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气虚该咋办

61219次浏览

气虚,为中医名词术语。是指由于元气不足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及证候。所谓气,是人体最基本的物质,由肾中的精气、脾胃吸收运化水谷之气和肺吸入的清气共同结合而成。气虚,泛指身体虚弱、面色苍白、呼吸短促、四肢乏力、头晕、动则汗出、语声低微等。女性 (16).jpg

气虚体质的人有什么表现
  总体特征:元气不足,以疲乏、气短、自汗等气虚表现为主要特征的体质。
  形体特征:这种体质的人一般肌肉松软不实,平常说话时语音低弱,气短懒言,容易疲乏,精神不振,容易出汗,舌淡红,舌边有齿痕,脉弱。
  性格特征:内向,不喜冒险。
  发病倾向:易患感冒、内脏下垂等病;病后康复缓慢。
  适应能力:不耐受风、寒、暑、湿邪。
  气虚体质的人如何养生
  气虚体质的人调养原则是培补元气,强肾健脾。多吃具有益气健脾的食物,如:山药、黄豆、白扁豆、马铃薯、南瓜、香菇、猴头菇、牛肉、鸡肉、乳鸽、鹌鹑、鳜鱼、鳝鱼、黄花鱼、草鱼、泥鳅、大枣、桂圆、苹果、猕猴桃、樱桃、蜂蜜等。做到四不:不可峻补,给本已虚弱的内脏太大压力;不宜苦寒太过;不宜辛烈类调味品;不宜过食行气破气类食品,如萝卜、空心菜等。
  生活起居应规律,避免熬夜或过度劳累。尤其在夏天的中午应适当休息,保持充足睡眠。平时注意保暖,避免劳动或激烈运动时出汗受风;避免剧烈运动,可做一些柔缓的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做操等,并持之以恒。平时可按摩足三里穴、曲池穴。
  推荐药膳:黄芪童子鸡
  取童子鸡1只洗净,用纱布袋包好生黄芪9克,置于锅内,再加入姜、葱及适量水煮汤,待童子鸡煮熟后,拿出黄芪包。加入盐、黄酒调味,即可食用,功效益气补虚。

相关推荐

02:50
气虚喝黄芪几天见效
肺脾气虚吃黄芪的见效时间,要根据患者的肺、脾气虚程度判断,其次要根据用药量的情况,量大相对见效时间快,量小见效的时间就慢。一定要根据气虚症状的严重程度和脾气不足的程度,两种情况结合才能判断。气虚是人体疾病状态的原因之一,气虚又分为肺气虚、脾气虚、心气虚和肾气虚,临床上常见的是肺、脾气虚和肾气虚。肺气不足时要用补肺益气的药物,脾气不足要用益气健脾的药物,肺脾气虚时要用味甘、性温的入肺经和脾经的药物治疗。首选药物是黄芪,黄芪有补肺益气、补气健脾的作用。
02:23
气虚气短是什么症状
气短是一个症状,自觉气不够用,呼多吸少,心气虚的症状是心悸、气短、多汗,劳则加重神疲体倦。肺气虚的表现是短气、自汗、声音低怯、咳嗽气喘、胸闷等。脾气虚的表现有饮食减少、食后胃脘不舒、倦怠乏力等。肾气虚的表现主要有三组症状,第一组是一般肾气虚的表现。像腰膝酸软无力、神疲乏力、面色淡白。第二组表现是肾气不固的症状。像小便频数清长或者是余力不尽、夜尿多等、女子带下清稀、量多、或者是月经淋漓不尽、胎动不安、滑胎。第三组是肾不纳气的表现。像呼多吸少、咳喘、气短、动则喘甚。
02:22
气虚血瘀怎么调理
由于气虚血瘀的根本原因是气虚,所以气虚血瘀的调理首先要补气。补气既可以药补,也可以食补,还可以采用气功、八段锦、拔罐、按摩等方法。常用的补气作用的食物和药物有乌鸡、羊肉、大枣、山药、蜂蜜、黄芪、人参、党参、西洋参、太子参等。常用的有活血化瘀作用的食物和药物有玫瑰花、凌霄花、桃仁、红花、川芎、丹参、乳香、没药。有些药物本身既可以补气,也能活血,像红景天、三七。需要说明的是血得温则行,就是说血液在温通的环境下流通更顺畅,所以有气虚血瘀的人应该少用凉食、冷饮,注意保暖。
02:08
小孩气虚吃什么补气
慎重用补药,尽量靠饮食结构的调整。比如说可以尽量多吃一些具有补气虚作用的食品,比如适量吃一些牛肉、鸡肉、猪肉,另外还可以吃一些山药、大豆等食品,同时也可以把莲子和母鸡一起蒸煮,这些都有很好的补气的效果。另外也让孩子不要挑食,要适当增强体育锻炼,注意营养的摄入。具体到补气的药物,像四君子丸、六君子丸,还有玉屏风散、参苓白术散这些中成药都是有补气的作用的。还有一些补气的药物,像党参、黄芪、山药,这些也可以适量的吃。总之,儿童是要适量进补的,补得不对反而会造成不应该有的后果。
03:19
气虚体质吃什么中成药
病人有气虚反应如气短、乏力、不耐劳,稍微劳累气短的症状就加重,经常出汗,容易感冒,感冒非常不容易好,还有脏器脱垂,如胃下垂、子宫脱垂、脱肛等情况,可用补气、健脾药,中成药有四君子丸,市面有卖,四君子丸益气健脾,用于脾胃虚弱、腹胀、食欲较差、气短等情况;香砂六君子丸是在六君子丸的基础上,加了一些燥湿化痰的药,可用于脾胃虚弱的病人,另外还可以燥湿化痰,脾胃虚弱引起的消化不良,如经常打嗝、肚子容易胀,容易腹泻,可以用香砂六君子丸,药的适应症有所区别,如有类似气虚情况,需要咨询医生。外感病邪或身体有湿热、时邪等情况,不要用补气的药。
气血两亏如何调理
气血两亏中医上说主要是气血不足引起的,面色苍白,乏力,月经量少,这些是气血两亏的表现。首先我们从是原因上,一个是可以揪原因上有没有月经过多,营养不良,慢性胃炎或者说缺铁性贫血这些原因。另外就是说第二个,其实食疗上我们可以吃一些益气补血的药,比方桂圆,羊肉,另外一些中药比如黄芪,当归,成药四物汤,八珍汤,还有当归补血汤,这些都是补气养血的药也可以用,另外有一些保健品,像阿胶或者说阿胶浆,这些都能对补气养血都有好处。所以我们气血两亏的时候,一定从原因从食疗和药物上可以做一些调理。
语音时长 01:10

2019-12-18

59752次收听

宝宝容易出汗是怎么回事
宝宝容易出汗这种情况有很多宝妈都遇到过,一般出汗就是因为天气原因,因为天气炎热就会造成宝宝出汗的情况。在加上环境原因,比如熟悉的人,看见了总喜欢抱一抱,玩闹多了就会出汗。还有就是生理原因,宝宝小,但是运动量不小,一些爱闹的宝宝更是会折腾,这样就很容易出汗。
气血虚症状
气血虚的表现主要分为两方面,气虚,如乏力、短气、心慌、精神不振等,血虚,如面色萎黄,口唇特别淡,手指也表现发白,没劲儿、女性闭经等。一是气虚,主要表现是乏力、短气、心慌、精神不振等,这是因为气主煦之,气主推动,气是人体生命活动推动的一个重要元素。二是血虚,主要表现是营养不足。从面色上看,血虚出现面色萎黄,口唇特别淡,手指也表现发白,没劲儿、女性闭经等血虚症状。气血虚是气血相对不足,产生原因有很多,一方面是气血化生不足,另一方面是气血损耗过大引起。如气血化生不足者,大多脾胃功能不好,吃得少气血产生的就少,再一方面如果疾病,或各种原因引起气血损耗,而产生气血虚。
语音时长 01:54

2019-10-31

58236次收听

气血不足要吃什么
气不足可以吃点黄芪,党参,人参,太子参,山药等这些具有补气作用的食物药物。血不足一般的可以用当归、熟地黄或吃些血肉有情之品。可以吃点羊肉,吃点这一类食物,可以补血,另一方面,像枸杞、桑葚、核桃仁等等也有补气血的作用。气血不足是常见的一个症状,产生原因一个是化源不足是气血生成不足这方面的造成的,另一方面是损耗过度,比如劳累,思想过度或是由某些疾病引起的气血不足。无论是哪种原因引起来的气血不足,都可以通过补气血的方法来进行纠正,在补气血这一方面,主要的是药物疗法,用补气血的药物来补足,另一方面可以通过食疗的方法来调节气血。中医认为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是人体的后天之本,调节脾胃,通过食疗对补气血有很大的作用。
语音时长 01:59

2019-10-31

60397次收听

头皮出汗多是什么原因
头皮出汗多引起的原因是虚汗症、气虚、湿气过重、阳虚等,这些情况引起的出汗要及时调理,可以通过食物调理,头皮出汗多还有一种是正常现象,这种情况不需要做特殊处理的。
气血不足怎么调理
女性朋友如果存在气血不足的现象,必定会让整个人看上去都非常的憔悴,而这种情况的出现,在日常生活中也应该调理,调理的方法有很多可以改变日常的饮食,也可以选择适当性的运动,另外也可以通过按摩穴位的一种方式。
严重气虚吃什么补最快
如果出现比较严重的气虚,就可以通过服用具有补气益气作用的中药进行调理,建议服用黄芪桂枝五物汤一类中药方剂,或者服用六味地黄丸等中成药,还可制作茯苓粳米粥等一系列食疗药膳吃,同时应在平时多吃可以补气滋补的粗粮和肉食等食物。
气血两虚怎么办
气血两虚应该从生活起居、药膳和药物治疗等方面去努力。一、生活起居,气血两虚的人,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按时按点吃饭,不要暴饮暴食,多吃些健脾益胃的食材。同时要养肝血,切忌生气,不要熬夜。不要过长用眼,让眼睛疲劳。二、药膳,可以用常见的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与羊肉炖服,炖在一起服用,补血也可以加入四物汤,如白芍、当归、熟地、川芎加到一起服用。三、远离寒邪,冬季注意保暖,夏季切勿贪凉,经常温水泡脚,做按摩,对身体有好处。多注意运动,运动可以疏通经络,气血充盈。四、药物治疗,气血虚还可以吃一些红枣、阿胶,喝西洋参、人参茶等,如果进一步加重,就要到医院通过医生问诊进行辨证论治,服用合适的药物,甚至住院治疗。
语音时长 02:12

2018-04-11

53296次收听

气血两虚如何调理
气血两虚可通过五个步骤来调理。第一,调脾胃。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所以如果治疗血液症就需要重视调理脾胃,饮食调养可以多吃南瓜、山药、莲子、扁豆、薏米等健脾益胃的食材。第二,养肝血。中医认为,肝郁则脾虚,肝藏血主疏泄,有助脾胃运化,所以养肝血也是调气血非常重要一个步骤。我们应该注意切忌生气、切忌熬夜,要多注意睡眠,并且久视伤血,经常用眼的人也需要注意眼睛的保养,防止耗伤气血。第三,食药膳。药膳补气血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方法,见效也比较快,补气可食四君子汤,取人参10克、白术9克、茯苓9克、炙甘草6克与羊肉炖食即可,补血可用四物汤,取白芍、当归、熟地黄、川芎各9克,放入250毫升水中煎制150毫升,空腹热服。但是这种情况下要用药的话,最好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第四,远寒邪。中医认为,血得温则行,得寒则凝,寒邪会让血液淤滞,导致经络不畅,气血生化受阻,这样会给我们身体带来比较大的伤害。所以我们应该远离寒邪,冬季注意保暖,夏季切勿贪凉,经常温水泡脚,经常做一做按摩对身体有好处。五,多运动,运动对身体健康非常重要。我们知道经常运动的人面色红润有光泽,看起来生机勃勃,这都是因为运动有助于脾胃将营养物质转化为气血,供身体所用,还可以疏通经络,让气血充盈。我们在选择运动的时候,最好选择一些慢运动,切忌剧烈的运动,如慢跑、游泳、打球、瑜珈、太极拳等,这样才对身体健康更加有利。
语音时长 02:24

2018-04-11

62587次收听

气滞血瘀型月经不调如何调理
近几年人们生活越来越好,于女性而言,月经不调的发病率更高,危害着女性身体健康,严重时还会影响受孕。现在医学发达,治疗此类疾病的方法有很多,对于气滞血瘀型月经不调如何调理这个问题,这是很多人想要了解的,下面就一起来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