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毒感染者能结婚吗
乙肝病毒感染者可以结婚,但需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并做好健康管理。乙肝病毒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和性接触传播,日常接触如共餐、拥抱等不会传染。
乙肝病毒感染者结婚前应主动告知伴侣自身感染情况,建议伴侣及时检测乙肝两对半。若伴侣未感染且无抗体,需按0-1-6个月程序接种乙肝疫苗,全程接种后产生有效抗体可降低传播风险。感染者需定期监测肝功能、乙肝病毒载量,若病毒复制活跃或肝功能异常,需遵医嘱进行抗病毒治疗,常用药物包括恩替卡韦片、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等。感染者应避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可能接触血液的物品,性生活使用安全套可进一步减少传播概率。
若女性为乙肝病毒感染者,孕期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母婴阻断。妊娠晚期高病毒载量者需接受抗病毒治疗,新生儿出生后12小时内需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通过规范干预,母婴传播阻断成功率较高。双方在充分知情和科学防护基础上,乙肝病毒感染不影响婚姻权利,但需共同承担健康管理责任。
婚后建议每6-12个月复查肝功能、乙肝病毒DNA、肝脏超声等指标,保持规律作息,避免饮酒和滥用药物。日常饮食可适当增加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摄入,如鱼肉、鸡蛋、西蓝花等,但无须特殊忌口。双方应保持良好沟通,共同学习乙肝防治知识,消除不必要的恐慌心理。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