果偏高了,没有到糖尿病,要赶快去查餐后血糖,结合起来可能会更加好一点。糖尿病人在控制血糖的时候,也需要查空腹血糖。尤其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先把空腹血糖降到正常了,再去看餐后血糖。
糖尿病人吃什么
糖尿病人避免吃盐过多,少吃糖分含量高或者淀粉、脂肪含量高的的食品。糖尿病人吃什么好一直是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比较关心的话题,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少吃可能快速提升血糖的,很容易转化为葡萄糖。所以需注意以下几点:一、制订饮食方案。初步制订饮食方案,一个月复诊一次再做凋整。根据就餐情况、体力活动、血糖监测情况、胃肠道功能等,及时调整膳食。二、合理搭配能量比例。合理控制总能量是糖尿病营养治疗的主要原则。蛋白质占到每日总能量的1/3左右;每日脂肪摄入量不能超过30%。三、三餐分配要合理。病情稳定的糖友至少保证一日3餐,血糖波动大、易出现低血糖的糖友就需要适当分餐,每日进餐5~6次。四、饮食控盐有讲究。每日食盐在六克以下,应从两方面下手:一是少吃看得见的盐,二是少吃隐形盐。
语音时长 01:33

2020-01-09

62542次收听

糖尿病丧失性功能怎么办
糖尿病丧失性功能之后想要恢复,首先要控制体重在理想范围内。其次,要限制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且饮食要遵循适量且营养充足的原则。患者平时也要增强运动,因为运动可以有降血糖和改善心血管的作用。因心理因素导致性功能障碍的患者需要积极进行心理治疗。最后也需要服用降糖类药物,以控制正常的血糖水平,这样性功能就可以得以恢复了。
糖尿病怎么根治
糖尿病目前没有根治的方法,主要是通过积极的饮食治疗,运动以及药物治疗,可以达到长期控制血糖的目标。糖尿病的治疗有5架马车,也就是饮食,运动,药物,糖尿病教育以及监测,那么饮食主要是根据患者的身高,体重以及活动量来制定饮食计划,每天定时定量,少吃多餐,可以尽量的多选择一些维生素以及纤维素多的食物。另外加强运动,达到一个中等强度的运动,药物可以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选择,单用或者联合用药,让患者知道糖尿病是终身性的疾病,需要长期积极的控制,了解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以及危害,使患者及家属积极的配合治疗,达到长期控制稳定的状态,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所以说糖尿病是无法根治的,因为糖尿病是一个终身性的疾病,慢性病需要长期积极的控制。
语音时长 01:42

2019-12-09

57998次收听

糖尿病高血糖的症状有哪些
糖尿病高血糖有典型三多一少的症状,也就是吃得多、喝得多、拉得多,但是体重下降,并且乏力、头昏、嗜睡,总是提不起精神。餐前的低血糖,比如有头昏、心慌、冒冷汗等低血糖的症状。视物模糊,泡沫尿,或者是指端的麻木、疼痛、乏力等。伤口经久不愈,受到了外伤,伤口可能很快出现感染,发展很快,并且经过治疗之后经久不愈,可能形成一些窦道或者是长期的难治性的溃疡,心慌或者是静息的时候心率增快。出汗的异常。
语音时长 01:32

2019-11-27

55777次收听

糖尿病是如何引起的
糖尿病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多是因为糖尿病的分类不同。首先了解糖尿病分型,糖尿病分型分为Ⅰ型糖尿病、Ⅱ型糖尿病、其它特殊类型糖尿病和妊娠糖尿病。其中占的最多的是Ⅱ型糖尿病,而Ⅱ型糖尿病的发病原因是多因素影响。其实在整个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当中,无论是Ⅰ型还是Ⅱ型糖尿病,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者胰岛素作用障碍,是最核心的问题。人体当中唯一能降血糖的激素就是胰岛素,所以一旦胰岛素分泌出现问题,无论是作用缺陷还是分泌减少,都会导致血糖升高。其中Ⅱ型糖尿病是现在整个糖尿病发病当中的主力军,占到93%以上。Ⅱ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当中,除了胰岛素分泌的问题之外,还有一大部分是影响到胰岛素分泌的因素,包括肥胖、高血压、吸烟、家族史、自身免疫机制等。多因素干预,往往会影响Ⅱ型糖尿病发生和发展。所以在糖尿病的高危人群中,尤其是Ⅱ型糖尿病高危人群,一定要提高警惕,要及早进行筛查、及早进行诊断、及早进行干预,才能够预防这些患者发生糖尿病,甚至是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进展。
语音时长 01:38

2019-11-13

63378次收听

02:03
二型糖尿和一型哪个严重
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都很严重,但是对胰岛功能而言,1型糖尿病人的病情应该要更严重。刚得病时,1型糖尿病人的胰岛功能破坏非常严重,几乎全部丧失,所以胰岛不能分泌胰岛素,患者的血糖就会非常高,患者的症状也会很明显,是典型的“三多一少”的症状,即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少。1型糖尿病人会发生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而2型糖尿病人,由于起病年龄比较晚,胰岛功能破坏也比较慢,但是2型糖尿病人同样会发生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和急性并发症,包括心脑血管病变、视网膜肾病等。
糖尿病的并发症
糖尿病的并发症有很多,比如大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变、糖尿病肾病等症状,都属于糖尿病的并发症。糖尿病之所以会引发各种并发症,是因为高血糖长期存在,引起了各种组织出现慢性损伤和功能障碍。因此糖尿病患者,需要注意饮食方面的事项,要严格控制热量,不能让自己高血压和体重指数上升。
糖尿病知识必须掌握吗
糖尿病是常见的一种病症,所以在平时人们一定要掌握关于糖尿病的知识,以方便自己在患上糖尿病之后及时的发现,懂得该怎么去做有利于病情的恢复。糖尿病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定期的检测自己的血糖,观察病情的变化,积极的配合治疗。
糖尿病的食疗方法
糖尿病是一种不容易根治的疾病。所以我们一定要在日常的饮食中进行控制。如果控制不好,不仅本身病症加重,还容易引发并发症,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所以一定要控制血糖。饮食是控制血糖的一个重要的办法之一,平时要知道饮食禁忌,选择可以吃的食物,远离糖类食物。如果吃了含糖量高的食物,那么血糖必然会升高,从而引发各种不适症状。比如用桑白皮泡水喝,是很好的缓解糖尿病的方法。另外西芹段南瓜、凉拌苦瓜、玉米须燕麦豆浆等等都是适合糖尿病的食疗方法。
糖尿病的症状有哪些
生活条件提高了之后,患糖尿病的人也越来越多了,不过这种疾病有迹可循,只要能够早发现、早治疗,是可以得到控制的。那么糖尿病的症状有哪些?
糖尿病会不会遗传
如果家族里有得糖尿病的人,其后代出现糖尿病的患者概率比非糖尿病人家族高3到20倍,而糖尿病不是一对一的遗传疾病,父母是糖尿病患者,孩子是否会发病,这个与孩子出生后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后天因素也有一定的关系。
语音时长 01:03

2018-09-30

53339次收听

02:20
糖尿病心血管病
糖尿病心血管病包括糖尿病心肌病变、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高血压以及冠状动脉心脏病变。糖尿病患者较非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高2-3倍,无论在病因、发病机制、病理生理、临床表现以及患病率等方面糖尿病性心脏病均较非糖尿病冠心病更为复杂。
02:00
糖尿病患者都需要打胰岛素吗
糖尿病患者打不打胰岛素要分具体情况。如果糖尿病患者肾功能不好就必须打胰岛素。在口服降糖药无效的情况下也可打胰岛素。急性并发症时,病人突然高烧不退,突然大面积脑出血或突然心梗也需要打胰岛素。应急状态缓解,如体温正常、心梗好转胰岛素也可改成常规口服降糖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