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二甲双胍应用的常见误区

59190次浏览

二甲双胍应用的常见误区主要包括用药时机不当、忽视禁忌证、过度担忧不良反应、擅自调整剂量以及忽略联合用药原则。正确使用二甲双胍需严格遵循医嘱,避免因认知偏差影响治疗效果。

1、用药时机不当

部分患者误认为二甲双胍需在餐后服用以减少胃肠刺激,实际该药应在餐中或餐后立即服用以延缓吸收、降低胃肠道反应。空腹服用可能导致药物吸收过快,加重恶心、腹泻等症状。对于缓释片剂型,每日固定时间服用即可,无须刻意匹配进餐时间。

2、忽视禁忌证

肾功能不全患者需严格禁用二甲双胍,当估算肾小球滤过率低于30ml/min时应立即停药。严重肝功能损害、酗酒、缺氧状态(如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等情况下使用可能诱发乳酸酸中毒。造影检查前48小时需暂停用药,避免造影剂引发急性肾损伤。

3、过度担忧不良反应

胃肠道反应多出现在用药初期,持续1-2周后可逐渐耐受。通过小剂量起始(如500mg/日)并缓慢增量可有效缓解症状。长期用药可能影响维生素B12吸收,但定期监测并补充维生素B12即可预防相关贫血。乳酸酸中毒发生率极低,规范用药者无需过度恐慌。

4、擅自调整剂量

部分患者因血糖暂时稳定自行减量,或漏服后加倍补服,这些行为均可能导致血糖波动。缓释片不可掰开服用,否则会破坏药物缓释结构。最大推荐剂量为2000mg/日,超量使用不会增强降糖效果,反而增加副作用风险。

5、忽略联合用药原则

与胰岛素促泌剂(如格列美脲片)联用需警惕低血糖,与SGLT-2抑制剂(如达格列净片)联用可能增加酮症风险。合并使用华法林时需监测凝血功能,因二甲双胍可能增强其抗凝效果。与其他降糖药物联用需根据血糖谱调整各自剂量。

使用二甲双胍期间应定期监测肾功能、维生素B12水平及乳酸指标,避免长期高脂饮食影响药物吸收。运动前后需注意预防低血糖,合并发热、腹泻等急性疾病时应及时就医调整用药方案。患者教育需强调规范用药的重要性,任何剂量或用法变更均须经医生评估。

相关推荐

中药乱用之心痛
中药乱用可能导致心脏不适或心肌损伤,常见于过量服用含强心苷类、乌头碱类成分的中药或配伍不当。主要有超量使用附子、误服含马钱子碱药材、长期滥用活血化瘀药、违反配伍禁忌、个体过敏反应五种情况。
阿司匹林肠溶片的作用
阿司匹林肠溶片主要用于抗血小板聚集、解热镇痛、抗炎等作用,适用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缓解轻中度疼痛及抑制炎症反应。
药物也有自己的“克星”
药物与某些食物或物质同时使用可能降低药效或增加不良反应风险,常见相互作用主要有葡萄柚、酒精、高钙食物、咖啡因、抗酸剂等。
02:19
脾氨肽口服溶液的作用与功效
北京第一生物脾氨肽口服溶液的功效是能够调节人体的免疫平衡,具有双向免疫调节作用,能够平衡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增加人体辅助性T细胞的数量。也适用于体质较弱人群以及免疫功能低下、患有免疫缺陷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
03:10
贴膏药后火辣辣的刺痛怎么治疗
贴膏药后火辣辣的刺痛,可能是膏药过敏导致,一定要及时撕下膏药,防止病情的进一步加重。也可能是皮肤出现损伤、炎症,在药物的刺激下就会导致疼痛,也要立即停止使用膏药,以防止皮肤损伤加重。如果皮肤表面出现破损,局部可用温水进行擦洗,可局部使用红霉素软膏或百多邦。如果皮肤完整、没有破损的情况,停止使用药物后可以暂时观察,一般可以逐渐好转恢复。同时,要注意不要用手抓挠,以免抓破皮肤导致感染的情况。如果发痒严重,可以根据医嘱外用炉甘石洗剂,也可以局部用冰块冷敷,或者用冷水浸泡纱布冷敷。
02:55
做皮试怎么看结果
首先我建议,既然做皮试一般是在医院里,通常是由护士来执行,所以,一定请做护理的大夫或者护士看皮试结果。那么咱们作为普通的老百姓怎么大致去判断皮试的结果,一是看有没有全身的反应,部分人做完药物皮试,比如碘过敏试验之后,如果出现异常反应的话,比如出现心慌,心动过速等等以及皮肤的潮红,这个可以自己看,这些都属于异常情况。除了全身表现以外,通常皮试看局部的几个表现,比如打皮试的这个地方局部的皮肤有没有红肿,周围红肿范围有多大,以及有没有出现皮肤水肿、水泡等等。
青霉素过敏严重吗
青霉素过敏严重,青霉素过敏时常会伴随急性荨麻疹、支气管哮喘、喉头水肿、过敏性休克等并发症,对身体健康危害很大;抢救不及时,还可能危及到生命。
药物过敏全身痒怎么办
外用收敛,止痒的药物,如炉甘石洗剂;止痒的药膏,如赛庚啶乳膏,利多卡因凝胶或盐酸氯环利嗪乳膏;可以用抗炎抗过敏的药膏,如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卤米松乳膏或糠酸莫米松乳膏等,可以用中药苦参,马齿苋之类的煎水外洗,缓解瘙痒。如果外用药物止痒的效果不是很明显,可以口服抗组胺药物,如扑尔敏,苯海拉明,氯雷他定,左西替利嗪或依巴斯汀等。药物过敏全身痒需注意洗澡时水温不要太高,不用碱性较强的洗涤剂,不用盐水洗。药物过敏,除皮肤出现皮疹以外,一个很重要的表现是皮肤瘙痒,如果出现皮肤严重的瘙痒。药疹严重,全身的范围比较广,在外用药物口服药物效果不是很明显情况下,可以静脉使用糖皮质激素,可以静脉使用地塞米松或甲基强的松龙。
语音时长 01:37

2019-12-19

58873次收听

药物过敏出红点怎么办
出现皮肤红点的时候可以到医院皮肤科就诊,如果仅仅是局部面积较小的红点,而且没有其他的临床表现,局部外用收敛的药物,如炉甘石洗剂,也可以外用糖皮质激素乳膏,如卤米松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或者是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也可以外用紫草膏,湿疹膏,这种情况只需要外用药物,可以不用口服药物,一般慢慢可以痊愈。如果红点的范围面积比较大,而且瘙痒比较严重,可以到医院皮肤科就诊,口服抗组胺药物如扑尔敏,氯雷他定,左西替利嗪或者依巴斯汀,也可以静脉使用钙剂,维生素c。对于全身性的红点,而且还有其他的全身症状,则需要到医院住院治疗,需要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药物过敏的症状多种多样,可以出现红斑,风团,皮肤脱屑,水疱等,也可以出现皮肤红点。平时尽量减少对局部皮肤的刺激,洗澡的时候水温不要太高,不要用手搔抓,也尽量不用刺激性较强的碱性洗涤剂。
语音时长 01:41

2019-12-19

62515次收听

怎么预防药物过敏荨麻疹
用药前需要询问病史,比如青霉素使用前要询问用药史,部分药物还需要做皮试,如果属于高敏感体质,可以到医院做一下药物的敏感实验,药物过敏检查需要到较大的医院进行,好多小的医院没有这此项检查。荨麻疹是皮肤科常见一类疾病,是一种过敏性疾病,原因很多,包括食物、药物、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外界环境因素和内因,药物是引起荨麻疹的一种常见原因,引起荨麻疹的常见药物有很多。1、抗生素类,包括青霉素、头孢菌素、磺胺类药物和喹诺酮类药物,这些药物可以引起荨麻疹或者其他过敏性的皮疹,严重时可以引起过敏性休克。2、解热镇痛药,包括消炎痛、芬必得等,这些药物也可能引起荨麻疹样的皮疹。3、镇静安眠药,比如苯巴比妥类药物,另外抗痛风药、血清制剂、疫苗类药物都可以引起荨麻疹。
语音时长 01:41

2019-12-19

52432次收听

药物过敏如何处理
出现药物过敏应该立即停药,切断过敏源,根据药物过敏的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药物过敏主要是包括两方面的,找到引起过敏的药物进行标记,避免再次使用此类药物。如果已经出现了药物过敏,要根据药物过敏的严重程度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比如比较轻的症状可以应用固定型药疹。服药后可能会在某个部位或者某几个部位出现局部的紫红色浮肿性的斑,还可能会出现水泡。如果出现药物过敏一定要把引起过敏的药物停掉,这时候患者有可能是同时应用了几种药物,不知道是哪种药物引起的,就可以由医生来帮助判断,把可疑性最大的药物停用。对于轻症的药疹,可以应用局部止痒或者系统口服的抗组胺药,来对抗过敏反应即可,随着药物的逐渐代谢,药物过敏的皮疹可以逐渐消退。有些重症药疹,比如重症多形红斑或者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病人,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可以根据疾病的情况,选择系统使用的激素或者其他类药物。
语音时长 01:47

2019-12-10

63195次收听

02:25
药物过敏症状
药物过敏的症状通常叫做药物性皮炎或药疹,常见的药物过敏是发疹型药疹和荨麻疹型药疹,荨麻疹型药疹会出现风团样的表现,它和普通的荨麻疹的区别,最主要是瘙痒会更严重,颜色会更鲜红,而且消退会慢一些。这种药疹可能会合并全身症状,包括发烧。荨麻疹型药疹,会出现关节疼,还会有腹痛、喘憋等表现。还有药疹叫做重症多形红斑,这种病人可以出现高烧,全身的水泡、糜烂、表皮剥脱,会出现肝肾损害等。另外有种少见的药疹叫做药物超敏综合症,通常病人除了会出现皮疹之外,还会出现面部或者全身的高度水肿,嗜酸细胞的增加,浅表淋巴结的扩大。
非处方药是什么意思
非处方药是方便公众用药,在保证用药安全的前提下,经过国家卫生部门规定,或是审定后,不需要医生或是医疗专业人员写处方,就可以购买的药品,只需要按照药品标签和说明书,使用就可以,非处方药的用药比较安全,可以在很多药店购买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