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工作压力大焦虑症怎么调整

65185次浏览

工作压力大导致的焦虑症可通过调整作息、心理疏导、适度运动、饮食调节、药物治疗等方式改善。焦虑症可能与遗传因素、长期高压环境、神经递质失衡、慢性疾病、突发应激事件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心悸、出汗、坐立不安、睡眠障碍、注意力下降等症状。

1、调整作息

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稳定生物钟,建议固定就寝和起床时间,避免熬夜或过度补觉。睡前1小时避免使用电子设备,可尝试听轻音乐或温水泡脚促进睡眠。若存在入睡困难,可遵医嘱短期使用佐匹克隆片或右佐匹克隆片等助眠药物,但须避免长期依赖。

2、心理疏导

认知行为疗法能帮助识别和改变负面思维模式,可通过专业心理咨询或自助练习进行。日常可记录焦虑触发事件及应对方式,学习放松技巧如腹式呼吸法。若症状持续加重,建议使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或盐酸帕罗西汀片等抗焦虑药物,需配合心理治疗师指导。

3、适度运动

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每次持续30分钟以上能促进内啡肽分泌。瑜伽或太极等舒缓运动可同步调节身心状态。运动强度以微微出汗为宜,避免过度疲劳。合并躯体疾病者应在医生评估后选择运动方式。

4、饮食调节

增加富含色氨酸的食物如香蕉、燕麦等,有助于血清素合成。减少咖啡因和酒精摄入,避免加重神经兴奋性。可适量补充含γ-氨基丁酸的食材如糙米、柑橘类水果,必要时在营养师指导下使用复合维生素B族制剂。

5、药物治疗

中重度焦虑需遵医嘱使用盐酸舍曲林片、马来酸氟伏沙明片等抗抑郁药物,通常需要4-6周起效。急性发作时可短期应用劳拉西泮片缓解症状,但须严格监控用药周期。所有药物均需定期复诊评估疗效和不良反应。

长期焦虑状态可能诱发高血压、胃肠功能紊乱等躯体疾病,建议每季度进行健康体检。建立社会支持系统,定期与亲友沟通减压,避免独自承受压力。工作间隙可进行3-5分钟的眼部放松或伸展运动,合理规划任务优先级,必要时向用人单位申请调整工作强度。若出现持续胸闷、手抖等躯体症状超过两周,应及时到精神心理科就诊。

相关推荐

焦虑症的症状是什么
焦虑症的症状主要有心悸、过度担忧、肌肉紧张、睡眠障碍、回避行为等。焦虑症是一种以过度恐惧和担忧为核心特征的精神障碍,可能影响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
心情烦躁焦虑吃什么药
首先要先找到引起烦躁焦虑的原因是什么,原因去除了治疗起来就能事半功倍。可以服用苯二氮卓类的镇静催眠药物、非苯二氮卓类的抗焦虑药物、抗抑郁药物,也可以选择中药。1、苯二氮卓类的镇静催眠药物,常用的有劳拉西泮、奥沙西泮、氯硝西泮、阿普唑仑等,这些药物抗焦虑的效果非常好,而且起效比较快,但是这些药物不能长期服用,因为有一定的依赖性及成瘾性;2、非苯二氮卓类的抗焦虑药物,比如丁螺环酮、坦度螺酮等,这类药物效果也比较好,而且没有镇静的副作用,也没有依赖性,可以放心使用。3、抗抑郁药物,比如舍曲林、帕罗西汀、艾司西酞普兰、阿戈美拉汀等,也有非常好的效果,同时可以缓解心烦、焦虑症患者伴随的抑郁症、失眠等问题。4、可以选择中药,比如九味镇心颗粒、安神补脑液等,这些中药提取剂比较温和,而且效果比较好,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中药进行治疗。以上所有的药物临床都较为常用,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药治疗。
语音时长 01:35

2021-05-20

85386次收听

戒断反应是什么
戒断反应主要分成两种,一种是来自于情绪上反应,有情绪烦躁或情绪焦虑等表现,甚至容易发脾气、暴躁,另外戒断反应包括身体上反应,存在明显易疲倦,或胸部发闷等症状表现,需针对性治疗。
驾考前吃普奈洛尔能缓解紧张情绪吗
驾考前服用普萘洛尔可缓解紧张情绪,但一般并不建议考生服用,只有在极度紧张的情况下才可在医生指导下小剂量用药。不过仍然要警惕疲乏无力以及恶心呕吐一类不良反应的发生。
考试心慌可以吃速效救心丸吗
考试心慌不可以吃速效救心丸,该类药物对于冠心病、心绞痛等疾病引起的心慌有良好的效果,而对于考生由于心理压力过大所致的心慌并不奏效。如果考试心慌,可以服用谷维素、安定等短期抗焦虑类的药物。
艾司唑仑能长期服用吗
艾司唑仑是不可以长期服用的,因为这种药物长期服用后,反而会导致精神病症状加剧。长期服用艾司唑仑有副作用,包括头昏头痛、心跳过缓、嗜睡失眠以及多语多动。在服药期间要注意症状缓解后,必须调整药量;服药期间不可喝酒;儿童用药要遵循医嘱。
焦虑症胃不舒服的症状有哪些
焦虑症实际上症状可以从头到脚,包罗万象。可以引起胃的不适。它可以引起胃的烧心,胃里反酸甚至恶心症状。过去我们认为焦虑就是一个躯体化的症状,其实以身体表现为主。怎么会影响胃呢,肯定胃不舒服去做胃镜,去做胃部的检查,其实也不然。随着生物医学的发展,现在我们逐步认识到胃肠是我们情绪表达的第二器官。我们紧张、担心,实际上是我们生气的时候会气得饭都不想吃,那吃饭和生气有关系吗。就是情绪影响到我们的胃,胃是我们情绪表达的第二器官,生气了以后情感是我们第一表现。第二器官的在胃肠,所以它会引起胃不适,不要认为焦虑发生导致的胃不舒服。其实大多可能是因为焦虑以后引起的胃部不适的反应,因为胃肠也参与我们的情感表露,情感表达。
语音时长 01:31

2018-11-20

63164次收听

01:39
中度焦虑症能治愈吗
中度焦虑症在临床上如果出现了很典型的症状,应该到医院,用药物进行干预。药物干预的方法除了西药和中药治疗,还包括中西结合、心理干预,方法有很多。中度的焦虑通过各个办法,完全可以治愈。除此之外,日常生活当中的锻炼、阳光等等方法,都可以帮助控制焦虑。治愈是临床症状可以完全控制,但并不能保证一定不复发。因为焦虑的原因是一个综合因素,除了内在,外在的原因很多,个别患者难免会复发。平时要注意心态上的放松,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积极锻炼身体,保证睡眠,饮食得当。
焦虑症的表现症状
焦虑症表现的核心是担心和害怕。对很多事情都担心,比如在坐飞机之前,焦虑症患者可能提前五至八个小时就开始担心,担心飞机晚点、担心飞机会坠毁等。从而感到害怕,上飞机之前担心和害怕会更加严重,所以有些焦虑症患者可能会不敢乘坐飞机。其次,焦虑症患者的担心和害怕是泛化的,对于普通人来说这种担心可能根本没有必要。患者在担心的过程中,可能会突然出现一些身体症状,如手心出汗、身体僵直、颤抖,还有甚至坐卧不安,来回走动。焦虑的病人还可以出现睡眠障碍,往往焦虑的患者入睡困难,因为总是心情不平静,总在胡思乱想;而抑郁的病人是入睡以后容易早醒,睡得不踏实。处于焦虑中的病人,注意力难以集中,因为心情不平静、不能宁静,实际是其心绪不宁的缘故。
语音时长 02:24

2018-09-29

84796次收听

抑郁焦虑症该怎么治愈
治疗抑郁焦虑症需要坚持服药治疗,并在生活中多做调整,来克服焦虑和抑郁的情绪。经研究表明运动可以作为独立治疗方法治疗精神疾病,因此战胜焦虑症除需要长期用药治疗外,同时还可通过多增加运动、社交、和调整思维方式,来缓解不适情绪。
语音时长 01:06

2018-09-21

64539次收听

焦虑症如何进行心理疏导
焦虑症与心理原因有关,应该根据不同的病因选择恰当的疏导方式:如有些焦虑症是因为工作学习压力过大导致,而现实的压力就要去解决现实的问题;早年的问题就需要长程心理治疗来改善焦虑,还可以通过放松、宣泄情绪等方法缓解焦虑。
语音时长 02:16

2018-09-21

56558次收听

02:38
焦虑症是怎么引起的
一般引起焦虑症的因素一共有四种,包括遗传因素、生物学因素、心理因素以及环境因素。一、遗传因素。如果直系亲属患有焦虑症,那孩子患上焦虑症的几率,就会非常高。二、生物学因素。有研究显示,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以及γ-氨基丁酸等神经递质,对患焦虑症有比较大的影响。三、心理因素。如果人们可以积极地应对生活中的一些刺激,针对刺激的应对方式比较好,那发生焦虑的概率,就会比较低。如果人们不能够很好的应对刺激,那患上焦虑症的概率,就会比较高。四、环境因素。如果生活的环境一帆风顺,即使有一些不太好的心理因素,也不会发病;反之,即使有很好的心理素质,也有可能会发病。
01:50
焦虑症会变成精神病吗
焦虑症,是属于一个常见的心理障碍。焦虑症是一种以焦虑情绪为主的神经症,是以广泛和持续性焦虑,或者是反复发作的惊恐不安为主要的特征。一般情况下,患有焦虑症的病人,常常可以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肌肉紧张以及运动性不安的表现。在临床上,通常可以把焦虑症分为广泛性焦虑障碍以及惊恐障碍这两种主要的形式。一般来说,精神病是指重型的精神障碍,有些患有精神病的患者,在疾病的早期,可以表现出来的是焦虑的症状。在疾病的症状比较轻的时候,有时候会将这些精神病患者误以为是焦虑症。而事实上,这些患者是属于患上重型精神疾病的患者。有一些被诊断为重型精神疾病的患者,也可以伴随一些焦虑的症状。但是,通常情况下,它们不会相互转化。
02:14
什么性格易得焦虑症
焦虑症具有人格特质。通常而言,对于那些考虑问题比较全面,总是容易把问题想得比较严重的人,易得焦虑症。因为这样的人,总是会把万一看成百分之百。对于焦虑是一种预期,它的出现,与个人的性格有关系。易得焦虑症的人,总是想要从预期这里得到一种回报,有一些印证的东西,就会越发强烈。一般来说,容易产生焦虑的性格,通常是过分追求完美、太过较真,或者是对于事情的结果特别看重。实际上,追求完美并没有什么不好,在生活和工作当中,对于完美的追求,能够促使人把事情做好。但是,如果是太过于看重结果,内心时刻都不能够放松,对于这种情况的人,则易得焦虑症。还有一些做事比较急躁的人,以及性格内向的人等,都有很大的概率会引起焦虑症,这些都与人格特质有关系。
03:13
什么是老年焦虑症
老年焦虑症,顾名思义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焦虑。老年焦虑症的原因,既与先天的素质因素有关,也与外界的环境刺激有关。因其症状特点与其他精神类疾病有类似之处,所以极易混淆。老年焦虑症患者,通常可表现为容易焦虑不安、焦虑耐受差、交感神经易兴奋等症状。患者也可出现睡眠差、肌肉震颤、厌食、幻觉、胃肠功能紊乱、疼痛的症状。另外,患者还可以出现躁动不安、注意力不集中、恶心、精神错乱的现象,有些患者会总觉得拖累自己的孩子,所以还会有轻生的倾向。当老人出现这种情况时,要尽早治疗。可通过心理治疗、认知疗法、放松疗法等方法,来治疗。如果是用药物治疗,可采用苯二氮卓类药物、帕罗西汀、氯米帕明等抗焦虑的药物,对疾病的治疗,也是有一定效果。患者平时要保证足够的睡眠,要多和朋友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