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营养不良诊断标准
重度营养不良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体重低于同年龄同性别正常人群平均值的60%、皮下脂肪显著减少或消失、肌肉萎缩、水肿及器官功能损害等。重度营养不良通常由长期摄入不足、消化吸收障碍、慢性消耗性疾病等因素引起,需通过临床评估和实验室检查综合判断。
体重低于同年龄同性别正常人群平均值的60%是重度营养不良的核心指标,可通过生长曲线或体质指数评估。皮下脂肪显著减少或消失表现为腹部、臀部等部位皮肤皱褶厚度明显变薄,严重者可能完全消失。肌肉萎缩常见于四肢近端肌群,可能伴随肌力下降和活动能力受限。水肿多因低蛋白血症导致液体潴留,常见于下肢和颜面部。器官功能损害可表现为心率减慢、血压降低、呼吸频率减慢等生命体征异常,以及肝功能异常、免疫功能低下等实验室检查结果异常。
临床评估需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病史采集应关注饮食摄入情况、消化吸收功能、慢性疾病史等。体格检查包括测量身高体重、评估皮下脂肪厚度、观察水肿程度等。实验室检查可检测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等营养指标,以及血常规、肝肾功能等评估器官功能。对于儿童患者,还需评估生长发育迟缓程度和精神状态变化。
重度营养不良患者需及时住院治疗,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营养支持治疗,逐步恢复营养摄入,避免出现再喂养综合征。治疗期间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电解质平衡和器官功能,必要时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出院后应定期随访,评估营养状况恢复情况,调整饮食方案,预防复发。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什么是营养不良?
- 2 营养不良是怎么引起有哪些
- 3 什么是营养不良
- 4 营养不良是怎么引起的
- 5 孕妇为什么容易营养不良呢?
- 6 营养不良用什么药最好
- 7 什么是甲营养不良
- 8 什么是小孩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