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肺癌的治疗

61889次浏览

世界范围内,2012年肺癌新发病例180万,估计死亡人数160万。在美国肺癌新发病例22.5万,导致了16万人口的 死亡。肺癌的绝对和相对频率多显著上升。1953年,肺癌成为男性最常见的癌症死因,而在1985年肺癌则成为女性第一位的肿瘤死因。目前,肺癌导致的死亡开始下降,折射出吸烟人口的降低。

肺癌(lung cancer)这个术语或支气管癌指的是起源于气道或肺实质的恶性肿瘤

总体而言,肺癌是世界范围内无论男性还是女性中均是最常见的肿瘤死因。

●吸烟造成了几乎90%的肺癌患者的原因。因而预防吸烟和停止吸烟提供了一条降低和肺癌相关的死亡率和致残率的最重要的途径。

●所有肺癌中95%左右可以被分类为要么小细胞肺癌(SCLC)或非小细胞肺癌(NSCLC)。其它来自肺部的恶性肿瘤的细胞形态大约占5%。这种区别有助于分期、治疗和预后评估。和标准的化疗相比,腺癌中的基因突变使得个体化治疗取得了大的成功成为可能。

●肺癌的临床表现可能归因于肿瘤的胸腔内作用(例如咳嗽,咯血,胸膜疾病),胸腔外转移(最常见的是肝、骨、脑)或副肿瘤现象(高钙血症、柯兴综合征、高凝状态疾病,各种神经综合征)。

治疗的最初阶段是要明确诊断,评估病人是非小细胞肺癌或小细胞肺癌,疾病的分期和总的体能状态。

●针对非小细胞肺癌,最初的治疗主要是由疾病的分期而定。早期患者,外科切除提供了最好的治愈机会。那些广泛胸腔内疾病的患者优先给以同步的化放疗。相反,那些进展期的肿瘤则给以姑息性的全身治疗和或局部姑息治疗方案。

●针对小细胞肺癌,全身化疗是重要的治疗方法啊,这是因为几乎所有的小细胞肺癌在诊断时已经全部播散。对那些播散有限的患者,放疗和化疗一起使用。预防性的颅脑放疗常被用来降低脑转移的发生率并延长生存期。那些对全身化疗完全或部分有效果的患者给以预防性的颅脑放射和胸部放射同样也是有益的。

非小细胞肺癌的基因导向治疗

在非小细胞肺癌(主要是腺癌)的所有生物标记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EGFR突变和ALK易位。

在美国,EGFR突变见于15%的非小细胞腺癌患者中,且更常见于非吸烟人群;而在亚洲病人当中,EGFR突变率更高,接近62%。克唑替尼、色瑞替尼通常能显著延长无进展生存期。

ALK易位见于4%的非小细胞腺癌患者中,更常见于非吸烟者和年轻人。厄洛替尼(特罗凯)、吉非替尼(易瑞沙)和阿法替尼通常能显著延长无进展生存期。

当患者未能参加靶向药物临床试验时,以下的未入选指南适应症可以一试。

●具有ROS1重排的患者,我们建议使用克唑替尼而不是以铂为基础的化疗(Grade 1B)。那些已经接受过化疗的患者,我们建议给以克唑替尼而不是二线化疗 (Grade 1A)。

●具有HER2外显子20插入突变的患者我们建议使用二线的靶向治疗,例如阿法替尼单药治疗或曲妥珠单抗联合单药化疗(长春瑞滨或多西紫杉醇)而不是单药化疗(Grade 2C)。

● 具有BRAF V600突变的患者,我们建议使用BRAF抑制剂(达拉非尼或威罗菲尼),并考虑联合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抑制(达拉非尼+曲美替尼)而不是将单药化疗作为二线治疗 (Grade 2C)。如同黑色素瘤病人,联合治疗可能更加持久以及更加能耐受。

●具有MET外显子14遗漏(skipping)突变的患者我们建议给以MET抑制剂(克唑替尼或卡博替尼) 而不是使用单药化疗作为二线治疗 (Grade 2C)。

克唑替尼为 ALK 和c-MET 的双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也是首个被批准应用的 c-MET 抑制剂,其抗癌疗效好,且耐受性良好。卡博替尼是一种多激酶抑制剂,通过抑制 c-MET、VEGFR、酪氨酸激酶受体(KIT)、RET、ROS1 等激酶活性,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减少转移风险。

●具有RET重排的患者,我们建议使用RET抑制剂卡博替尼 或 凡德他尼而不是单药化疗作为二线治疗(Grade 2C)。

相关推荐

02:28
肺腺癌1a3严重吗
肺腺癌1A3期属于早期不很严重的情况。肿瘤是由肺或肺胸膜包裹,而且支气管镜显示主支气管没有受到侵犯,而只是叶支气管受到了浸润,1A3期的肿瘤最大直径小于或者等于2cm,没有肺门淋巴结的转移,也没有纵膈淋巴结转移的情况。对于这一分期的病人,如果没有手术的禁忌症,一般建议患者接受手术切除治疗,术后每3个月做一次CT平扫加增强,动态观察即可,不需要做术后的辅助治疗。如果因为心肺功能差,而不能耐受手术或者拒绝手术,也可以考虑进行根治性的放疗或者进行微波消融、射频消融治疗。
02:37
右胸口隐隐作痛是肺癌吗
右胸口隐隐作痛不一定是肺癌,胸痛常见的病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胸壁病变,常见的有皮肤及皮下组织病变。第二,心血管疾病,常见的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脏瓣膜及心肌病变。第三,呼吸系统疾病、胸膜病变,比如胸膜炎、气胸,胸膜肿瘤等支气管肺部病变,累及胸膜如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癌、肺炎等。第四,如纵膈肿瘤、食管炎,食管癌、肋下脓肿,肝胆疾病等。所以右胸口疼痛不一定是肺癌,要完善心电图,胸部CT等相关的检查才能确定。
02:15
浸润性肺癌腺癌严重吗
浸润性肺腺癌的严重与否取决于肺癌的大小、发生的淋巴结转移的多少,以及有没有远处转移等情况。肺腺癌是肺癌一般生长较慢,腺癌病理变化过程,包括非典型性腺瘤样增生、原位腺癌、微小浸润性腺癌、浸润性腺癌4个阶段。微小浸润性腺癌如果完全切除,其总体5年生存率为100%,浸润性腺癌在预后差于前三个阶段,肺腺癌的分期基本决定了预后,分期越早治愈率越高,因此,对于肺癌应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早期诊断其预后还是比较好的。
02:35
肺癌验血看哪个指标
肿瘤标志物可以作为肺癌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参考的依据,第一、胃泌素释放肽前体,可以作为小细胞肺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首选标志物。二、烯醇化酶就是NSE,用于小细胞肺癌的诊断和治疗反应复发的监测。第三、癌胚抗原就是CEA,主要用于判断肺腺癌复发、预后以及肺癌治疗过程中的疗效观察。第四、细胞角蛋白片段19,对肺鳞癌的诊断、治疗后效果、复发有一定的参考意义。第五、鳞状细胞癌抗原对肺鳞癌疗效监测和预后判断有一定的价值。特异性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有助于提高组织学类型鉴别诊断能力。
得了肺癌能活多久
得了肺癌能活多久?很多人对于肺癌这种疾病有着错误的认知,他们认为得了肺癌就代表判了死刑,只不过是活的时间长短而已。这是非常错误的,随着医学水平的发展,肺癌并不是不可治疗的疾病。下面就请专家为大家介绍一下肺癌早期能活多久。那肺癌早期一般能活多久?
肺癌有遗传基因吗
肺癌,一直对人体有着巨大的威胁。但是是否存在肺癌遗传基因,是医学家们长期以来研究的内容之一。现在有很多实验样本证明了,的确存在着遗传性影响。那么关于详细的内容,下面为大家介绍。
肺癌饮食应该注意哪些
因为在肺癌当中的饮食和比如说和其他疾病的饮食,在推荐方面实际上是没有特殊的。实际上,只要患者能够正常的饮食,比如说有些不能吃肉、不能吃海鲜的,实际上从西医来说,除了有药物的相对禁忌,不能吃哪种东西,但是实际上如果单纯地从肿瘤的肺癌治疗来说,是没有禁忌的。只要正常饮食就可以。当然,如果从抗癌的这种角度,还是建议患者,吃一些蔬菜,尤其是新鲜的这种蔬菜,比如说吃西红柿、黄瓜或者是带叶的这些蔬菜都是很好的补充。在饮食方面,比如说吃牛羊肉或者是鸡鸭肉,也是很好地补充蛋白。至于有鳞鱼和无鳞鱼,如果肺癌单独从化疗角度,不吃中药的话是没有问题的。只要指着能够正常的饮食的这种饮食,有相对的能量的摄取,那么患者就能达到体力的恢复,患者强了,肿瘤就弱,这样患者就会带来很好的生活质量条件下,来达到抗肿瘤的作用。所以说并不是必须得吃某种东西,均衡饮食平衡的这种饮食就可以。
语音时长 01:42

2020-03-20

53083次收听

肺癌靶向治疗效果好不好
肺癌靶向治疗是目前疗效最好的一种治疗方法。最好是有相对的比较,也有相对的特定人群。比如EGFR敏感突变的病人,不论是19突变还是21突变,可以选择一代、二代、三代靶向药治疗,有效率可以达到70%。如果选择化疗,有效率是30%和40%,所以说靶向治疗要好于化疗。如果靶向治疗联合化疗,患者的有效率会有一些提高,主要是对患者的生存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当然靶向治疗还有其他很多的靶点,比如ALK融合靶点,应用了一代或二代的ALK抑制剂,也会有60%~70%的有效率,但不是所有的有突变的靶点疗效都这么理想。有一些少见或者是罕见突变,虽然有相关的靶向药,但有效率不会达到60%~70%,可能只有20%~30%的有效率。还有只是找到了靶点,但是没有相应的靶向药物,所以靶向药还有许多的盲点需要去开发、研究,使有靶点突变的患者,能得到利益更大化的治疗。
语音时长 02:05

2020-03-20

56989次收听

肺癌如何预防
肺癌预防和发病因素相关,已知相关性最强的是吸烟。还需注意粉尘、空气污染等因素,另外还有遗传因素。1、首先要戒烟,包括一手烟、二手烟,数据统计临床有80%到90%的肺癌是与吸烟相关。2、肺癌的其他诱因,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粉尘、空气的污染。工作中可能会接触有毒有害粉尘、严重雾霾时,都要戴好口罩,要做好防护工作。3、部分肺癌是由慢性肺部疾病引起,比如肺炎、肺部结核,要积极去做原发病治疗,只有把原发病治好,才不会导致肺癌发生。4、肺癌可能和遗传有一定的相关性,家里有恶性肿瘤的亲属,超过三位以上,或直系亲属中有肺癌患者,那么肺癌发生概率可能会略有上升。肺癌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每个人都要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定期去医院做规范体检,可以远离肺癌疾病。
语音时长 02:16

2019-12-11

55071次收听

肺癌转移方式
因为所有的癌症包括肺癌,到晚期它都会出现转移,转移的方式实际上最主要有两个。第一,淋巴结转移,肺癌可以转移到正隔淋巴结,也可以转移到肺门淋巴结,先到肺门再到正隔,然后可以出现远处的一些淋巴转移,比如锁骨上淋巴结,颈部淋巴结,腋下淋巴结,更晚期的时候它也可以转移到腹沟淋巴结,根据淋巴结的转移的途径的部位不一样,我们的分期也不一样。第二,血行的转移,就是沿着血管的转移。大家都知道血流是可以在全身循环的系统,所以它的整流细胞到血栓转移,它可以转移到骨,也可以转移到脑,也可以转移到肝脏,也可以转移到一些比较少见的一些器官。根据肺癌的转移途径不一样,分期不一样,治疗也不一样。
语音时长 01:35

2019-07-18

55863次收听

03:10
肺癌骨转移什么症状
肺癌骨转移临床中常见症状主要是局部骨痛进行性加重,局部功能障碍、骨折或者压迫神经引起各种各样的症状。局部疼痛是一种最常见、最首发的症状。疼痛有轻有重,以夜间加重为主。肺癌骨转移后,容易引起功能的丧失。比如上肢或者下肢骨转移,会出现不能行动或者活动明显受限情况,引起患者的功能明确丧失。骨转移晚期的患者,大多数都会出现精神不振、纳食减少、消瘦乏力等症状,有的病人甚至会出现全身性低热、贫血的症状。
什么是pancoast癌
Pancoasttumor肺癌,它就是长在肺尖上的这一类的肺癌。因为它的位置比较特殊,这个肺癌有的时候不太容易被发现,因为肺尖部位有锁骨,有第一肋骨阻挡,早期不容易发现。其次因为Pancoasttumor肺癌特殊的部位,还可以引起它紧挨的臂丛神经,如果侵犯到臂丛神经以后,可以引起上肢的剧烈疼痛,这种臂丛神经的症状,因为它的位置靠近交感神经链,如果侵到交感神经链上,特别是第二肋骨小头星状神经节,那可以引起Horner综合症。所谓的Horner综合症,主要表现就是一侧的眼裂变小,一侧的头面部没有汗,再一个瞳孔的变小,这也是交感神经链受侵的一个表现。
语音时长 01:24

2018-09-29

54569次收听

一年前肺部无癌,一年后
大家都知道肺癌是一种很严重的疾病,有很多患者在一年前检查肺部无癌,但是在一年后在来做一次检查就会诊断为癌症。因为肺癌在早期期期间没有明显的症状,当检查出来了就已经为成为癌症了,因此,大家要了解到肺癌的早期症状,做到有效的治疗。
肺癌脑转移能否手术治疗
肺癌脑转移能否手术治疗。原发性肺癌(以下简称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肺癌最常见的远处转移部位之一是脑部。肺癌脑转移患者预后差,自然平均生存时间仅1个月-2个月。放射治疗技术的进步和分子靶向治疗等新疗法的迅速发展,为晚期肺癌脑转移提供了更多的治疗手段和更多的期待。
肺癌脑转移的原因
肺癌是呼吸系统中最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肺癌的脑转移发生率较高,可以达到35%~50%,常以头痛、呕吐、面神经麻痹、偏瘫、视物模糊、失语、肌肉无力等为首发症状而被误诊为脑血管病、原发性脑肿瘤、结核性脑膜炎或颅内高压等。因此,应提高对肺癌脑转移的认识,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