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胆囊息肉患者腹腔镜术后腹胀

53094次浏览

部分胆囊息肉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目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治疗胆囊息肉的首选术式,具有手术创伤小、患者痛苦小的优点。但部分患者由于麻醉和手术等原因,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出现严重的腹胀,增加了患者的痛苦。

患者需要在腹腔镜术后加强护理,以预防可能发生的腹胀,包括早期排尿、尽早开始活动、在指导下合理进食。

在手术后一段时间,患者麻醉清醒时就应该尽早排尿。生命体征较平稳的患者可以在护理人员或家属的协助下在床边排尿,排尿后应立即卧床休息,身体较虚弱的患者可以尽早在床上排尿,以减少因尿潴留所致的腹胀。

患者在术后生命体征平稳后应尽早开始床上活动,早期可仅在床上活动上、下肢,待输液完毕后,可先在护理人员的协助下坐在床边、双腿下垂,一般在次日即可下床活动。早期开始床上活动,尽早下床活动可以有助于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促进肛门排气而减轻腹胀。

胆囊息肉患者的术后饮食应安排合理,在肛门排气后可以开始少量进食低脂、易消化流食,早期尽量少吃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食物,应多饮水,多食富含纤维素的蔬菜和水果。

相关推荐

胆囊息肉会消失什么原因
胆囊息肉自己消失,在临床上是一种比较少见的情况。之所以会消失,大概有两种可能的原因。首先第一种是,所谓的胆囊息肉并不是真性息肉,是胆固醇结晶附着在胆囊壁上,误诊为胆囊息肉,这种胆固醇结晶有可能随着感知的更新自己溶解掉了,或者是在胆囊运动的时候,从胆囊壁上脱落了,从而在后续的检查中,就发现息肉不存在了,误以为是息肉消失了。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息肉本身和胆囊黏膜相连的部位非常的纤细,在胆囊剧烈收缩或者是剧烈运动的时候,这种纤细的地步有可能发生了断裂,导致胆囊息肉脱落,随着胆汁排出到了肠道内,所以也就出现了后续检查中,发现胆囊息肉不存在消失的情况。以上的两种情况,在临床上其实并不是非常的多见,但是偶尔在临床上是可以遇到的,无论是哪种原因,大家都不要慌张,总之并不是坏事。
语音时长 01:16

2021-07-09

82183次收听

胆囊息肉什么时候用药最好
胆囊息肉是目前大家都很关心的一种疾病,以往治疗胆囊息肉一般都是以手术切除胆囊和药物为主,而就从这两种中选择最佳治疗方法,还是有很多患者会感觉迷茫,方法用的多了反而变的麻木了。那么究竟胆囊息肉是怎样的病呢?胆囊息肉什么时候用药最好?为什么那么多人都比较困扰呢?
胆囊息肉的发病原因要明确
胆囊息肉的发病原因要明确。胆囊息肉是发病和很多因素有关,并且在临床上有很多类型,不同类型的胆囊息肉有不同的胆囊息肉的发病原因。了解这些胆囊息肉的发病原因可以帮助患者更好的对其进行预防。那么胆囊息肉的发病原因都是什么呢?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
发现胆囊息肉怎么办呢?
大家对胆囊息肉了解吗?知道要是发现自己得了胆囊息肉该怎么办吗?下面,就让专家来介绍下胆囊息肉的治疗有哪些。胆囊息肉又称胆囊隆起样病变或胆囊肿瘤。胆囊息肉样病变是泛指胆囊壁向腔内呈息肉状生长的所有非结石性病变总称。胆囊息肉病变临床并不少见,手
胆囊息肉的具体表现症状如下
胆囊息肉的患者们都知道,胆囊息肉的具体表现有几种,那胆囊息肉的具体表现有哪些呢?胆囊息肉已经在影响着患者们的正常生活,下面,就让专家们来为大家介绍下胆囊息肉的具体表现有哪些。1、无症状:胆囊息肉多无症状,85%以上的患者都是在例行体检中发现。需要提起大家注意的是,无症状胆囊息肉的治疗是不容忽视的,因
接吻会传染胆囊息肉吗
不是传染病,是不会传染的。胆囊息肉是一种发生于胆囊的良性赘生物,它是一般不影响肝脏的,但是如果息肉的体积比较大例如超过1个公分则会有着恶变的可能,是需要积极择期手术摘除的。胆息肉不是传染性疾病,不会传染肝的。但会影响肝的功能。
02:49
胆囊息肉严重吗
不管是胆固醇性质的息肉还是胆囊腺瘤性的息肉,都不是十分严重,患者不必过于紧张。胆囊息肉通常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胆固醇性质的息肉,二是腺瘤性质的息肉。胆固醇性质的息肉是由于胆汁中胆固醇成分的增加,导致胆固醇在胆囊里析出,形成胆固醇结晶,并长期在胆囊壁上附着积累形成的。另外一种息肉是胆囊的腺瘤性息肉,它的形成是由于胆囊上皮的增生。如果这两种类型的息肉增大到一公分以上,就需要做手术治疗。特别是当胆固醇息肉和腺瘤性的息肉大于一公分,同时又合并有胆囊壁的增厚,并且增厚情况不均匀的时,患者一定要及时配合进行治疗。因为随着胆囊息肉的渐渐增大,它的增生也会逐渐活跃,长此以往容易形成胆囊癌。
02:40
胆囊息肉怎么自愈
胆固醇性息肉可以自愈,腺瘤性息肉不会自愈。需要对其进行鉴别诊断判定它是胆囊胆固醇性息肉还是腺瘤性息肉。胆固醇性息肉与体内的胆红素代谢水平的变化相关,尤其在妊娠的妇女中,早期会有胆汁淤积、淤胆的表现,等妊娠结束之后,这种症状就会消失,所以胆固醇性息肉是可以自愈的。腺瘤性息肉是不会自愈的,因为这种息肉是由细胞成分在胆囊黏膜层发生发展来,需要密切随访、警惕它癌变的风险,临床上对于这类息肉,如果超过一公分,癌变的几率就会明显增加。所以在大部分临床中心是将这种息肉以一公分为界,如果超过一公分就会建议进行胆囊切除手术,但也不是绝对。需要根据息肉B超下的表现、性状以及有没有合并肿瘤标记物的升高,有没有合并临床症状等一系列综合因素来考虑是否需要外科处理。
02:26
胆囊息肉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胆囊息肉一般不会引起明显不良症状。而胆囊息肉治疗方法需要结合是否存在癌变的风险来选择,可以接受胆囊切除手术。胆囊息肉通常不会引起明显症状,胆囊息肉分为胆固醇性息肉,腺瘤性息肉,炎性息肉等;除少部分的息肉有潜在癌变风险之外,大多数的胆固醇性息肉等,都不会有癌变的风险。也不会有任何的症状,胆囊息肉治疗,主要是要结合是否有合并其他的胆囊疾病以及胆囊息肉是否有发生癌变的风险来进行选择,多数情况之下胆囊息肉可以通过定期检查、调整饮食结构,胆固醇性息肉由于其有发生胆囊结石同时合并胆囊息肉的风险。在饮食控制上面也要格外的注意,对于腺瘤性息肉这样具有潜在恶变风险的胆囊息肉,检查确认即有发生癌变的风险,特别是直径大于一公分基底较宽,形态不规则,内部有血流信号的胆囊息肉,建议早做胆囊切除手术。
02:21
如何正确的治疗胆囊息肉
胆囊息肉是现在肝胆外科比较常见的,以胆囊壁突出与胆囊腔内隆起性病变为特点的疾病。胆囊息肉在很多年轻人查体的时候都会发现有一个或者是多个胆囊内隆起性的病灶。其实按照它的结构来进行分类的话,绝大多数的胆囊息肉都是属于良性或是胆固醇的结晶而形成的胆固醇性的息肉。胆囊息肉的存在往往提示我们生活饮食习惯不够健康,高糖饮食、高脂肪饮食、饮食不规律。使得胆固醇在胆囊壁内沉积。这种息肉由于不存在癌变的风险,不需要采取手术干预措施,只是通过定期检查来观察大小形态的改变。真正需要注意的是单发快速增长,机体比较宽,形态不规则,内部有血流信号的腺瘤性息肉,这种息肉存在一定的癌变风险,所以一旦确诊建议尽早的手术治疗。
吃什么药治胆囊息肉
如果是因胆囊炎引起的炎性息肉,直径小于一厘米,可以给予保守治疗,用消炎利胆等药物治疗,直到症状消失,然后定期复查。没有症状的胆囊息肉,每隔3到6个月复查一次。因为胆囊息肉存在癌变风险,所以一定要引起重视。若出现增大或其他恶性病变,及时手术治疗。因为胆囊息肉中潜藏着一部分早期胆囊癌和癌前期病变。胆囊癌预后较差,所以临床上多采取手术治疗。尚无药物可以根治胆囊息肉。
语音时长 00:58

2019-04-29

60333次收听

胆囊息肉样病变需要做手术吗
胆囊息肉样病变部分病人需做手术。手术指征会把握相对比较严。在胆囊息肉样病变小于一厘米时,99%以上是胆固醇性息肉。这部分病人不手术。例100个病人,有5个需做手术。这时风险不容忽视。因胆囊腺瘤是癌前病变,也就是说有1/20机会是在几年内,可能会发展成肿瘤。这时风险不容忽视,1‰风险可观察,5%左右风险就不容忽视。部分病人建议做手术。
语音时长 01:31

2018-09-07

54387次收听

胆囊息肉样病变怎么预防
预防胆囊息肉样病变,绝大多数病人的胆囊息肉样病变,实际上是胆固醇结晶。这一部分病人,建议一定要吃早点。经过一天晚上的进食,胆囊里面充满了胆汁,而且浓度比较高。通过吃早点以后,胆囊一收缩,把胆汁排到肠道里面去,胆囊再接收新的胆汁,这个时候它存留或者浓缩的时间不会太长,就可以减少胆囊胆固醇性息肉的发生。还有真正的胆囊息肉的这部分病人,实际上不可预防,但是它占的比例非常小。
语音时长 01:00

2018-09-07

56709次收听

胆囊息肉会恶化吗
胆囊息肉有恶化的倾向,但是否会恶化由它本身的性质决定,真性息肉有恶变倾向,息肉逐渐增大,出现恶化的概率比较大,就要建议患者积极地进行手术治疗。胆固醇性的息肉,就谈不到恶变的问题。因为慢慢生长可能会越来越多,可能会形成结石。
语音时长 01:16

2018-09-07

60087次收听

01:29
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表现
患有胆囊息肉一般无表现,多为体检时由超声检查发现。少数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可有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极个别病例可引起阻塞性黄疸、无结石性胆囊炎、胆道出血、胰腺炎等表现,体检时可表现为右上腹压痛。临床诊断需借助于如下某项检查:第一,常规超声;第二,内镜超声;第三,CT或MRI;第四,超声引导下经皮细针穿刺活检等。积极治疗的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可通过口服药物,使结石溶解。部分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不积极治疗,也可观察疾病动态变化。少数病例胆囊息肉可发生癌变,有些可能是早期胆囊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