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锤里有什么疙瘩
耳垂里的疙瘩可能是皮脂腺囊肿、淋巴结肿大、瘢痕疙瘩或表皮样囊肿等。这些疙瘩通常由局部炎症、外伤或腺体堵塞引起,多数为良性病变,但需结合具体症状判断性质。
皮脂腺囊肿是耳垂疙瘩的常见原因,由于皮脂腺导管堵塞导致分泌物积聚形成。触诊时囊肿质地较软,可能伴随轻微压痛,若继发感染会出现红肿热痛。表皮样囊肿由表皮细胞异常增生形成,囊壁较厚且生长缓慢,表面光滑但可能反复发炎。瘢痕疙瘩多见于有穿耳洞史的人群,因局部纤维组织过度增生形成硬结,可能伴随瘙痒或疼痛。淋巴结肿大通常与邻近部位感染有关,表现为可活动的质韧结节,可能伴随发热等全身症状。极少数情况下需警惕脂肪瘤或皮肤附属器肿瘤,这类肿块生长缓慢但体积可能较大。
发现耳垂疙瘩应避免挤压或刺激,保持局部清洁干燥。若无红肿疼痛可暂时观察,若持续增大、变硬或出现破溃需及时就医。日常避免佩戴过重耳饰,穿耳洞后注意消毒护理。饮食宜清淡,减少高糖高脂食物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有助于皮肤修复。建议定期自查耳部变化,必要时通过超声检查明确肿块性质。