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肌肉酸痛的原因
引起肌肉酸痛的原因主要有剧烈运动、肌肉劳损、感染性疾病、代谢性疾病、药物副作用等。
1、剧烈运动
高强度运动后乳酸堆积会刺激神经末梢,导致延迟性肌肉酸痛。常见于无运动习惯者突然增加运动量,表现为运动后24-72小时肌肉僵硬、压痛。可通过热敷、轻度拉伸缓解,运动前充分热身能有效预防。
2、肌肉劳损
重复性动作或姿势不当会造成肌纤维微损伤,如长时间伏案工作引发的颈肩酸痛。可能伴随局部肿胀,通常休息3-5天可自行恢复。使用 ergonomic 办公设备,每小时活动5分钟有助于改善。
3、感染性疾病
流感病毒等病原体产生的炎症因子会引发全身肌肉酸痛,多伴有发热、乏力。流行性肌痛症可能出现腓肠肌剧烈疼痛。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如磷酸奥司他韦胶囊抗病毒,布洛芬缓释胶囊缓解症状。
4、代谢性疾病
低钾血症会导致肌细胞膜电位异常,引起弥漫性酸痛伴肌无力。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可能出现肌酶升高。需纠正电解质紊乱,左甲状腺素钠片可改善甲减相关症状。
5、药物副作用
他汀类调脂药可能引起肌炎伴肌酸激酶升高,表现为对称性近端肌痛。必要时需换用普伐他汀钠片等低肌毒性药物,定期监测肌酶指标。
日常应注意运动强度循序渐进,工作时保持正确姿势,气温变化时注意保暖。若酸痛持续超过1周或伴随发热、肌无力等症状,建议及时就诊排查风湿免疫性疾病等潜在病因。适量补充镁剂和维生素D可能有助于改善慢性肌痛,但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